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 要:現如今,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要求企業積極探索合理的成本管控及產品質量提升路徑,而工藝定額作為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提,已經得到了充分優化,并逐漸朝向精細化管理的方向邁進。需要積極采取合理的材料產品套裁措施,持續優化產品切割工藝,結合產品批量信息確定最為適宜的工藝定額計算方法,方能且切實提升材料利用率,以削弱企業原材料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材料定額;定額管理;技術應用
通過工藝定額水平這一指標可以直觀反應企業的技術管理情況,是決定企業能否實現合理用料、是否能降本增效的決定性因素。
1、材料定額管理簡述
針對材料的消耗程度進行定額,也即在特定的生產技術背景下確定材料的消耗值,明確生產全部或一定量產品時所需消耗的物質數量情況。一般可以將材料消耗定額分成如下形式:(1)供應定額,為了讓生產任務得以準時順利完成,材料供應部門一般會確定一個具體的原材料采購數量標準,并將其作為確定采購及物資供應計劃的根據。(2)生產定額,也即進行原材料生產所需要的消耗數量標準,需要以此為據確定倉庫發料量。(3)工藝定額,也即企業在正常生產流程中達到正常原材料消耗情況時所需消耗的材料量,可以據此確定原材料生產投放數量。
2、工藝定額編制方法簡述
為提升材料的利用率,要求采取合理的原材料套裁處理辦法,以實現節能降耗,讓材料定額編制的準確度得以全面提升,而能否達到這一目標對于企業和相關從業人員而言均十分關鍵,需要對此展開深入探索。
2.1 編制原則
首先,要求以保障產品生產質量為前提,積極貫徹勤儉節約的生產理念,秉持客觀性和經濟性的原則開展定額編制工作,提升工藝定額的經濟性;其次,需要充分關注企業自身發展情況,在生產、組織和技術之間謀求一個最佳的平衡狀態;最后,需要將工位當做最小單元,開展定額編制工作。
2.2 編制方法
以某企業為例,該公司中消耗量最大的原材料包含板材、型鋼、鍛件等,而其中尤以前兩類材料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對整車成本的影響最為突出。因此,如果可以開展合理的工藝定額編制,便可以有效節約成本,讓整車原材料采購及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得以切實提升。有多種方法可以實現材料工藝定額配置,其具體形式如下:
(1)技術計算法,也即利用理論分析和計算的方法,結合各類技術資料信息,在細致分析產品圖樣的基礎上,根據產品材料加工工藝確定具體的材料消耗工藝定額,該方法的主要應用對象為小批量的產品。
(2)經驗統計分析法,也即結合相似零部件材料的消耗特點進行統計,并匯總成資料文件,通過對資料信息的比對分析,明確產品零部件的實際材料消耗工藝定額情況。
(3)實際測定法,針對每個零件材料的消耗情況進行稱量,以確定相應的材料消耗工藝定額情況。
3、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與途徑
怎樣從利用率方面,合理套裁,加強材料定額編制的精確性、合理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在產品制造過程中制定出先進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從而使本公司的原材料消耗成本逐步降低,是擺在工藝人員面前的一個課題,也是材料定額技術管理的總體目標.
3.1 材料定額控制
(1)確定科學合理的材料定額方式,讓材料得以實現妥善應用,同時,充分節約原材料用量。需要嚴格執行材料定額制度,以實現限額發料,保障工藝生產的穩定性,實現合理下料,減少余料用量,以促進材料利用率提升。
(2)針對下料情況進行核算,以實現余料管理。在實際板材下料切割階段常常帶來許多余料,需要積極開展預料管理,以確定最為適宜的材料利用率信息。
(3)積極開展材料跟蹤管理,親赴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調查,確定材料實際應用情況,以實現合理定額,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3.2 合理設計零件
要求選用最為適宜的零件材料類型,并進行妥善設計。為切實提升材料利用率,要求積極選用合理的材料類型,需要以滿足預期設計要求為前提,不斷減少材料的規格和種類,以免出現厚度過于特殊的牌號信息。同時,應以確保零部件的正常性能為前提,積極落實零件下料和成型處理工藝,以免影響零件形狀和結果。要求著眼于工藝角度進行零部件結構外形調整,以降低工藝設計難度,減少材料成本。
3.3 科學編制工藝方案
針對結構簡單的零部件,如果其生產質量和工藝水平都能達到生產要求,則可以直接成形,無需進行其他工藝補充;如果只進行剪切下料便可以達到工藝和生產質量要求,則無需進行數控處理;在模具下料時,如果可以使用切斷模進行下料,則往往無需應用落料模進行處理;對于可以采取成形工藝的零部件,則無需應用拉深工藝進行處理。實施工藝方案編制,要求充分關注材料的利用率情況,盡量將其保持在最佳狀態,需要充分利用各類新工藝手段,以降低生產工藝損耗,提升材料利用率。
3.4 應用先進套料軟件
采取傳統的軟件設計方法進行排樣,工作效率一般相對較低,且極易產生誤差,難以實現高效統籌,容易產生大量余料和廢料,影響生產效率。在其中融入計算機輔助技術,可以充分優化套排作業,以展現計算機系統的高運算水平,同時,需要充分利用下料管理規范化的排料形式,實現充分的排樣方案優化,以提升鋼板利用率。
3.5 強化管理
提升材料利用率需要經歷十分繁瑣的流程,要求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生產部門積極參與,讓各類材料資源得以實現充分整合,爭取從管理上調整材料利用情況,實現高效管理。首先,要求積極開展材料管理工作,結合具體的排料情況實現板材定尺,盡量從源頭處降低肥料和余料的產量;其次,針對切割件工藝定額形式進行充分優化,結合定額信息進行板料發放,以免出現超額發放的情形;再次,開展高效監管,要留主管人員積極開展強化考核工作,以強化企業職工的責任意識;第四,針對余料管理制度進行充分細化,明確余料的存放及再利用規定;最后,需要有關部門積極落實材料監管工作,提升企業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讓員工得以積極參與到企業日常管理事務中,以促進材料利用率提升。
結語:
對于現代企業而言,材料定額管理工作水平直接決定其生產經營活動的能力,需要企業積極關注自身的材料定額管理水平,優化完善材料定額管理工作,以相應降低企業項目生產成本,進而推動企業材料定額管理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姚穎超,余彥.焊接材料工藝定額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20(10):22-25.
[2]李懷任.如何加強材料成本的控制與核算[J].納稅,2019,13(35):184.
[3]趙永剛,劉慶東,顧長捷.基于TCM的三維工藝設計與系統管理[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9,9(0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