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林
摘? 要:兒童的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長的全部基礎,無論是智力情感還是能力的發展,一切一切全部來自家庭。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社會開展的安全課需要家長的正確傳達。空中課堂開展期間,兒童有序、高效的學習生活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家長是家庭教育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家長素養的高低成為兒童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為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班主任應利用其專業優勢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實現家校共育。
關鍵詞:班主任;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8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7-0039-02
On the Guidance Strategy of Homeroom Teacher Family Education
CHENG Lin? (Li Quan Primary School,Qingyang Town,Zouping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Childrens educati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family education,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Among them,family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 persons growth,no matter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ce,emotion or ability,everything comes from the family.Family educa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growth of children.The school,the society develops the safety lesson to need the parent's correct transmission.During the classroom in the air,childrens orderly and efficient learning life needs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parents.Parents are the leaders and organizers of home education.The quality of parents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childrens family education.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head teacher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to guide parents to carry out family education and realize home-school co-education.
【Keywords】Head teacher;The family education
隨著線上教學的開展,家長被迫承擔起老師的職責。全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體驗給家長和孩子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有著良好家長素養的家長不僅帶領著孩子繼續前進,還收獲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力,積累了線上學習的經驗。但是在家長教育素養低的家庭,家長不僅不能引導孩子自主學習,完成看空中課堂的學業任務,還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成長動力,打擊了孩子的成長自信心。朱永新曾說:“在所有的問題兒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們家庭的原因。”所有孩子的教育問題,都可以從家長身上找到原因及解決辦法。但是筆者所在的農村地區家長教育素養低,表現在家庭教育觀念陳舊,家庭教育方法單一落后。當和孩子出現矛盾分歧時,不知道向專業人士請教,也不知道閱讀相關書籍提高自身素養,只能靠代代相傳的經驗教育孩子。隨著空中課堂的開展假期期間涌現了許多家庭教育問題:孩子學習不主動,孩子手機不離手,孩子脾氣暴躁等等。家長需要來自專業人士的指導。因此,身負教育重任的班主任應利用班級群開展讀書活動更新家長教育觀念,開展答疑活動實時解決家長的教育煩惱,開展親子活動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孩子創設了健康的成長環境,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1.借閱讀助力家長成長
家長之所以感到教育壓力大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片面追求孩子的學業成績,不尊重、不了解兒童心理成長需要。要想從根本上改善家庭教育環境,必須用先進的、科學的家教知識武裝家長們的頭腦。
經討論,我們課題組決定在家長群中開展為期28天的為愛有聲閱讀活動。考慮到家長們的受教育水平和閱讀能力,我們推薦共讀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該活動旨在通過全班家長共讀一本家教書的形式,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幫助家長認識到自身的教育誤區,并按書中方法指導孩子的學習生活。活動需要家長每天在孩子看得見的地方(例如客廳)出聲讀書20-30分鐘。家長讀書不僅能提高自身修養,還能為孩子樹立學習榜樣,增添家庭文化氛圍,帶動孩子閱讀學習,達到無痕引導的教育效果。
(1)帶頭閱讀,樹立榜樣
讓家長做到28天為愛有聲閱讀,課題組成員得率先做到。為了給家長做好榜樣,激勵家長堅持28天有聲閱讀,課題組成員按照分工堅持每周一三中午在群里朗讀自己喜歡的一段文字,每周二四發孩子、家人或自己的1-3個優點,每周五分享自己以及孩子的閱讀狀態。
課題組成員的榜樣示范作用,激發了家長們的閱讀動力,他們都十分喜歡課題組老師們的每日分享。有的家長評論說老師們的朗讀內容帶給她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洗滌。有的家長受老師們的影響也有了一雙發現家人美的眼睛,家庭生活更和諧了。有的家長借鑒了老師們分享的親子閱讀經驗,也開始在生活中用游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效仿老師,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讀書、生活經驗。
(2)分享心得,抱團成長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課題組老師們每日五分鐘的帶頭閱讀、帶頭分享給家長們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于是我們趁熱打鐵,積極邀請家長參與到我們的每日分享中來。想要參加的家長接龍報名,可自主選擇自己時間比較寬裕的一天。這項任務并不是強制行為,為的是減少農村家長的畏難情緒。堅持28天有聲閱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為了能讓家長堅持下去,我們盡量降低任務難度。例如不擅長打字的家長可以語音分享所讀、所想、所見。
在課題組老師、優秀家長的輻射帶動下,每個家長極盡全力保持對學習的激情,大家互相鼓勵、互相學習、互解疑惑、提升自己,讓每一個成長的節點都熠熠發亮。
2.堅持每日推送,每日提醒
通過共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們都被這種美的教育所感動,立志向尹老師教育圓圓一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但過一段時間后,我們課題組成員發現很多家長們已經忘了書中的教育故事,或者忘了當圓圓出現教育問題時尹老師堅持了什么樣的教育觀,采取了什么樣的教育方法,有什么樣的教育行為。家長們需要提醒。于是我們課題組成員每天在班級群里分享尹建莉老師書中的教育理念、兒童觀,簡短的教育名言,教育常識,家長成長感悟,家長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尹建莉父母學堂的教育小視頻和免費的家長課程,優秀的育兒文章等等。家長們只需每天拿出1-3分鐘閱讀或是觀看,就可以每天學習一點,實踐一點。每日推送能夠幫助家長在遺忘的時候被提醒,在迷茫的時候被引領。
3.用心陪伴,長期指導
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更快的成長,我們課題組老師一直在線,通過微信、電話溝通等方式幫助家長解決育兒難題。即使有時解決不了,也耐心傾聽家長的困惑,做家長的知心朋友。老師們用心陪伴家長,做家長成長路上的指明燈。隨著學校全面復學工作的展開,我們更是利用網絡給予家長實時指導。
首先,我們利用班級群召開線上家長會,集體輔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復學的心理及身體準備。孩子們在家宅了兩個多月,學了兩個月的空中課堂,終于要開學了心里難免有焦慮與擔心。空課沒有學好,老師考試檢查怎么辦?有人際關系焦慮的孩子也許會擔心自己不能處理好和班里同學的關系,融入不到集體怎么辦?有的孩子在家太懶散,不愿去學校過被約束的生活,怎么辦?如果孩子出現這些情緒問題:如果孩子表示出不愿意上學,家長一定要穩住,理解并接納孩子,幫助孩子平靜地度過過渡期。家長在開學前和孩子們真誠地、平等地、不帶攻擊性地聊一聊。要讓孩子們明白所有的情緒都是正常的,會被家長接納的,家長是孩子克服這些不良情緒的助手。
要讓家長知道,家長們是孩子的定海神針,家長的情緒會深深影響孩子的情緒。
其次,教師主動電話家訪,及時溝通解決孩子復學后的問題,讓孩子的學校生活盡快步入正軌。復學后,最讓老師焦慮的是孩子們的厭學情緒,輕者學習提不起興趣,重者借口生病不舒服請假回家。經課題組老師討論,我們決定一方面對家長進行電話家訪,了解孩子的厭學原因,安撫家長的焦慮與無助。同時向家長說明教師的教育方法,那就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與信任,相信孩子是向上向善的,相信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另一方面對孩子采取“無視”的教育方法,不把孩子的厭學問題當問題,那就不是問題。當孩子借口不舒服請假時,老師要用平常心對待,用關愛的態度準假。孩子返校后,教師只關注孩子的身體問題,對孩子噓寒問暖。當孩子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體會到學校環境是安全的,充滿善意的,自然愿意重返校園,安心學習。在家長和老師的愛與信任下,兩周左右孩子的厭學情緒基本得到解決。
第三,電話家訪后,教師要及時微信跟進,詢問家長孩子是否有進步或是好的變化,及時鼓勵家長。如果此時家長提出問題,教師也可趁機幫助家長分析原因,引導家長繼續前進。如果教師不及時跟進,家長有可能再次陷入育兒僵局,那教師前面做的許多工作就事倍功半了。
第四,信來信往。復學后家長的育兒疑惑可以以書信形式告知老師,學生充當家校溝通的信童。老師們的回信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所以解答地更全面更透徹。課題組整理輔導家長的記錄,以給家長一封信的形式告訴家長老師們在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都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效果。
第五,以親子活動促家庭和諧。第一項活動:大聲說出我愛你。要求親子互相說出我愛你,讓不擅長表達愛的農村家長學會正確表達愛,傳遞愛。第二項活動:真誠說出我錯了。對農村家長來說比說我愛你更難的是說出我錯了。好多孩子成長工程中的委屈和不滿都能因父母的一句“孩子,我錯了”而被治愈。第三項活動:父母談談我的一天。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和自己談心,那家長就先給孩子做個表率,談談自己一天的生活與感受。第四項活動:召開家庭提意見會。有的家長反映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一批評就炸毛。可以全家人先給家長提意見,然后慢慢過渡到給孩子提意見。
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強化了家長正確的家教觀、兒童觀,把兒童是向上向善的,兒童有試錯權,有好關系才有好教育等正確的教育觀念深深植入家長的大腦。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學會了如何疏導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的情緒傷害孩子。在“愛與自由”理念下成長的孩子能更快更自信地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和學業壓力。孩子們每天笑容滿面地充滿期待地來上學,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提高了。班主任積極開張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和諧的家庭、學校環境,實現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