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鵬
“坐公交時,我一上車就有人給我讓座,但每次都讓我倍感刺激。”有一天,門診來了一位挺著大肚子的中年女性。一坐下她就無比郁悶地講述了自己的痛苦。37歲的她,生了兩個孩子,二寶已經3歲了,可她的肚子看起來好像懷有7個月身孕似的。“俯臥撐、系腹帶、平板支撐……凡是聽說有利于減腹的法子,我都嘗試過了,然而依然是大腹便便,只好向您求助。”經過診斷,她患的是典型的產后腹直肌分離癥。
1什么是產后腹直肌分離癥?
懷孕期間,孕婦受各種激素影響,腹直肌中間的腹白線松弛,當胎兒逐漸發育,腹壁會被撐起,使其承受巨大的壓力。當這種壓力超過腹白線的彈性極限,便會導致腹直肌分離。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順產,均可能發生程度不一的腹直肌分離。其中,順產的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60.3%,剖宮產的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70.8%,2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更是高達90.8%。
產后腹直肌分離癥首先會造成腹壁松弛,對體型有較大影響,并可能導致產后腰椎前凸,因腹部壓力降低,出現重心轉移,腰背肌肉為維持身體平衡會產生痙攣性緊張,造成腰背骨盆酸痛。但在現實中,人們往往無法區分腹壁松弛是產后腹直肌分離導致,還是脂肪堆積導致。這兩種情況是存在著極大差別的。若是脂肪堆積導致腹壁松弛,可以利用吸脂術治療,如果松弛情況嚴重還可以接受腹壁整形術。但產后腹直肌分離導致的腹壁松弛往往僅有少量脂肪的堆積,通常不需要抽脂,只需接受腹壁整形術即可。所以,并非所有產后“大肚子”都是因腹直肌分離導致的,可以簡單地通過以下方法來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腹直肌分離癥:仰臥,兩腿彎曲。露出腹部,左手在頭后支撐,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體放松。然后將上身抬起,感覺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如果感覺不到擠壓,那么就把手指向兩邊挪動,直到找到緊張的肌肉。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2指以內(含2指)為正常,2指以上需改善。
2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的誘發因素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是說女性成為母親以后,會越發剛強起來。這是性格上的改變。而實際上除了性格,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后,身體形態也會發生一些改變。而身體形態變化最明顯的位置就是腹部。女性在懷孕前可能會有非常纖細的腰身,但懷孕后,為保證胎兒有足夠的營養生長,都會補充大量的營養。在這個過程中,胎兒開始不斷發育生長,體積也越來越大,腹壁肌層相對松軟的女性容易出現腹直肌分離,下腹部膨出,腹壁脂肪的增加,導致腹部明顯隆起。腹圍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加,皮膚的彈力纖維與膠原纖維因外力牽拉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在導致妊娠紋的同時,也讓皮膚呈現非常松弛的狀態。
3腹壁整形——治療產后腹直肌分離癥的有效方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產婦分娩結束后,為恢復以前的完美身材,開始節食、鍛煉,希望恢復到懷孕前的身材。但不難看到有的女性即便產后身材恢復得很好,但腹部仍是松松垮垮的,這就是腹直肌分離導致的。
生產后1年內腹直肌分離寬度在3指以內的患者,可通過常規腹部鍛煉恢復,但生產后1~2年腹直肌分離寬度還是在3指以上,那么最好選擇手術治療,最好的方式就是腹壁整形。
產后腹部松弛還會伴隨很多其他問題,比如腹部松弛的皮膚堆積、脂肪層增加、腹直肌分離。腹壁整形術是指利用手術切除中腹部過多的皮膚和脂肪,并收緊腹壁的肌肉筋膜,其手術過程包括切除松弛皮膚在內的皮下組織及過多的脂肪組織,拉攏分離的腹直肌,緊縮松弛的腹壁腱膜。若是松弛比較嚴重,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臍部重置術,恢復腹部形態,收緊腹壁。
另外,腹壁整形之后會不會留下明顯的瘢痕是產婦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腹壁整形的手術切口在陰毛的上緣,并向兩側延伸,被內褲遮蓋,加之整形外科細致的縫合技術,術后瘢痕不會很明顯。
開始提到的患者,她鼓起的肚子就是因妊娠造成的腹直肌分離,這種情況即便進行腹部鍛煉也無法恢復如初。筆者對該患者采取了腹壁成形手術治療,之后她的生活也恢復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