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張玉卓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品牌大國,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驚人的創造力。中國石化成立38年來,始終注重加強品牌建設,致力于向社會提供更潔凈、更高端、更多元的能源化工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公司品牌價值、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三個轉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重要指示精神,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鍛煉過硬品牌,在脫貧攻堅、抗疫斗爭等大戰大考中勇擔社會責任,中國石化品牌價值位居能源化工行業前列,易捷、易派客、長城潤滑油、東海瀝青等子品牌在各自領域大放異彩,集團母品牌與優質子品牌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當前,我國經濟體量正迅速向世界領先邁進,建設品牌強國勢在必行、正當其時。反復學習領會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品牌發展的決策部署,回顧中國石化品牌建設的探索歷程,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品牌競爭是大國經濟競爭的重要戰場。我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必須有更多世界一流品牌參與全球競爭。這要求我們始終站在“兩個大局”高度謀劃推動品牌工作,不斷與世界一流品牌同臺競技,加快打造更多中國特色和全球競爭力的民族品牌、世界品牌。品牌革命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釋放內需潛力、擴大居民消費,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離不開品牌的支撐。這要求我們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落實“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進一步推動品牌工作的系統性變革,加快培育更多消費者信賴的優質品牌。品牌塑造是通向基業長青的重要途徑。中國的商道一貫講究“做企業就是做人”,品牌既是企業的面子,更體現了企業的內在價值追求。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就無法塑造真正過得硬的品牌。這要求我們善于從中華優秀文化中汲取靈感,豐富品牌內涵、提升品牌價值,獲取長壽基因。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品牌強國戰略,著力構建黨建鑄魂、管理筑基、文化潤心、品牌增值四位一體軟實力體系,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堅持“創新引領行業未來 責任創享美好生活”的品牌價值主張,讓“能源至凈 生活至美”的品牌承諾更加深入人心,以黨和人民好企業、負責任國際化大公司的形象走進千家萬戶。
一是突出質量第一,加快提升品牌生命力。質量是品牌建設的生命。我們將牢固樹立“質量永遠領先一步”“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的理念,把質量提升行動貫穿于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全領域,全面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持續夯實品牌建設基礎。大力傳承“三老四嚴”、精細嚴謹等優良傳統,為工匠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推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完善,做中國老百姓的放心企業。
二是強化運營管理,加快提升品牌支撐力。管理是品牌成長的秘訣。我們將以實施世界領先發展方略為引領,積極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潮流,在全面對標中探索品牌管理規律,持續加強品牌體系建設,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實現品牌驅動型發展。積極探索將品牌資產納入價值管理范疇,提升品牌在投資并購、授權許可等方面的價值變現能力。深刻把握新媒體傳播規律,挖掘出更多、更生動的品牌故事,增進市場和消費者認同。

中國石化始終注重加強品牌建設,致力于向社會提供更潔凈、更高端、更多元的能源化工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公司品牌價值、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集團公司品牌部 供圖
三是堅持創新不止,加快提升品牌競爭力。創新是品牌價值提升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是在產業鏈條的低端打拼,老是在‘微笑曲線’的底端摸爬,總是停留在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環節而占領不了附加值高的研發和銷售這兩端,不會有根本出路”。我們將始終堅持“四個面向”,以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為契機,加大潔凈能源、高端材料、高端潤滑油脂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不斷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加快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持續提升品牌附加值和競爭力。
四是扛穩社會責任,加快提升品牌影響力。責任是品牌最莊嚴的承諾。我們將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進程,推進化石能源潔凈化、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生產過程低碳化,確保在國家碳達峰目標實現前實現二氧化碳達峰,力爭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樹立綠色潔凈亮麗形象。堅決扛起助力鄉村振興政治責任,積極參與北京冬奧會清潔能源保障等工作,持續抓好光明號健康快車、公眾開放日、“愛心加油站環衛驛站”等品牌工程,深入推進海外社會責任示范基地創建,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讓“負責任”成為中國石化品牌的關鍵詞。
品牌建設是國之大計。讓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打造更多世界級的自主品牌,共同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建設品牌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