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要雷
【摘要】目的:加味平胃散治療濕滯脾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臨床分析。方法:研究自醫院抽取150例入院治療FD患者,時間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按照患者治療中用藥的不同分為人數均等的兩組,每組75例,其中實施嗎丁啉為對照組,實施加味平胃散治療為觀察組,評估兩組患者療效、中醫癥狀積分并對比。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生活質量差異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患者臨床有效率、生活質量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濕滯脾胃型FD患者實施加味平胃散治療能夠改善療效,減少癥狀發作,增加生活水平。
【關鍵詞】加味平胃散;濕滯脾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分析
FD為消化系統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癥狀包含上腹脹滿反復發作,上腹疼痛、燒心、噯氣、早飽等癥狀[1]。FD患者癥狀較多,有不同的主癥和次癥,所以病因及發病機制較為廣泛。現階段基本認同的病因有:精神心理障礙、胃動力異常及胃動力障礙、胃腸激素分泌異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2]。但因為病理因素包含過多,西醫治療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在中醫治療中使用辨證用藥治療可使久治不愈的患者恢復健康[3,4]。因此本次研究選取我院150例濕滯脾胃型FD患者實施加味平胃散治療,觀察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自醫院抽取150例入院治療FD患者,時間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按照患者治療中用藥的不同分為人數均等的兩組,每組75例,其中實施嗎丁啉為對照組,實施加味平胃散治療為觀察組,前者組,男38例,女37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9.00±4.56)歲,病程0.6~10年,平均病程(5.30±4.16)年;后者組,男39例,女36例,年齡19~60歲,平均年齡(39.50±4.75)歲,病程0.7~10年,平均病程(5.35±3.79)年,兩組資料差異(P>0.05)。
納入標準:1一年內12周以上具有腹脹、腹痛、噯氣、惡心等癥狀;2經胃鏡檢查確診患有胃炎、消化性潰瘍患者;3無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辨證標準:包含主癥癥狀及2條次癥可確診為濕滯脾胃型FD患者。
主癥:舌質淡、苔白膩;胃脘痞滿;次癥:納少乏力;餐后早飽;脈象濡、滑;餐后腹脹;大便溏黏;呃逆噯氣。
1.2方法
1.2.1對照組使用嗎丁啉(規格:10mg*42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10003;生產廠家: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10mg,tid,餐前15~30min,po。
1.2.2觀察組使用:加味平胃散治療:藥方有:木香10g、白術15g、厚樸15g、甘草6g、蒼術15g、砂仁6g、陳皮10g、白蔻仁10g;加減方:情志抑郁:白芍15g、枳殼12g、柴胡12g、佛手12g;噯氣:代赭石15g、半夏10g;睡眠不佳:炒棗仁30g、遠志15g、夜交藤30g;疲乏無力:黃芪30g、黨參15g;納呆:雞內金15g、炒三仙15g;口苦、舌苔黃膩、口干:茵陳30g、黃連5g、蒲公英30g;大便溏黏:蓮子30g、山藥20g、芡實20g。
1.3效果判定
1.3.1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進行比較:0分:無癥狀,1分:癥狀不顯著,發作時間在1小時以下,發作次數在2次以下,對日常生活無影響。2分:癥狀顯著但可耐受,發作時間在4小時內,斷續或持續發作,對日常生活無重大影響。3分:癥狀顯著且難以忍受,發作時間在4小時以上,持續頻繁發作,對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
1.3.2兩組患者療效比較:1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停藥1個月后無復發跡象,中醫證候積分下降90%為治愈。2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顯著改善,中醫證候積分下降70%且不足95%為顯效。3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有改善,中醫證候積分下降30%且不足70%為有效。4未達到上述標準甚至加重為無效。
1.3.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水平,主要包括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總體健康和活動能力等8項內容,每個項目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說明生活質量水平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后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差異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臨床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水平
干預前兩組患者軀體疼痛、生活活力等評分相比,有可比性(P>0.05);干預后觀察組軀體疼痛、生活活力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在中醫領域,濕滯脾胃型FD與脾胃濕熱證與肝、脾、胃等肝郁相關,
病理基礎在于脾虛,發病時機在于胃不和。使用西醫無法根治病情反復的患者[5,6]。
FD是病理生理學基礎,包括為固體排空遲緩、局部胃運動異常,十二指腸運動協調異常等。此外F除胃動力由不協調、胃腸收縮,自主神經和胃神經系統控制。由于FD不僅胃動力弱,而且是由消化道疾病失控引起,因此這類患者使用嗎丁啉類藥物治療效果差[7]。國醫認為,FD與情緒波動和飲食失調有關、脾胃虛弱、病機不離肝、脾、胃三臟。脾胃虛弱為發病基礎。加味平胃散治療是處置《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主要用于治療濕滯脾胃的藥方[8]。此方中蒼術為均瑤,能夠除濕運脾、苦溫性燥主升;臣藥為厚補,苦溫性燥主降,下氣除滿;佐為陳皮,能夠芳香醒脾、理氣和胃;甘草為使,能夠調和諸藥。在此方中加入白蔻仁、木香、砂仁能夠文散溫通、化濕開胃、善行脾胃氣滯[9]。藥理研究為:厚補可調節胃腸活動;白術能夠調節消化道運動功能;白蔻仁、陳皮、木香、砂仁藥物能夠增進胃排空、增加胃液分泌;蒼術為消炎、抑菌;甘草于抗過敏、抗炎、解毒;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生活質量差異小。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患者臨床有效率、生活質量比對照組高。
綜上所述,對濕滯脾胃型FD患者實施加味平胃散治療能夠改善療效,減少癥狀發作,增加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丁龐華,李軍祥,趙興杰,等.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療240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9,27(5):325-329.
[2]周麗,王丹,潘小麗,等.電針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胃泌素、胃動素水平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20,36(4):538-542.
[3]鄭朝怡.推拿配合針灸療法治療脾胃虛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胃動力、血清胃腸激素水平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3):158-159,161.
[4]趙詠梅,汪志凌.神曲消食口服液治療小兒脾胃虛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9(3):409-412.
[5]梁金.莫沙必利片聯用疏肝健脾湯治療肝郁脾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及對胃腸激素分泌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6(15):2244-2246.
[6]陳麗娟,王向群,余楊樺,等.旋覆代赭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對胃腸激素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9,37(2):417-420.
[7]霍涌波,尚國濤,任利.四君子湯治療脾胃氣虛型胃潰瘍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6(22):3352-3354.
[8]林海,梁國棟.沙棘糖漿聯合枸櫞酸莫沙必利片治療兒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研究[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20,42(6):645-647,665.
[9]張云波.壯醫藥竹罐療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及對胃電圖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15(8):1528-1531,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