唐忠林
(湖南省祁陽縣林業局,湖南 祁陽 426100)
祁陽縣創建森林城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踐行關于“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理念,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的重要舉措;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實現祁陽綠色崛起的客觀需要;是推進城鄉綠化美化、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創建森林城市,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可以為祁陽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綠色動力”[1~3]。
祁陽縣是湖南省重點林區縣、全國綠化模范縣、中國油茶之鄉、國家油茶產業發展示范基地和國家級林業科技示范縣,為創建湖南省森林城市創造了系統優勢條件。
祁陽因地處祁山之南而得名,因浯溪而聞,位于“湖廣熟,天下足”魚米之鄉的腹地,湘江橫貫縣境中部,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功能區,對湘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調峰蓄洪功能,是維系浯溪水電站、湘祁水電站等重大水利樞紐工程安全的綠色屏障。同時,祁陽北依衡山、祁山,南靠陽明山,自然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縣內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是祁山、陽明山山脈和湘江流域自然生態保存完整、生物多樣性最顯著的地區。
全縣有浯溪國家濕地公園、太白峰國家森林公園、大江省級森林公園、小鯢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多張生態名片。有135科、972種植被,主要木本植物103種、290屬、835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銀杉、銀杏、南方紅豆杉、水松、伯樂樹等22種。境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實,共13個綱、28目、75科、246種,有國家重點保護瀕危動物穿山甲、掛榜山小鯢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6種。
近年來,祁陽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高度重視林業生態建設。2011年,按照省委建設“綠色湖南”和市委建設“綠色永州”的重大戰略部署,舉全縣之力實施“綠色祁陽”建設;2015年,借永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契機,作出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暨實施三年綠化攻堅行動決策部署,大手筆、大投入、大力度實施城鄉生態一體化和五大綠化工程[7],掀起了造林綠化新高湖;2015年11月,配合永州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016年3月,國家林業局授予祁陽縣“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
2017年,祁陽縣委、縣政府在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基礎上,作出了“以一創帶多創”的決定,祁陽縣林業局順勢請示縣委、縣政府創建湖南省森林城市(以下簡稱創森)。2018年10月,省林業局同意祁陽縣全面啟動湖南省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祁陽縣委、縣政府迅速成立縣創森辦,編制了《湖南省祁陽縣省級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分階段規劃了發展指標。截至2020年底,全縣主要指標超過了湖南省森林城市評價指標的標準要求,祁陽這座古城,在創森的道路上煥發出新的青春活力,一幅綠色美麗畫卷正激情鋪展[11,12]。

表1 祁陽縣主要綠化指標統計
秉承“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創建森林城市理念[4,5],創新實施城市“五園五化”戰役,大力推進“百園靚城”工程,開展“十萬大苗進縣城”“十萬盆景進家庭”“十萬花木進園林”行動。大手筆規劃建設了楊梅湖、高鐵新城、原種場、浯溪生態新城等片區;香港鑼銅灣文旅新城、祁陽大道、祁冷快速道、城南門戶等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建成了陶鑄公園、文昌公園、站前廣場、城南入口廣場等大型公園廣場綠地。建成了“黨建、祁劇、法制、城建”等主題文化小游園180個。全力打造“一街一景”精品示范道路和街區[2,6],先后建成了燈塔路、金盆西路、浯溪路等景觀線路11條,對116條主次街道“白改黑”和人行道綠化亮化。公安、檢察、法院等6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實現拆墻建綠,依法對286個老舊小區、城中村的15640戶的45.4萬m2違法建筑全覆蓋拆除,實行拆違增綠、拆違添景。完成了299個居民小區的綠化美化,解決了老城區舊小區綠量不足不均的問題。
構建以景觀城郊為龍頭、特色小鎮為重點、美麗鄉村為基礎的綠化體系,在城郊全力推進太白峰國家森林公園、浯溪國家濕地公園、森林植物園和三家村田園綜合體示范區建設,打造廣大居民踏青休閑、親近自然、森林康養的福地。在鄉鎮組織實施了“三年綠化攻堅行動”“五百工程”、小城鎮“10+X”項目建設,重點推進鄉鎮文化園、街道綠化、精品小游園、小微景觀等建設,已建成鄉鎮小游園113個,綠化標準街66條。在村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1+20”示范區和秀美村莊建設,已建成5個省級美麗鄉村、20個美麗示范村、368個秀美村莊,建設文化小游園68個、公共綠地368處,種植綠化大苗20.5萬株。
實施了G356唐家嶺村至白水高速路口全線美麗公路建設,補綠植樹2000多株,完成了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綠化全覆蓋。完成河流沿岸植樹造林5500畝,封山育林6000畝,植柳種竹40 km,在全省率先實施湘江流域退耕還林還濕試點工程,共完成綜合治理面積1587畝,開展25處小微濕地建設試點建設面積1300畝。三年累計完成造林9.5萬畝,其中“裸露山地”造林1萬余畝,高產示范油茶基地50萬畝,“萬”字號油茶示范林基地5個。建設了東方紅農場、自然韻黑茶、大江石斛、湘君白茶等一批國家級、省級特色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唐家山、碧湘苑等一批林業特色產業園區。結合農田基本建設,綠化道路和溝渠300 km,營造田成方、林成網的農田林網建設景觀[1,2]。
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顧問,縣長為組長的創森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由縣政府分管農業副縣長任辦公室主任,并安排一名縣級領導專抓,從各相關單位抽調專干,組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工作班子[8]。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創森工作,連續三年將創森工作列為全縣重點工作,將創森納入縣委、縣政府綜合績效評估范疇。
在機關事業單位開展了“美麗機關、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大力破硬植綠、拆墻植綠、見縫補綠。在中小學開展了“爭當綠色衛士”“愛我家鄉這片森林”等主題教育和綠化知識普及宣傳教育活動。在祁陽電視臺、祁陽新聞網、祁陽手機報、中國微祁陽設立了創森專欄。在縣城區主要交通路口、廣場豎立了大型廣告牌50塊,在社區、廣場、市場發放創森創宣手冊和宣傳單10萬份以上。
出臺了《祁陽縣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總體方案》《祁陽縣創建湖南省森林城市總體目標任務分解表》、年度綠化攻堅行動等方案。做到總體有規劃、年度有計劃、每月有安排、每周有進度、整體有重點、局部有亮點。對每一項工作任務,都落實了責任單位,并嚴格要求責任單位做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縣創森辦一月一督查、一排名、一通報,縣委縣政府現場推進會接二連三,流動觀摩會你追我趕,確保創森工作天天有進步、月月有起色。
多方籌措資金,投入園林綠化及配套設施建設資金過10億元,投入鎮村造林綠化8億元以上。一是撬動社會資本。采取PPP、招商引資等模式,引進社會資本。二是加強部門融資。相關部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拓寬融資渠道,自籌資金進行綠化工程建設改造。三是加大財政投入。采取財政預算安排、統籌整合項目資金、盤活存量資金、安排土地出讓金等措施籌措資金[8]。四是爭取政策補助。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建立高質量項目庫,爭取上級專項獎補資金。
首先是綠量不足。湘桂復線、G322國道,祁冷公路、S320省道等主要交通沿線缺乏精品和亮點工程。城區缺少大面積的片林和高檔次的公園綠地。其次是綠線不齊。街道、通道和水系綠化還存在死角死面。再次是效果不佳。城鎮綠化和道路綠化普遍存在樹種單一、顏色單調、缺乏層次等問題。
有的部門認為創森不是單位的中心工作,存在畏難情緒和無所謂的觀望態度,在工作部署、規劃設計和責任落實上相對遲緩,在推進工作中被動應付,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投入少。有的單位領導重視不夠,任務意識不濃,存在依賴思想,在創森工作中,將本轄區內利用其他項目資金種植的樹木,作為自已的創森工作任務。
縣城建投、縣經開區和相關指揮部負責城區綠化工作,在綠化項目完工后,應在一定時間內將管理職能移交給環衛綠化部門,但環衛綠化部門人手嚴重不足,難以應付城區公園、道路廣場的綠化工程管理,一直未辦理接交手續。林業部門完成國道、省道綠化工作后,將綠化管理職能移交給公路管理部門一直未落實。鎮村綠化前三年由施工單位管理,三年陸逐到期,管護機制尚未理順。
一是征占遷困難。旦干山公園、望浯公園、椒山公園雖有規劃,但沒有征地,導致無法啟動建設。城鎮居民葬墳現象突出,墳墓搬遷對征地建設工作造成極大的困難。二是土地流轉不暢。大戶有資金有積極性卻租不到地,農戶有土地卻放任自流不愿租賃給公司或大戶,土地流轉成為造林綠化現實瓶頸。
創森工作經費不足直接影響創森工作的開展[10]。林業、水利、交通、公路等單位綠化工程建設沒有安排專項經費,直接增加了單位的財政負擔。鎮村綠化工程建設,縣財政補助資金特別少,導致秀美村莊建設標準低,無特色,啟動和實施秀美村莊的村面窄、過慢,未及時推進。
進一步加大創森工作的領導,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具體舉措,對于改善祁陽縣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整體在認識站位上要高、工作措施上要實、投入力度上要大,切實把創森工作目標責任落實到項目、人員、單位等關鍵要素上,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堅定創建森林城市的信心和決心,再鼓干勁、再添措施、再加力度、再抓落實,圓滿實現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目標任務。
要對照2021年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的目標,對照省級森林城市28項考核指標和《祁陽縣省級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祁陽縣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實施方案》,認真查找差距、發現不足,加強整改、補齊短板,對未達標的要研究制定積極有效的措施,倒排工期,責任到人,克難攻堅,狠抓落實,確保高標準、高質量通過省級森林城市驗收。
在鞏固已有成果上,各相關部門要創新管護辦法,建立健全綠化工程保護管理長效機制[9],即簽訂責任書,任務分解,確保單位有計劃、部門有責任,個人有任務;確保種得下去,活得下來、建成一片,護好一片。要抓住重要環節、突出重點區域,加大森林防火和行政執法力度,為祁陽森林資源快速增長保駕護航。
出臺一系列創森政策。鼓勵社會資金、社會力量參與創森,打造一批森林康養、休閑旅游等亮點項目。對經營單位參與政府統一組織的創森項目,可以給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基地建設方面,國土、林業、交通等部門給予土地征占用地審批、苗木提供、道路基建等方面的支持。在稅費方面,稅務部門給予經營單位所得稅、增殖稅、契稅、房產稅等稅費的減免。
創建森林城市,綠化美化環境,不僅是創建森林城市的基本內容,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創建森林城市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需要全縣動員、全民動手、社會參與,爭取早日成功創建湖南省森林城市,讓祁陽人民身體更健康,生活質量更好,幸福指數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