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科 康松
摘? 要:物流是電子商務的基礎,二者相互促進也相互制約。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步,電子商務發展迅速。進入4G時代以來,移動互聯網的繁榮更是造就了中國電子商務跨越式發展的奇跡,物流行業也隨著電子商務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我國地域遼闊,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很大,電商物流水平差異也很大。文章立足于我國區域發展差異,對電商物流行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區域經濟;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F304.3?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Logistics is the basis of e-commerce, and the two promote each other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e-commerce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entering the 4G era, the prosperity of the mobile Internet has created a miracle of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mmerce,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also entered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with e-commerce. Our country has a vast territory,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very different, and the level of e-commerce logistics is also very different. Based on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e-commerc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problems.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e-commerce;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oposals
一個地區電子商務和物流業發展的水平和區域經濟水平直接相關,經濟水平較高的地區往往電子商務發展得較好,物流體系建設也完善,反之亦然。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東部、東北、中部和西部四個地區之間區域經濟水平差異、區域核心城市和邊緣城市經濟水平差異很大。不僅如此,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經濟差異也較大,一直存在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問題。近年來,伴隨著農村地區經濟水平的提高,農村電商成為下沉市場中重要的藍海,農村物流的需求也持續增加。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的發展為解決區域發展不均衡,振興鄉村經濟帶來了新的思路。
1? 我國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現狀
電子商務是20世紀末出現的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以虛擬經濟形態進行商業活動和相關業務。我國最早出現的電子商務網站是1999年創立的8848和阿里巴巴,隨后陸續誕生了京東、當當網、唯品會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在這20多年的時間里,電子商務的發展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線上購物和線下購物的差距被迅速追平[1]。從2013年開始,我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網上交易市場。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7%,網民規模已達9.4億人次,參與網絡購物的人數超過7億。表1展示的是我國網民規模和網絡購物用戶規模。
電子商務與農村農業相結合衍生出了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現在已成為電商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根據中國中央網信辦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農村電商已經實現了對全國832個貧困縣的全面覆蓋,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
1 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29萬億元,規模擴大了11.7倍。表2展示的是農村電商網絡銷售額和占網絡零售總額比例。
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改革開放以后國家更加重視農村經濟水平的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實現共同富裕始終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高追求。中央每年年初都會發布與“三農”問題相關的“1號文件”,而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一直都是國家文件中重點關注的方向。農村電商物流是保障農民生活需求,拓展農產品銷路的主要手段。在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增速放緩的前提下,農村電商早已成為各大電商巨頭爭奪的焦點。隨著電商市場增量減少,已經形成淘寶、京東和拼多多三分天下的格局。拼多多本身就是從下沉市場起家,目前拼多多還沒有建設自身物流體系,淘寶擁有“菜鳥網絡”物流平臺并大量入股“四通一達”,京東自始至終都堅持投入龐大資源自建物流體系,這些都是為了更好搶占市場份額[3]。當然電商巨頭的“下鄉”也能帶動農村地區經濟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進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是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體現。
2?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存在的問題
農村電商物流是一個雙向流通的過程,包括了購買工業品和賣出農產品兩方面。長期以來,受到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制約,我國農村往往缺乏完善的購物場所,農民購物需要進城。不僅如此,部分無良企業利用農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和價格敏感的特點,在農民常去的購物場所提供假冒偽劣產品,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權益[4]。另一方面,由于農民沒有獲取信息的渠道,農村生產的農產品也僅限于當地銷售或低價賣給中間商。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的普及使得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居民也可以足不出戶買到全國各地的產品,同時也能將自家農產品賣出去。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有著諸多的好處,但也要注意到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落后。城市基礎設施良好,農村基礎設施落后是城鄉差異最明顯的體現。我國經濟最發達的東部地區GDP已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西部地區經濟仍處于發展中國家入門水平,更不用說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基礎設施落后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交通條件落后,農村交通運輸網絡不發達,不少偏遠地區甚至只有土路,大多數地區不通鐵路。二是倉儲設置落后,考慮到經濟效益,倉儲中心往往建設在城市及其周邊地區以便于需求量更大的城市物流運輸,這使得農村物流運輸時間增加,網絡購物體驗下降,同時農產品轉運難度也加大。三是冷鏈物流落后,生鮮農產品對儲藏條件要求較高,為保存品質需要冷鏈運輸,但農村地區缺乏完善的冷鏈設施,并且由于農村人口分散,配送成本因路程較遠、返程空載而大幅提高[5]。
(2)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經濟水平提高和科技進步使得許多行業邁入信息化、自動化的行列。對于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而言,勞動密集型產業仍舊占據主導地位,廠商更習慣于用廉價的勞動力去替代新技術和新設備。在農村地區,物流業員工更是以廉價勞動力為主。信息化水平較低隨之引起的問題有兩個,一是物流信息的傳遞速度較為緩慢,會影響整個物流體系的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影響物流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村民們不能及時掌握市場需求,易錯過商機。
(3)農村電商物流人才匱乏。充裕的人力資源,頂尖的人才是行業創新的關鍵所在。我國曾掀起一股物流熱,各大高等院校紛紛開設電商和物流類課程以培養人才,但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學校課程專注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浮于書本上表面知識,物流是一門重實踐的學科,什么都學的結果就是什么都沒學會。不僅如此,由于農村與城市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差異大,物流人才往往不會選擇在農村工作。
3? 發展措施和建議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得到很大的改善,對生鮮類商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完善農村物流體系迫在眉睫。由于農村地區缺乏資金和技術,農村居民信息也不暢通,政府部門充分的引導必不可少。而物流作為復合型產業,兼顧了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雙重屬性,受政府政策的影響較大。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本文對政府機構和相關從業人員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農村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政府部門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各大電商巨頭向農村地區拓展業務或者與農村地區企業合作,優化整合城鄉基礎設施資源,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央政府對于優化物流供應鏈、構建暢通的農產品物流網絡長久布局有著明確的規劃,2019年初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統籌農產品產地、集散地、銷地批發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物流骨干網絡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6]。具體來看,地方政府關于農村電商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提高:第一,改善道路條件。地方政府應加大道路建設投資,主要干道建設瀝青路,非主干道路建設水泥路等硬化路面。積極推進高速公路和鐵路網絡布局,引進動車和高鐵改善運輸狀況。第二,建設農村倉儲中心。在農村可以利用農村公共設施或小賣鋪,打造儲物或集散場所、包裹存取地。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建設一批鄉村新型商業中心。第三,完善農村冷鏈物流。冷鏈問題的解決繞不開“產地倉+冷鏈”模式的建設,冷鏈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產地倉可以就近設置在農產品生產或采摘地。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全國各地消費者的訂單能夠直接下發到產地倉庫直接進行貨物打包,由冷鏈車送往全國各地。保證了原產地生鮮農產品的品質,也實現了物流成本的優化控制。
(2)提高農村電商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優秀的物流信息系統能夠起到降低物流信息成本,提高電商物流效率的作用。在消費需求不斷升級、零售產業進行革命的時代背景下,伴隨著大數據的沖擊和人工智能的興起,智慧化成為了物流領域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改善農村物流的必要保障。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需要政府主導建立健全農村電商物流信息化平臺,打造集數據交換、信息發布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共信息平臺,爭取實現農產品電子商務信息的搜集、發布和傳輸等功能,增加農村居民信息獲取方式,減少信息不對稱引起的低效浪費,打造由起點到終點高效聯動的農村物流體系[7]。
(3)培養專業人才。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電商物流行業需要具有綜合技能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既需要熟練運用電子商務系統,還需要掌握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等方面知識。而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的建設更離不開熟悉農村物流的人才。政府部門應依托地方高校進行聯合辦學,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引入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前沿課程知識,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培養人才梯隊。
(4)積極推廣農村電商物流。擴大農村用戶群體是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發展壯大的關鍵,這離不開廣泛的宣傳推廣。政府部門應當加大扶持力度,實行稅收優惠,激勵農村電商發展。推廣農村電商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幫助農民使用網絡銷售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另一方面是,推動電子商務向農村滲透,支持電商巨頭“上山下鄉”,開發農村市場和解放農村消費能力。當然,還需要鼓勵本土品牌物流建設,實現物流本土化。本土化的企業在物流業務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些企業憑借前期的經營基礎,在周邊縣鎮的認可度和知名度較高,并且對當地的交通情況比較熟悉。其次,這些企業還容易根據各地的特點創新經營模式,引進先進物流理念,實現企業規范管理。
4? 結束語
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的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中間涉及許多環節,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補齊短板。我國是一個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發展中國家,發展農村電商物流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方式,政府部門、農村居民和各大廠商應積極參與進來。
參考文獻:
[1] 閆爽. 電子商務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影響異質性分析[J]. 商業經濟研究,2019(24):75-77.
[2] 葉明珠. 農村電商發展對物流業的影響及農村物流體系構建[J]. 中國民商,2018(12):6.
[3] 霍秀秀,劉星余.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策略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2):82-83.
[4] 陳鏡羽,黃輝. 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冷鏈物流現狀與發展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6):179-183.
[5] 王超,韋福安,王鵬飛,等. 電子商務發展拉大了地區間的貧富差距嗎?——基于省際間發展差距數據的實證分析[J]. 經濟論壇,2020(5):72-81.
[6] 張曉琴. 電子商務對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影響分析[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4):105-106.
[7] 邢祥煥,趙愛威. 雙向流通背景下農村電商物流體系建設研究[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0(1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