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
摘要:林業有害生物災害被稱為“無煙的森林火災”,可對林業資源造成嚴重破壞,是制約林業建設和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因素。文章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做了闡述。
關鍵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林業有害生物災害被稱為“無煙的森林火災”,可對林業資源造成嚴重破壞,是制約林業建設和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多發,給我國國土生態安全、森林食品安全甚至經濟貿易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1 新形勢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我國林業有害生物工作防治手段和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要求,許多問題逐漸凸顯。一是很多地區林業有害生物災情疫情防控技術不成熟,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尤其是松材線蟲病疫情短時間難以快速下降,并隨時有反彈可能。二是部分省份面臨著機構改革,改革后防治檢疫機構植物檢疫職能遺漏,省市縣防治檢疫機構未能完全捋順,與當前有害生物防控嚴峻形勢要求尚有很大差距,難以擔負起全面、高效、及時、準確的疫情監測、檢疫和除治工作。三是林業有害生物專業人員嚴重不足,森防基礎建設薄弱,難以滿足工作需要,特別是一些城郊建制區、新成立或整合的經濟區沒有森防機構,在疫情的監測、檢疫和除治技術等方面難以應對。四是防治減災教育宣傳和科普工作需進一步加強,林權所有者對松材線蟲病防治意識和氛圍沒有形成,“誰經營,誰防治”責任制度落實尚顯不足。防治檢疫機構人員、裝備、經費與疫情防控需要仍有很大差距等問題。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公益性、復雜性、長期性等特點,不能完全依靠市場調節,必須明確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職責,健全防治工作機制,加強防治體系建設,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者肯務實敢擔當愿作為,才能開創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新局面。
2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策略
2.1 積極推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一是完善省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指揮體系。各省應成立省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臨時指揮部,全面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提升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急指揮能力,加強疫情防控調度指揮,健全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應急體系。二是提升省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急管理能力。各地區省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納入省政府應急指揮體系,全面加強省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急管理水平,實現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省內統一指揮、統一調度、資源共享、共同應急。三是提升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災減災能力。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是省減災救災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預測預報工作納入省減災救災體系,對全面提高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情快速反映能力,組織開展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測報工作,做好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災減災宣傳工作,加強技術培訓等工作有巨大推動作用。
2.2 全力推進檢疫執法專項行動
各級林業植物檢疫機構要進一步提高對檢疫執法工作的認識,將植物檢疫工作作為保障全省林業經濟健康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手段。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強化檢疫工作。結合實際,組織開展檢疫執法專項行動,形成符合本地的檢疫執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并通過開展檢疫執法培訓和組織跨行業聯合執法等工作,推動林業檢疫執法工作法制化、常態化。
2.3 開展能力建設,完善技術體系
一是全方位提升科研創新能力,扎實開展科研攻關工作。各省級植物檢疫機構應成立省級有害生物檢驗鑒定中心,實現林業有害生物病疫情快速檢驗鑒定;建立并完善林業有害生物實驗室建設,針對本地區林業有害生物自然傳播規律、早期監測手段及綜合防控技術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積極開展科技攻關。二是全面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各級植物檢疫機構要基于航天、航空遙感技術監測蟲情,開展天地空一體化監測;利用林業數據采集系統和野外監測調查技術相結合的手段,實現精準的地面人工監測;多渠道、多層次獲得監測信息,實現地面監測數據、遙感監測數據的一體化管理,促進監測信息資源的開發、整合和應用;提供實時、動態、開放式的信息服務,提高綜合評價和預測預警能力,有效地為林業有害生物蟲情綜合監測服務,全面推進“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測+地面人工調查”相結合的“空地一體化”監測創新項目。三是加大培訓力度。定期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政策培訓,加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人員培訓力度,提升檢驗鑒定能力,提升隊伍業務能力和整體技術水平。
2.4 全方位加大資金投入
保證投入、資金到位是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各省委省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大幅度加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資金;堅持以地方投入為主、國家扶持為輔,市縣政府和林權所有人多渠道籌措資金的積極開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實行國家、地方、集體、多元化、多層次配套投入體制,保證森防基本建設投資穩步增長。各級財政要逐步增加森林病蟲防治經費和預測預報、森林植物檢疫對象普查專項經費。同時,還在進一步探索和拓寬資金渠道,調整投資政策,建立科學的投入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級政府各方面的積極性。同時,要建立專用資金的監督使用機制,防止挪用擠占森林病蟲害防治經費,保證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2.5 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隨著林業有害生物工作發展,林業有害生物宣傳工作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要求,各級植物檢疫機構對林業有害生物宣傳工作的重要性需要進一步認識。一是各級植物檢疫機構要加大宣傳工作的重視程度,設立專門部門或者專門人員負責宣傳工作, 并設置專項經費支持和保障宣傳工作。二是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作用,多渠道開展宣傳工作。報道主題鮮明,凸顯森防精神的人和事,注重公眾參與度,通過網絡、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采取自編和記者行結合的方式,可采用新聞稿、VCR、紀錄片等多種形式展示。利用微信、互聯網、雜志、報紙等媒介大力宣傳。
新時代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者要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有效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工作,以嚴防林業生物災害、保護生態資源安全、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為目標,按照“預防為主、科學治理、依法監管、強化責任”的防治方針,不斷創新防治機制,努力建設監測預警、檢疫御災、防災減災體系,為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秀美山川,堅決遏制林業有害生物的高發態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項目基金: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遼〔2020〕TG07號)、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9-MS-279)、遼寧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9JH2/1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