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蔓延,我國的整體經濟也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經濟結構的調整使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經濟政策下的城鎮居民消費形式主要取決于市場政策,現階段我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總體水平較高,所以在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中,重投資出口、輕消費的經濟增長模式的不穩定性問題亟待解決。文章針對當前的經濟政策進行了分析,研究了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城鎮居民消費的影響,提出了平衡經濟發展與消費的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經濟政策;經濟結構;城鎮居民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8.040
1 引言
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促進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消費等方式,政府部門為了加強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將發展視角轉向刺激國內經濟發展,以期通過提高國內的消費需求,來轉變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自21世紀初的經濟危機出現以來,各國政府為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加快經濟復蘇, 頻繁地變動經濟政策,使經濟政策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加劇。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對我國的城鎮居民消費有著很強烈的刺激作用,包括居民的各項投資,都屬于政策性消費,所以經濟政策的不穩定性現象要得到妥善的解決,才能夠促進國家經濟更加平穩的運行。
2 研究背景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存在一個十分明顯且嚴峻的現象就是投資出口的相關經濟政策以及刺激城鎮居民消費的相關政策具有很強的差異性,市場經濟作為當今世界全球化競爭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為了保證我國市場經濟的活力,我國必須要把握好宏觀調控,近年來伴隨著我們國家整體的經濟制度的逐漸完善,雖然經濟的整體發展態勢逐漸與世界發展的態勢靠近,但是在市場改革方面仍存在嚴重的不足。
自經濟危機發生以來,我國在金融復蘇以及社會經濟發展中都做出了政策上的調整,然而經濟政策的變動在短時間內會造成社會經濟消費增長的變化,從一定程度上來看我國的宏觀經濟的調控是由整體市場發展的狀態決定的,首先宏觀經濟調控是由我國經濟發展決定的,其次是由我國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宏觀經濟的調控在整個市場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這樣市場才能恢復活力保持可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才有所提高,社會才會更加穩定。
3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概念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主要是指由于市場發展形勢的變化對經濟決策進行調整以影響經濟主體的行為。其不確定性可以表現為主體政治決策的不確定性和消費主體行為影響的不確定性。或者政策制定者將采取何種政策以調整經濟主體行為的不確定性,或者政策制定者的政策調整行為將對經濟主體的現在或未來產生何種不確定性的影響。
4 經濟政策對城鎮居民消費的影響
4.1 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對消費的影響
貨幣政策對于消費者而言是最能夠刺激其消費情緒的,而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沖擊對消費的影響主要是對未來收入的增減的變化,例如貨幣政策中利率的調整,利率的變化可以改變居民對將來收入的預期,從而影響消費。長久以來大眾對于資金的分配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增值來作為消費的前提。對于貨幣政策而言,以利率的調整為例,銀行利率的增加會導致居民的存款進入銀行,從而減少市場消費。面對外界不確定的市場環境,特別是城鎮居民,對于市場其他投資的偏向程度較低,所以會將存款最大化轉為安全儲蓄,本身市場經濟政策的不穩定性也會導致城鎮居民消費情緒的波動。總而言之,貨幣政策是最能夠影響城鎮居民消費的。
4.2 財政政策不確定性對消費的影響
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相對于貨幣政策而言,其不確定性相對較強,財政政策的出臺往往是根據當時國內的社會供給與需求出現失衡就會有相應的財政政策進行規范,所以對于消費者的消費的影響是較為直接的。例如財政政策中稅收政策,若征收高額的奢侈品消費稅,則大眾購買奢侈品的力度就會下降,如把征收的個人所得稅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增加下崗工人以及貧困者的收入就會刺激這部分人群的社會消費。再比如,財政補貼政策出臺,一是物價補貼,二是消費補貼,這些政策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消費,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在疫情期間由于社會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社會消費水平逐漸降低,疫情過后為了能夠激活市場,刺激消費,各地政府采取了這一補貼政策,來帶動大眾的消費。所以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較高的話是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大眾消費的。
4.3 收入分配政策不確定性對消費的影響
收入分配政策對城鎮居民消費的影響成正相關,與此同時收入也是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收入水平的提高會使居民對商品的需求增多,居民消費需求的增多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社會生產企業的發展,生產企業的發展促進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其實是一個良性循環。前提是要先通過刺激城鎮居民的消費,調整收入分配政策。國家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高度重視,在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下,國家對市場經濟發展的投入逐年增加,以保證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但在整體上看我國還存在很多來源于市場發展的社會矛盾,其中貧富差距較大的現狀至今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和平衡,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發展十分突出的問題。
5 政策建議
5.1 增強政策的穩定性,促進預期目標發展
要想更加充分而合理促進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就要增強政策的穩定性,促進預期目標發展,首先對于政府而言,政府作為市場宏觀調控的重要部門,要積極強化其在經濟政策制定和實施中的引導作用。從當前社會發展需求出發,從政策制定源頭上保證經濟政策的效能,就必須對經濟問題的形成、認定和解讀有一個全面合理的認識。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國的整體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大眾的消費心理也就隨之發生了改變,這就導致市場消費結構的嚴重失衡現象十分嚴重,例如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人們的攀比心理比較強,一些高檔的奢侈品的消費主要來源于高收入群體,消費的不均衡導致整體市場調控失衡,此時就應該充分發揮宏觀經濟的調控作用,以保證市場的平衡。
5.2 增強貨幣政策的穩定性,促進居民合理消費
利率對消費的影響是通過銀行上升或下調利率來影響居民儲蓄的多少,進而影響居民的當前可支配收入,最終影響居民的消費水平。利率的變化可以改變居民對將來收入的預期,從而影響消費。長久以來大眾對于資金的分配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增值來作為消費的前提。對于貨幣政策而言,以利率的調整為例,銀行利率的增加會導致居民的存款進入銀行,從而減少市場消費。面對外界不確定的市場環境,特別是城鎮居民,對于市場其他投資的偏向程度較低,所以會將存款最大化轉為安全儲蓄,所以面對當前這種情況,國家要加強銀行系統的活力,靈活的運用存款準備金利率調控資金流動,盤活城鎮居民手里資金的靈活度,從而刺激市場的消費。
5.3 完善財政政策,增強消費活力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降低“預防性儲蓄傾向”,增加即期消費。社會保障問題解決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對于未來支出的預期,會直接影響居民的消費趨向。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相對于貨幣政策而言,其不確定性相對較強,財政政策的出臺往往是根據當時國內的社會供給與需求出現失衡就會有相應的財政政策進行規范,所以對于消費者的消費的影響是較為直接的。例如財政政策中稅收政策,若征收高額的奢侈品消費稅,則大眾購買奢侈品的力度就會下降,如把征收的個人所得稅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增加下崗工人以及貧困者的收入就會刺激這部分人群的社會消費。再就是加強財政補貼政策,可以通過物價補貼和消費補貼進行市場消費的刺激。稅收政策調節消費需求,若征收高額的奢侈品消費稅,則大眾購買奢侈品的力度就會下降,如把征收的個人所得稅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增加下崗工人以及貧困者的收入就會刺激這部分人群的社會消費。
5.4 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刺激居民消費水平增長
我國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高度重視,在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下,國家對市場經濟發展的投入逐年增加,以保證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但在整體上看國家還存在很多來源于市場發展的社會矛盾,其中貧富差距較大的現狀至今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和平衡,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發展十分突出的問題。收入分配政策對城鎮居民消費的影響成正相關,與此同時收入也是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收入水平的提高會使居民對商品的需求增多,進而促進生產動力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而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又可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收入調節政策。其著力點應放在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和對貧困階層的救助上,這樣可以抑制收入分配兩極化的發展,降低富人的相對收入以降低他們的儲蓄傾向,同時提高窮人的收入,使他們能獲得最低消費需求,總體上提高消費傾向。
6 結論
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是由整體市場發展的狀態決定的,宏觀經濟調控是由我國經濟發展決定的,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對我國的城鎮居民消費有著很強烈的刺激作用,包括居民的各項投資,都屬于政策性消費,所以經濟政策的不穩定性現象要得到妥善的解決,才能夠促進國家經濟更加平穩的運行。與此同時,宏觀經濟的調控在整個市場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的加強貨幣政策以及稅收政策乃至市場相關政策的穩定性,市場才能恢復活力保持可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才有所提高,社會才會更加穩定。
參考文獻:
[1]金雪軍,鐘意,王義中.政策不確定性的宏觀經濟后果[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9(2):17-26.
[2]黃寧,郭平.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及其區域差異[J].財經科學,2017(6):61-70.
[3]金人慶.中國財政政策: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
[4]項懷誠.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7.
[5]謝旭人.中國財政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8.
[6]胡永剛,郭長林.財政政策規則、預期與居民消費[J].經濟研究,2018(3):96-107.
[7]葉德珠,連玉君,黃有光,等.消費文化、認知偏差與消費行為偏差[J].經濟研究,2017(2):80-92.
[8]方顯倉,王昱坤.社會保障、預防性儲蓄與上海居民消費[J].上海經濟研究,2016(10):75-84.
[9]譚順.中國消費不足特異性研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隋起蛟,女,漢族,黑龍江密山人,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