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陽芳
摘? 要:文章介紹了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子商務、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的基本現狀,深入分析了阻礙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的制約因素,圍繞優化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這一主題,通過對發展現狀、制約因素等進行深入分析,探索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農產品電子商務;農產品電商物流;第三方物流;農產品物流配送
中圖分類號:F304.3?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agricultural e-commerce and its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Bijie Pilot Area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obstacles that stands in the way of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e focus of this essay is the optimization of logistics in agricultural e-commerce in Bijie Pilot Area.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nstraints,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effective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logistic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Bijie Pilot Area.
Key words: e-commer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third party logistics;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互聯網、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今天,農產品電商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同時農產品電商物流業作為配套行業也獲得了較大發展機會。為了給農產品電商物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政策環境,貴州省相繼出臺了《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的若干意見》、《貴州省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目前畢節試驗區各縣在建及已建成的農產品種植基地達100余個,隨著這些種植基地的投入運營,預計各種植基地年農產品出口量約達68萬噸,畢節試驗區的農產品產量將大幅提升,進一步提高了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需求和要求。
1? 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商物流的基本情況
1.1? 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子商務現狀
目前畢節試驗區電商企業已超700家,從業人員超8 000人。全市共有7個縣級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目前入駐了138家企業;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共有2 131個。隨著畢節電商市場的成熟,逐漸形成了一些有一定影響力和規模的電子商務企業,業務涉及農產品的電商企業,大多采用的是O2O模式運營,O2O模式與傳統的農產品電商模式的區別在于后者可提供本地化的服務,從而能夠減少物流成本及增加消費者的信任度,O2O模式是農產品電商的一條可行的路徑。
畢節試驗區的農產品電商業起步較晚、總量小、基礎弱、農產品電商企業規模較小,企業實力參差不齊,從傳統的農產品貿易企業轉型為農產品電商企業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
1.2? 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商物流現狀
(1)物流業發展總體水平偏低
畢節試驗區的物流業發展水平較為滯后,畢節的現代物流業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物流企業規模偏小、業務水平低下,還沒有現代化的物流企業。物流企業經營業務范圍單一,許多物流企業業務范圍較為狹窄,主要業務為倉儲和運輸,在物流規劃、訂單管理、采購、流通加工、包裝這些業務上涉及較少,缺乏專業化的、信息化的物流企業;畢節試驗區的物流業發育還不完全,一是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體系;二是傳統物流企業有待轉型升級;三是企業的物流鏈社會化程度較低。
(2)物流環節浪費嚴重,農產品物流成本偏高
一是農產品具有易腐、易損的特性,所以易腐、易損的生鮮農產品在采摘、搬運、裝箱、運輸、卸載、儲存等物流環節容易耗損,通常損失率高達30%。每年在物流過程中損失的農產品價值高達800萬元。二是農產品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當前,畢節試驗區的物流運輸汽車大多采用敞篷卡車,廂式車只占20%,專業的配備保溫箱式、制冷機械的冷藏車占汽車總數的百分比不到10%,其中一些冷鏈車的保溫或制冷設備老化嚴重,無法恒溫存放生鮮農產品;大多數農產品存放倉庫設施簡陋,其中立體倉庫、冷凍庫、低溫庫等專用倉庫數量較少。
(3)農產品電商物流競爭無序,未形成體系
當前,畢節試驗區農產品物流業的參與主體處于多元化中,但主營業務為農產品物流的企業較為稀少,畢節市內各縣的農產品物流業務聯系協作較少,缺乏統一的管理組織,還未形成一個區域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傳統的農貿批發市場仍然是農產品流通、交易的主力軍,傳統的農貿批發市場規模小,管理效率低下,分布散亂,這些物流主體相互獨立,缺乏協調合作,畢節的物流市場混亂無序,農產品物流企業之間缺乏互惠合作,難以實現互利共享的雙贏局面,不利于農產品物流業的健康發展。
2? 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的制約因素
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模式老舊,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網上實現商流的活動后,缺少一個線下物流配送系統,將農產品低損耗、高效的轉移到消費者手中。農產品電商物流業的落后制約了農產品電商業的成長。
2.1?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物流的各項功能:裝車、運輸、卸載、搬運、存儲、加工、流通以及信息處理,這些功能的實施與基礎設施和技術水平高度相關。交通道路狀況影響著物流運費成本的高低,畢節試驗區地貌以山地居多,公路、鐵路、航空運輸條件落后,尤其是農村地區交通條件更為落后,農產品物流運費更為高昂;信息平臺建設影響著物流信息的處理效率,物流信息揮作用的關鍵在于信息平臺;物流的運輸、加工與冷藏設備相關,物流運輸中科學的冷藏設備的應用能使農產品保持新鮮品質,最大程度保持其價值;科學地加工工藝技術的運用能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目前,畢節試驗區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滯后,缺乏如低溫倉庫、冷鏈車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導致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的損耗貶值,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進而阻礙農產品電商物流業的良性發展。
2.2?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當前,畢節試驗區還未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物流企業,物流企業布局零散、規模偏小,且管理水平低下,大多數物流企業業務范圍較單一,主營業務只涉及簡單的倉儲和運輸,業務鏈上的其他具有價值潛力的業務很少涉及,如物流規劃、產品采購、訂貨管理、產品包裝、流通加工等業務;農產品電商的需求是線上商流快速高效地變為線下的物流,這要求高技術標準物流轉移,然而目前畢節的第三方物流業發展較為落后,難以滿足上述需求,所以許多農產品電商企業找不到合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物流業務合作。
2.3? 信息化程度較低
近幾年畢節試驗區加快了信息基礎建設的步伐,也加大了對物流業的信息技術支持,但大多數物流企業較為重視實物資產、硬件設備的投入,而輕視無形資產、軟件管理系統的投入,把業務核心放在倉儲、運輸、搬運等業務上,還未意識到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管理對物流管理的關鍵作用。
2.4? 流通半徑小
農產品有季節性、分散性、區域性的特殊性質,相反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需求具有多樣性、全年普遍性,所以,要滿足不同地方消費者的需求就需要在不同區域運輸流通各種農產品。但現實是,由于農產品的季節性、分散性、區域性以及易腐、易損的特性,導致了較高的物流成本。農產品流通半徑受限,大大低于其他商品,進而導致農產品的銷售受阻,產生滯銷;而產地與市場的供需不平衡,供給遠大于需求,最后只能賠本銷售。
3? 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畢節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完善倉儲及配送基礎設施。要完善農產品保鮮冷藏庫的建設及鐵路、公路等交通條件,提高運輸設備、倉庫設施專業化水平,提高裝卸輸送機械化水平;二是要打造農產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完備的基礎環境,此外,針對農產品易腐、易損的特性,為最大程度的保存農產品價值,還需完善冷鏈服務相關基礎設施。
3.2? 合作打造農產品電商物流信息平臺
學校、企業提供人才技術,企業、政府提供資金,政府提供優勢政策,共同推進畢節市農產品電商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將本區域、本省的農產品電商物流信息集中到該信息平臺,使所有用戶能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盤活物流資源。
3.3? 加強農產品物流園區建設
建立農產品物流園區能夠良好地實現農產品一站式的運輸,通過農產品產銷的一體化,即農產品從農戶到市場的直接轉移,節省了農產品進入市場的多余環節,提升了農產品的流通效率。并且嘗試引入多元型物流區開發的新模式,將交易、配送、商業、辦公、居住、休閑等多功能融為一體,實現多業態集聚。為保證物流園區的良好運營,可引入專業的托管公司,對園區進行專業的管理。
3.4? 優化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
(1)引入發展成熟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業
近年來,多家電商物流企業紛紛入駐畢節試驗區。垂直類電子商務企業如蘇寧云商、九州通配送及迅捷物流配送公司、畢節網營科技有限公司等物流和電子商務企業。目前,雖然這些垂直類電子商務企業已經入駐畢節,但這些企業還是以自己原來經營的商品為主,涉及畢節本土的農產品電商業務方面并不多,未來應當深入挖掘合作潛力,整合以上可用的電商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將這些資源注入到農產品電商物流業中來。
(2)構建高效的生鮮物流系統
首先,要結合畢節試驗區生鮮農產品產量的具體情況,建立高標準的物流中心,逐步規范生鮮流通的各個環節,保證加工生產質量,切實提高鮮活產品的新鮮度,防止產品因儲存、運輸等因素而變質。其次,生鮮產品的生產加工工藝要統一規范。結合生鮮物流鏈的實際,構建科學的物流運輸體系。具體來說,可以圍繞生鮮產品打造物流中心,加強對農產品保鮮技術的開發研究以及技術應用,運用先進的加工、包裝技術,延長農產品保鮮期,從而擴大生鮮農產品的物流配送半徑。
(3)建立科學的農產品物流配送網絡
目前,畢節市的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網絡處于低效無序的狀態,并未進行系統的規劃與布局,使得農產品損耗大,農產品物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然而,農產品電商對農產品物流配送效率的要求遠高于傳統農產品貿易。
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中心的各個子部門,可以借助物流信息系統在短時間內協調運作科學地處理農產品倉庫地點的確定、車輛調配、物流配送路線的選擇、農產品物流配送包裝以及配送中心管理決策等問題,實現整個配送過程的科學化。農產品物流配送的流程是:首先,電子商務平臺統計農產品的需求及供給數量等信息,然后,規劃出最優供給配送路線,縮短農產品物流配送耗時,并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高效率地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
3.5? 引入先進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1)整合物流資源、加快物流企業發展
由于山地居多的地理原因及社會經濟發展滯后的原因,畢節試驗區物流資源布局無序零散,物流設施分散,缺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節點服務網絡。從而導致物流效率低下。所以,應當在盤活、整合現有物流設施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物流網絡規劃。
畢節試驗區的中小電商物流企業應當嘗試應用先進的物流服務模式,并加強各企業之間的合作,構建合作共贏的行業生態。鼓勵農產品電商物流企業兼并重組,進行資源優化重組,進而培育一系列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電商物流企業。
(2)壯大第三方物流業
隨著非業務的剝離,及業務的專業化分工,農產品電商企業將物流配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第三方物流應勢而生,為農產品電商企業提供高效率的物流服務,降低農產品電商企業的經營成本,并為顧客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
鑒于畢節試驗區當前的情況,第三方物流企業可整合已有的物流資源,利用鄉村客運網,依托各個鄉鎮的客運站,建立物流集散中心;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及行政法規支持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第三方物流業也可以吸納民間資本,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3.6? 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與物流人才培養
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及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限制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的一大因素。畢節的高等級大專院校可根據不同的人才需求,設置多種實用專業,培養電商物流技術型人才及管理人才;政府應當為人才的培養提供政策傾斜,從教育資金和制度方面支持人才的培養;企業也可從實際應用中培養出具有專業素質強、工作經驗豐富的農產品電商、農產品電商物流人才。
4? 結? 論
基于對畢節試驗區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以及農產品流通半徑小的現狀分析,應當從加強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農產品電商物流信息平臺、加強農產品物流園區建設、優化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引入先進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與物流人才培養這六方面著力以解決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的瓶頸,推動畢節試驗區農產品電商物流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洪濤,張傳林. 2014~2015年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J]. 中國商論,2015(Z1):44-54.
[2] 趙志田,何永達,楊堅爭. 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理論構建及實證分析[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7):14-21.
[3] 石魯達. 黑龍江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D]. 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4] 張文松,王樹祥. 我國農產品現代物流模式分析及選擇[J]. 物流技術,2006(3):37-39,65.
[5] 孟凡勝. 中國農產品現代物流發展問題研究[D]. 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6] 黃祖輝,劉東英. 我國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與制度分析[J]. 農業經濟問題,2005(4):49-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