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晗萍
摘? 要: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考慮到幼兒們的身心發展規律。比如,在當前的教學改革背景下,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多方面游戲化活動教學法,這一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活動作為載體來開發幼兒的大腦,活躍幼兒的思維,由此本文就圍繞著多方面游戲化活動教學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幼兒美術;游戲;繪畫;活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7-0065-02
Let multiple game activities run through the kindergarten art teaching
ZHANG Hanping? (No.2 Kindergarten,Zhangpu Town,Kunshan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eaching children's art,teachers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laws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For example,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teaching reforms,some educators have proposed a multi-faceted gamification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This teaching method mainly uses activities as a carrier to develop childrens brains and activate childrens thinking.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faceted gamification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in children's art teaching is discussed.
【Keywords】Children's art;Games;Painting;Activities;Teaching
游戲是幼兒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有充分的自由,在游戲中學習美術,既可以讓幼兒自由發揮自己的個性,感受繪畫帶來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且還能讓幼兒自然地發現、感受生活中的美,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
1.設置歌曲導入活動,引導幼兒展開繪畫聯想
音樂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合理地導入不同的音樂,就可以充分調動幼兒們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在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幼兒會不自覺地進入到音樂情境里,所以在當前的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其實可以將音樂和美術進行結合,用音樂來幫助孩子們展開繪畫聯想。比如,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可以先播放一些特色音樂歌曲,通過不同旋律的音樂,營造出舒適的教學氛圍,增強幼兒的參與感。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播放《兩只老虎》這一歌曲,然后讓孩子們閉上眼睛,靜靜地傾聽音樂,在孩子們閉上眼睛之時,他們在腦海中會不自覺地勾勒出不同的畫面。歌曲里面一開始唱道“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這時候孩子們就在腦海中想到了兩只老虎奔馳的場面。接著孩子們聽到了 “一只沒有眼睛,一直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在聽到這里時,孩子們會不自覺地改變自己腦海中對老虎的固定認知,他們開始想象,假如老虎沒有了眼睛,或者是沒有了尾巴會是怎樣的形象。因此,通過音樂的導入的形式,可以讓幼兒們在學習時根據歌詞內容展開聯想,勾勒人物輪廓。在聽完歌曲之后,教師可以讓孩子們根據自己所聽到的歌詞內容來進行繪畫,這時候幼兒們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他們可以結合自己所看到過的老虎形象以及歌曲中所描繪的形象來展開繪畫創作,激發幼兒們的創作靈感,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人物或者是動物形象。
2.創設模仿表演活動,幫助幼兒找準繪畫主體
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讓幼兒們掌握更多的繪畫技巧,而是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潛力,讓他們對美術這一學科產生真正的認知。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幫助幼兒們找準繪畫主體,只有確定了繪畫的主體,才能夠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比如,之前許多小朋友在課堂上表現得異常活躍,不愿意聽從教師的管教,一旦教師讓其繪畫,他們就喜歡自由發揮,運用不同的色彩在畫紙上隨意涂抹,整個畫面較為雜亂。因此,在當前的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模仿表演活動,提升孩子們的課堂參與度。如幼兒園小朋友們都喜歡觀看《小豬佩奇》這一動畫片,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選擇節選片段來播放,然后讓幼兒們自行選擇節選部分里面的人物來進行相應的角色扮演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幼兒們需要分析不同主角人物的性格,如佩奇以及佩奇的弟弟喬治,根據他們的具體性格來不斷地調整,并且模仿他們的語言。通過這一活動的設置,可以幫助幼兒們在表演活動中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的人物形象,讓他們在后續的繪畫過程中可以明白自己想要重點突出的內容是什么。所以,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發現幼兒們無法找準自己所要描述的主要對象或者是這些對象身上的特征,就讓他們自行進行模仿,代入角色,增加自己對不同繪畫主體的了解。
3.開展體態律動活動,指引幼兒發揮繪畫想象
在現代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出現了很多實用的教學方法,如體態律動教學法,這一教學方法主要是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教學內容和孩子的身體表達能力進行結合,讓孩子們從肢體動作來感知教學內容。在當前的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可以設置體態律動活動。在美術創作之前,教師先不要讓幼兒們直接動筆進行繪畫,教師可以先讓孩子們活動肢體。比如,教師可以先導入《十二生肖的故事》這一教學內容,從外形上為孩子們描繪老鼠、兔子等生肖的特征。在具體的教學階段,教師可以做出夸張的表情,注重肢體的演繹,讓孩子們了解生肖的特點。接著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描述來畫出自己喜歡的生肖。如大多數小朋友都喜歡可愛的兔子,所以他們開始思考之前教師提到了小兔子有哪些特征?在思考的過程中,教師不要讓孩子們靜靜地坐在那里思考,教師可以讓孩子們活動自己的肢體,他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肢體來表現兔子的具體特征,在繪畫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師的表演和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通過這樣的模式,讓孩子們在不斷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收獲學習帶來的快樂。同時,不同的孩子在表現兔子時所采用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小朋友在教室里面蹦蹦跳跳,展現兔子靈動敏捷的特征,還有的孩子利用自己的手指在耳朵上比出了兩個剪刀,展現了兔子兩個長長的耳朵。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描繪兔子特征,進一步發散幼兒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4.組織實地體驗活動,給予幼兒充分繪畫空間
在當前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園區內會設置不同的實地體驗區,這些體驗區的出現,就是讓幼兒們能夠親身接觸一些外界事物,讓他們在親身實踐之后了解更多自然現象或者規律。在當前的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孩子們去園區內進行實地體驗活動,讓幼兒們在開放的場地里面隨意地選擇自己想要繪畫的事物,給予幼兒充分的繪畫空間。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讓幼兒的學習更加自由,增強幼兒的主動參與欲望。同時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可以進一步發揮幼兒的主人翁地位,讓他們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在實地體驗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孩子們欣賞繪本,比如,在《美味的水果和蔬菜》這一繪本中,為孩子們展示了生活中常見的不同蔬菜和水果,讓孩子們從外形上了解了不同蔬菜和水果的差異,同時也讓幼兒們明白不同蔬菜和水果對人體的好處。在學習了這一繪本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們去園區內的蔬菜園里面去進行實地體驗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會被這些新鮮的蔬菜瓜果所吸引,如有的小朋友拿了一個香蕉,還有的小朋友摘了一個黃瓜,在采摘了蔬菜水果之后,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手中的實物來進行全方位地觀察,找到不同事物的具體特征。通過這一教學活動,可以讓幼兒們有更加充分的自主發揮空間,也能夠讓他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事物的特征,擴大幼兒的美術視野。
5.借助故事交流活動,啟發幼兒發散繪畫思維
在幼兒教學階段,教師一般都會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調動幼兒們的參與興趣,豐富幼兒的人文素養,那么在教師講解了不同的故事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孩子們一起來圍繞故事進行交流活動,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發散孩子的思維能力,改變他們對某些事物的狹隘認知。比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談談童話故事中的繼母形象。這時候很多孩子都會說繼母非常惡毒,喜歡虐待他人,所以他們在繪畫時都會畫出一位張著血盆大口、面貌丑陋的繼母形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之前很多孩子們都聽過《白雪公主》的故事。這一故事主要講述的是白雪公主受到了繼母的虐待,所以她逃到了森林和七個小矮人一起生活,但王后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所以設計白雪公主吃下了毒蘋果,然后白雪公主陷入了昏迷狀態,直到后來有一位白馬王子經過這里喚醒了白雪公主,從此以后王子和白雪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在聽完孩子們的想法之后,教師可以問問孩子們是否看到過一些不同的繼母形象,如果這時候孩子表示疑惑,那么教師就可以為孩子們講述北歐童話《善良的后母》這一故事。在這一故事里面,為我們展現了一位非常善良的繼母形象,她和公主是好朋友,她幫助自己的繼女去對付可惡的巫師,通過這些不同的故事,就可以讓孩子們了解自己在描繪人物形象時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考慮,不要一味地丑化或者是美化不同的人物形象。通過這樣的故事交流活動,可以啟發幼兒們不斷地發散自己的繪畫思維。
6.舉辦趣味鑒賞活動,鼓勵幼兒進行繪畫鑒賞
在傳統的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讓孩子們繪畫不同的作品,并且為孩子們打分,然后進行相應的美術點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讓孩子們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作品,所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很難激發幼兒的美術學習潛力。因此,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舉辦趣味鑒賞小活動。在活動里面,教師讓孩子們扮演“老師”的角色來鑒賞其他同學的作品,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從畫作中看到其他小朋友腦海中豐富的創作想法,產生新的創作靈感。不僅如此,在不斷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時,孩子們也會不經意地被一些具有美感的作品所吸引,這時候他們也渴望不斷提升自我。比如,在教授《魅力的菊花》這一課時,教師為孩子們描述了漂亮的菊花這一植物。在完成這一課內容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自己畫出自己喜歡的植物。如有的小朋友們畫出了一朵玫瑰花,還有些小朋友畫出了一棵樹,而在繪畫這些不同植物的過程中,孩子們所運用的顏色是不同的。如有些小朋友運用了綠色,還有的小朋友運用了紅色,那么這時候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自行針對這些不同的繪畫作品進行分析,找到自己覺得畫的好的部分,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幼兒們可以更加認真地去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增強幼兒們的美術感知力,同時,在不斷交流欣賞的過程中,還可以啟迪幼兒的美術創作思維,提升他們對美術的喜愛度。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采用死板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根據幼兒們的個人愛好傾向,選擇更具趣味的游戲化活動教學法,通過不同的活動來增強幼兒的參與度,讓他們改變對美術的狹隘認知,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創作活動中,提升幼兒的美術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趙雪琴.游戲化教學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19(18)
[2]玉蓉.游戲化教學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綜合版),2018(04)
[3]孫俊梅.在美術課堂中游戲化運用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7(12)
[4]程佳.幼兒園課堂游戲化教學實踐思考[J].家庭生活指南,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