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柯宇
摘 要:金融改革與互聯網技術得到有效地融合,科技在金融領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國金融科學產業有較高的發展勢頭。國家加大了對金融科技的支持,為此,很多科技企業加強了對金融科技的投入,金融科技的價值也在不斷的被體現出來,但是這樣會影響到銀行業務,比如存貸款業務以及其他的中間業務都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的績效。
關鍵詞:金融科技;商業銀行;績效管理
引言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金融行業進入到了信息數字經濟時代,科技可以更好地推動企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金融市場上出現了云閃付、網上消費等金融消費模式,給傳統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商業銀行在業務辦理的過程中,審批程序繁瑣,對用戶信息的篩選嚴格,業務辦理時間長,與互聯網金融相比,服務方面存在很多缺點,加之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給商業銀行帶來了重大的影響。為此,商業銀行需要轉變業務辦理的流程,加強對金融科技的利用,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1 金融科技概述
全世界對金融科技的概念說法不一,根據FSB的觀點,主要指的是在金融業務辦理的過程中采用新的互聯網技術,對業務辦理進行創新。金融科技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增長。通常情況下,金融科技是將銀行業務與科學技術進行融合之后的產物,就是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入到銀行、保險等金融行業中,創建新的服務、運營模式,改變傳統金融行業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弊端,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
2 金融科技發展與商業銀行績效
金融科技在應用的過程中具有操作簡單、貸款申請便捷、快速查信用等優勢,能夠快速滿足用戶的各項需求,而傳統的銀行在存貸款業務辦理中需要層層報批,等待時間過長,不能急人所急,導致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使用互聯網金融。此外,金融科技可以是審批流程更加便捷,能夠更加準確的把握客戶的需求,并且的對客戶隱形的需求進行深度的挖掘,這樣嚴重影響了銀行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商業銀行只有客戶群體大、營業網點覆蓋范圍廣的優勢,很難在新的金融市場環境中占有一定的優勢,并且穩定發展下去。面對新的挑戰,商業銀行應該提取金融科技的優勢,將傳統業務與金融科技相結合,采用快捷支付、網上銀行等方式將困難業務簡單化、簡單業務精細化,為客戶提供一個全新的服務模式。現階段,金融服務除了含有銀行的存貸款業務,還包含保險、支付等各個領域,面對的是一大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微企業以及個人群體。通過對這些客戶提供新型的金融服務形成長尾效應,從而在金融市場環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從這個方面看,金融科技的發展嚴重影響到商業銀行的績效,導致其不斷下降。
3 解決措施
3.1 充分發揮市場規模
我國互聯網技術還在快速的發展,金融科技的使用有效滿足了中小微企業與個人群體存貸款的需求,促使我國移動支付、網上理財等各種細分領域的發展。商業銀行想要打破績效下降的趨勢,就需要建立涵蓋客戶、渠道、產品的體系,建立起三者之間的橋梁,并且以金融科技作為突破口,合理使用金融科技,通過大數據分析更加精準的掌握用戶的需求,提升業務辦理的便捷性,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具有潛力的客戶。
3.2 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措施
一是監管部門應根據商業銀行金融科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風險防控政策,有效規避金融科技服務中的各項風險。需要謹慎的看到商業銀行開真的新業務,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將新業務應用到某個領域,運營一段時間之后查看應用情況,之后再擴大應用范圍,不能先實施再進行監控,這樣會增加金融服務的風險。二是加強對自身風險的管理,既要高度重視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的融合,建立全過程的金融風險防范措施,同時,還要加強對金融風險管理人才的培養以及相關風險的研究,提升工作人員的金融科技能力,建立專業化的風險管理團隊。可以從外部聘請專業的金融科技人才,比如從高校獲取或者是從金融科技公司聘請。同時還需要注重銀行工作人員金融科技技術、素質的培養。在創新服務模式的同時堅持風險防控,對各個部門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制定相應的風險應急管理方案。
3.3 構建科技金融發展部門,優化組織架構
在金融科技發展的前提下,商業銀行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績效,就需要在內部建立科技金融部門,通過合理的使用金融科技方法,改變商業銀行傳統的內部組織結構,促使銀行內部結構更加完善。在具體建立的過程中,需要先分析商業銀行發展的需求,并且根據需求建立相關的金融科技部門,同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最后各部門需要建立起與金融科技部門之間的紐帶。通過金融科技部門的發展,促使金融業務能夠更加多元化的呈現,不斷擴大銀行的業務范圍,讓客戶能夠通過多元化的方式了解到相關的業務內容,以便客戶選擇。同時,通過建立科技金融部門,能夠使各部門之間的交流更加便利,方便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在充分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更好地促進業務的開展,減少審核時間,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對業務進行相應的改進,不斷提升商業銀行的內部業務的靈活性。
3.4 加強對金融科技的監管
同金融科技相比,商業銀行的監管措施與運行方式較為落后。銀行需要通過使用新的金融科技更改傳統的監管方式,并且根據銀行的業務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比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使用大數據的方式對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儲存,有效避免監管雙方信息傳遞中產生的漏洞,對存在異常的業務辦理設置預警提示,加強關注,對存在的異常進行分析,找到有效措施解決,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保證業務辦理的安全性,提升商業銀行的績效。
3.5 優化商業銀行信用評價體系
信用體系的優化以及升級能夠保證銀行的穩定發展。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支付寶、騰訊、京東金融等各項互聯網巨頭的崛起,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商業銀行信用中介的職能,主要是因為互聯網金融操作簡單,相關業務齊全,并且信息完整。但是,銀行的信用評價業務需要地手續過多,操作過程繁瑣,為有效改變這樣的局面,商業銀行的信用評價體系需要進行升級以及簡化處理,增加更多的信用評價功能,增加商業銀行的競爭優勢。同時,采用多媒體技術增加業務的宣傳推廣,促使客戶能夠及時了解到銀行信用評價體系的轉變,增加相應的優惠政策,比如加油站、超市等商業平臺推出相應的滿減、記分兌換政策,吸引更多的客戶,滿足客戶的需求,增加信用卡的辦理量,提升銀行績效。
3.6 客情維護及客戶需求分析
銀行的客戶來源可以決定銀行運營的穩定性以及業務的靈活性。隨著證券市場的建立以及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金融脫媒”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如余額寶一類的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快速占據了市場,搶占了原商業銀行擁有的小額活期存款,導致銀行失去了大量的客戶。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更好地為商業銀行提供更加準確的客戶信息。商業銀行可以利用自身數據資源的優勢,通過使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掌握客戶的交易情況,利用機器學習、分類的方法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評分,查看客戶的信用情況,防止出現新客戶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各項風險。同時銀行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的優勢,準確的了解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有針對性、定制化的服務,提高工作效率,精準營銷,促進客戶與銀行之間的聯系。
結束語
金融科技的發展,促使熱部門的生活更加便利,可以移動支付、快速貸款、信用查詢、快速查看消費情況,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快節奏,但是,同時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新得挑戰,更多的人們選擇使用互聯網金融導致銀行客戶流失,削減了銀行的職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商業銀行需要學習金融科技的相關技術,并與自身業務相融合,改變兩者的關系,找到平衡點,改變傳統的業務模式,合理使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的技術,提升業務能力,加強監管,保證金融市場的安全性、穩定性,減少金融科技給銀行發展帶來的影響,促使商業銀行逐漸進入到“智能”的時代,更加便捷的為實體經濟服務。
參考文獻
[1] 陸龍飛,徐飛.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效率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8,31(5):33-39.
[2] 孫旭然,王康仕,王鳳榮.金融科技、競爭與銀行信貸結構———基于中小企業融資視角[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0,42(6):59-72.
[3] 姚志剛,譚余夏,楊斌.銀行收入多樣化對銀行績效的影響效應——基于我國 16 家上市銀行的實證檢驗[J].宏觀經濟研究,2016(09):130-139-147.
[4] 于倩.金融科技背景下商業銀行轉型策略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9.
[5] 林兢,許宇宸.銀行總分行績效目標激勵管理的博弈分析——從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案說起[J].財會月刊,20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