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企業的長足發展離不開有效的內部控制。財務風險管理作為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成了內部控制重點防控對象。會計檔案記錄和反映單位經濟業務事項,是企業合法合規經營的主要依據。會計檔案管理作為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是內部控制的重要部分。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根據財會[2008]7號《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
內部控制要素由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構成。
控制活動,是指企業根據風險應對策略,采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具體方式。常見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和績效考評控制等。
二、企業內部控制在會計檔案管理中的體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國家檔案局令第79號《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會計檔案是指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等過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記錄和反映單位經濟業務事項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等各種形式的會計資料,包括通過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形成、傳輸和存儲的電子會計檔案。
會計檔案管理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無不體現著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理念。
(一)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
不相容職務,是指某些職務如果由一個人擔任,可能發生錯誤及舞弊行為,同時又能掩蓋這些錯誤及舞弊行為。對于不相容職務,如果不實行分離控制,就容易發生舞弊行為。在內部控制的設計中,不相容崗位應該實現互相監督、互相制衡。應用在企業檔案管理工作中,出納人員不得監管會計檔案,嚴防出納人員接觸會計憑證,杜絕出納人員盜取、替換、篡改會計憑證等舞弊行為,確保企業資產安全完整。
(二)授權審批控制
授權審批控制,是指企業在辦理各項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規定程序的授權批準。在企業會計檔案管理中,授權審批控制主要體現在會計檔案的查閱、復制、借出、銷毀等事項。企業會計檔案的查閱、復制、借出應當經過相關層級進行審批,并登記在冊,確保會計檔案利用得當、安全保管。企業會計檔案的銷毀,應該制作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經過相關層級進行審批,且會同單位會計、審計、紀檢監察等機構或人員共同進行,確保會計檔案銷毀得當。
(三)信息系統控制
企業會計檔案有部分體現為電子會計檔案。在電子會計檔案的管理中,需要借助信息系統控制。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對電子會計檔案進行集成及共享時,應當加強對信息系統的開發和維護、訪問和變更、數據輸入和輸出、文件存儲和保存、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控制,確保信息系統安全運行。
(四)人力資源政策與績效考評控制
企業的人力資源政策應該遵循企業可持續發展原則,一般包括員工的聘用、培訓、考核、晉升與獎懲。企業應當將職業道德修養及專業勝任能力作為聘用和選拔員工的重要標準,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升員工素質。在企業檔案管理工作中,應該聘用專業人才,實行專人管理。制定獎懲措施,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會計檔案管理人員薪酬及職務晉升、調崗等依據。與時俱進,加強對會計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學習新技能,提升會計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建設優良的會計檔案管理團隊。
總的來說,內部控制是企業會計檔案管理的有效保障,企業會計檔案在內部控制中的應用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開展。企業應當加強會計檔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會計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鑒定銷毀的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技術和措施,保證會計檔案的真實、完整、可用、安全。
參考文獻
[1]財政部 國家檔案局.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Z]. 財政部 國家檔案局令第79號,2015
[2]財政部 證監會 審計署 銀監會 保監會.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 [Z]. 財會[2008]7號,2008
[3]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務[Z]. 經濟科學出版社,2021.10
作者簡介:李華梅(1987,月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廣東省,職務/職稱:中級會計師,學歷:大學本科,單位:深圳市普路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編:廣東省深圳市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