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婷婷 胡家香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公共危機形勢嚴峻,文章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中有關農村公共危機文獻作為數據來源,采用文獻計量等分析法對文獻進行系統梳理和回顧。隨著時代的發展,該方面的研究呈現出不斷變化和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整體發展趨勢,已形成一定的研究熱點。此研究對了解和分析國內外公共危機應急管理研究的發展動態、掌握國內目前此主題研究的發展態勢以及對后續學者的研究等提供有益參考價值。
[關鍵詞]農村;危機管理; CNKI;Web of Science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8.042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危害日益突出。據統計,近20年來世界上發現的32種新傳染病中,半數左右已在我國出現,一些中西部貧困地區,傳染病、地方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吳憲,2004)。[1]這些衛生事件的發生,對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都會產生巨大影響,且這種影響是全球性的。從實踐來看,在各種災難面前,農民成為弱勢群體,農業成為弱勢產業,農村成為脆弱社區(莫利拉、李燕凌, 2007)。[2]鑒于此,文章采用文獻分析的方法,對國內外以應急管理為主題的文獻進行系統梳理和回顧,這對了解國內外在以農村和危機為主題研究的發展動態、跟蹤最新進展以及后來學者課題的選擇參考具有很大的意義。
2 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文獻分析法對CNKI和Web of Science搜索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文獻分析法是對現有學術性文獻運用數學和統計進行定量分析,以布拉德福定律(1948)即“將科技期刊按其刊載某學科專業論文的數量多少,以遞減的順序排列并把期刊劃分為專門面對這個學科的核心區、相關區和非相關區三個區域,核心區、相關區、非相關區期刊數量成1∶n∶n2關系”。[3]此方法已成為微觀文獻利用率、圖書情報部門的科學管理;宏觀情報網絡經濟設計以及提高情報處理效率和查找文獻服務中出現的弊端,評論不同學科研究現狀和發展歷程的重要工具。
3 CNKI樣本期刊統計分析
3.1 ?年發文量分布統計分析
對CNKI數據庫最終確定的132篇文獻按照每年度為一個時間段進行數量統計,統計其發文折線圖如圖1所示。文獻嚴格剔除整理后,發現文獻起發于1992年,發文量雖中間有反復的波動,但總體可以看出其增長的態勢,也可以看出其研究領域經歷了從初期穩定增長到后來快速突破的發展過程,該態勢與我國社會發展的背景環境相吻合。
3.2 被引情況統計分析
引文狀況能夠進一步反映出學科研究的隱性特征,在學科領域研究上由于研究內容、主題的相似,文獻之間往往會發生錯綜復雜的引用與被引用的關系,一定程度上能夠折射出所發文獻的影響力。基于此,作者對樣本文獻中的引文頻次進行了統計分析,以第一作者被引頻次10為閾值,其結果統計發現被引頻次最高的學者賀雪峰,其發表在開發時代的文獻被引頻次高達126次;其次學者李燕凌的三篇文章被引均在前十位,從表中的發文時間看出多數被引頻次高的文獻多數發表于2000年后,可見,21世紀后關于農村和危機主題的研究越來越多,是此領域研究成果涌現的時期。
3.3 期刊分布情況
通過Note Express軟件的統計,得出132篇論文分別發表在101種期刊上,其中發表1篇論文的有86種,發表2篇及以上的有15種,下表列出發文量2篇及以上的期刊,其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從統計的結果來看,發文量2篇以上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占有量為13種,其中CSSCI達8種占表中總期刊量的53.33%,依據布拉德福定律(B C Bradford,1948),[3]核心區域包括的相關文獻總量已超出三分之一,說明對此領域研究的文章已形成核心群。
3.4 高頻關鍵詞統計分析
關鍵詞能反映研究領域的研究趨勢和學者在該領域的研究興趣,代表了一個學科或領域的研究前沿。作者對本主題關鍵詞詞頻較大的進行了統計,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表3的數據中出現頻次最多的關鍵詞是金融危機(14次)和農村(13次)。這說明目前金融危機和農村主題研究在國內較為關注;其次關鍵詞如危機管理、公共危機、對策、農村發展等,這些詞在以農村和危機為主題的文獻中出現的頻率也很高,這基本反映出國內期刊對該主題的研究熱度。
4 Web of Science 樣本期刊統計分析
4.1 年發文量分布統計分析
將數據庫中搜索到的236篇文獻導入Note Express軟件中統計出年發文量及年發文量占總發文量的百分比,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看出,雖1992—2014年的發文量有起伏波動的情況,但呈不斷增長的趨勢,尤其2003年后增長迅速并在2012年達到了峰值(31篇)占總發文量的13.14%,由此看出,農村危機管理得到了學術界更廣泛的關注。
4.2 被引情況統計分析
通過Note Express軟件統計出文獻的被引頻次,以被引頻次30為閾值提取出其中文章記載的數量及文章數量占文獻總量的百分比,統計顯示被引頻次超過30次的文章有25篇,約占發文總數的10.59%,篇均被引次數為51.32,處于較高的水平,2006年引文數最高達205次,所有論文的被引頻次加總為1700次。從被引情況的年代分布來看,被引的文獻多數出于2000年以后,其中2009年所發表的文章受到的關注度最高。
4.3 文獻主要期刊來源統計分析
對所檢索整理后得到的236篇文獻通過Note Express進行了期刊發文量的統計并通過Excel進行排序,最終統計整理出其中發文量排列在前10位的期刊結果如表3所示:
表中顯示了發文量超10篇的期刊,其中農業手冊(Cahiers Agricultures)位列第一,發文量11篇占到總發文量的4.66%。此外,表中的人力資源健康雜志的平均引用次數是40.75,影響因子為1.647,排名分別為第一和第四。其中健康事件雜志的影響因子最高(4.966),平均引用次數為11.33。
5 討論分析
通過對CNKI數據庫和Web of Science 數據庫的論文分析,國內外有關本主題研究的起始時間基本同步,但國內期刊研究成果的連續性和文獻量的提高起于2003年后。雖在2008年和2010年數量有迅速增加且達到峰值,但與國外相比還有些差距。此外,通過發文期刊分析可以發現目前研究發文期刊已形成了核心期刊群且成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發展態勢,涉及工程科技、農業科技、社會科學等領域。研究內容上主要集中于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這三類。如楊力、姚樂野(2015)認為在地震災害救援中信息不公平將導致救援資源的浪費甚至延誤救援時間,提出了應對信息不公平的解決思路;[4]陳朋、王宏偉(2013)認為在農村公共危機處理的過程中政府不是唯一的主體,農村的社會組織也是處理過程中的重要力量;[5]劉國巍、程國輝、姜金貴(2015)以“上海12.31踩踏事件”為例進行實證研究揭示非常規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演化的時空分異規律。[6]
6研究總結
從現有的研究可以看出,論文的數量呈逐年增長的態勢,研究成果呈指數增長的趨勢;但是從文獻的關鍵詞含義及相關被引頻次較高的文獻來看,關于農村和危機主題研究相關的文獻主要集中于對自然災害、社會安全事件等方面的研究,對農村公共衛生事件方面的研究很少,雖然農村公共衛生事件在此主題研究中所占的比例較小,但其爆發時也許會引起強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加強此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吳憲.建立農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的對策[J].衛生經濟研究,2004(3):18-19.
[2]莫利拉, 李燕凌.公共危機管理—農村社會突發事件預警、應急與責任機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WALLACE P, VAN C, DOWNS J. The research core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lit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1(1):14-20.
[4]楊力,姚樂野.地震災害救援中的信息公平問題研究[J].情報科學,2015(9):57-60.
[5]陳朋,王宏偉.農村社會組織與農村公共危機管理[J].重慶社會科學,2013(4):18-23.
[6]劉國巍,程國輝,姜金貴.時空分異視角下非常規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演化研究——以“上海12.31踩踏事件”為例[J].情報雜志,2015(6):126-130,150.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71403127);基金:國家自然科學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71403127);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項目編號:9YJA790016);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20SJA0538);金陵科技學院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項目(項目編號:jit-b-202033)。
[作者簡介]蒯婷婷(1984—),女,江蘇鹽城人,金陵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