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宇曦
摘? 要:文章在構建小微企業創業能力評價量表基礎上,建立了江門市小微企業創業能力綜合評價模型,對江門市的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臺山市、鶴山市、開平市、恩平市七個地區進行了評價,并對不同行業的小微企業創業能力進行了評價,為制定精準的小微企業扶持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小微企業;創業能力;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2?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mall micro enterprises entrepreneurship of Jiangmen on building the scale of small micro enterprise entrepreneurial. Using this model, evaluated Pengjiang district, Jianghai district, Xinhui district, Taishan city, Heshan city, Kaiping city, Enping city. Using this model, evaluated different industry's small micro enterpris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 Jiangmen,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making precise support policy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Key word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actor analysis
0? 引? 言
2011年,國家有關部委頒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里明確了中小企業包括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其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統稱為“小微企業”。在我國,小微企業具有數量龐大、吸納就業人數多、成本低、效率高、市場反應速度快的優勢,在目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對我國經濟的逐步復蘇和穩定就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維持社會穩定、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
江門市作為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15個示范城市之一,非常重視小微企業的創新能力問題,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支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若干政策措施》和《2015-2017年江門市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方案》,全力提升江門小微企業的創新能力,激活城市活力。
基于此背景,本文嘗試對江門市小微企業創新能力進行評價,有利于政府明確政策方向,制定更符合江門市小微企業發展需求的政策。
1? 江門小微企業現狀簡介
1.1? 江門不同區域小微企業情況。在江門全市各個區域,小微企業分別分布于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鶴山市、開平市、臺山市、恩平市等區域,根據江門小微企業庫的數據,繪制了如下統計圖(如圖1所示),由圖1可以看出,江門市各區域內的小微企業數從高到低分別是蓬江區、新會區、江海區、開平市、臺山市、鶴山市、恩平市。
1.2? 江門不同行業小微企業情況。按照行業來看,江門市小微企業主要分布于工業、批發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零售業、其他未列明行業等五個行業(如圖2所示),其中其他未列明行業中包括了從事咨詢、技術服務、教育培訓、休閑文娛、藝術和工程設計、新技術和新材料研發等眾多第三產業的小微服務企業,上述五個行業的小微企業數合計占比達到了80.9%,這與江門市制造業基礎較雄厚、擁有商貿歷史傳統、第三產業發展方興未艾的社會經濟發展實際情況是相吻合的。
2? 江門小微企業樣本選擇、評價量表檢驗與評價模型
2.1? 樣本選擇。本文旨在探討江門市小微企業創業能力情況,因此樣本區域范圍選擇江門市區及下轄的縣級市,包括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開平市、臺山市、鶴山市、恩平市,對上述范圍中有代表性的小微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調研對象為小微企業的老板或管理者,主要以訪談和填寫調研問卷的形式進行。共調研40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 263份,地區分布情況是蓬江區50份、江海區38份、新會區45份、開平市33份、臺山市35份、鶴山市34份、恩平市28份。
小微企業調研行業主要包含:農、林、牧、漁業和工業、建筑業、批發業、零售業、交通運輸業、倉儲業、郵政業、住宿業、餐飲業、信息傳輸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開發經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具體樣本分布如表1所示。
2.2? 江門小微企業創業能力評價量表檢驗
2.2.1? 評價量表。本文從機會識別能力、創新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戰略能力、關系能力、承諾能力、學習能力等7個維度構建小微企業創業能力量表,分別選取了Chandler、Hanks、Chen、De Noble、Jansen、Man、Minniti、Bygrave等學者開發的量表中的測量題目,具體如表2所示。
2.2.2? 因子分析適宜性檢驗。通過SPSS軟件,對23個變量做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數據輸出結果如表3所示。KMO統計量為0.735,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檢驗的顯著性水平為Sig=0.001,按照KMO值≥0.7,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檢驗的顯著性水平≤0.05的標準,本文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
2.2.3? 主因子的產生。對調研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依據最大特征值大于1的標準提取7個主因子(如表4所示),7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75.967%,反映了原始變量大部分的信息。
2.2.4? 主因子的意義和名稱。運用Varimax法對因子進行旋轉,能更明確每個測量題目歸屬于哪個主因子,如表5所示。
根據表5因子載荷矩陣中的負值數據,可見公因子與前述量表中的一致。7個成分分別代表7個因子,因子1為資源整合能力,主要反映小微企業對人、財以及技術等資源的獲取、整理、利用情況;因子2為關系能力,主要反映小微企業與外界相關人、組織的關系情況;因子3為承諾能力,主要反映小微企業創業者是否具有堅定的信念,同時是否對利益相關者講究誠信;因子4為機會識別能力,主要反映小微企業創業者對商業機會的敏銳性、獲取程度;因子5為創新能力,主要反映小微企業在產品、市場、生產管理方面的創新性;因子6為學習能力,主要反映小微企業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因子7為戰略能力,主要反映小微企業是否具有清晰的發展思路、是否能快速適應市場的變化。
2.3? 評價模型。將23項指標按7個因子采用線性回歸法得出因子得分矩陣,如表6所示。
令Fac,Fac,Fac,…Fac分別為各樣本公司在7個因子上的得分,表6中的得分系數矩陣為Y,其轉置矩陣為Y,則得分函數為:
=Y×
其中:X,X,…,X為各項指標經預處理之后的標準化數據,再以各因子所對應的貢獻率為權重進行加權求和,即可得到下面江門小微企業創業能力綜合評價模型。
F=0.265*Fac+0.179*Fac+0.171*Fac+0.146*Fac+0.126*Fac+0.058*Fac+0.055*Fac
3? 江門不同地區和不同行業的創業能力評價
3.1? 不同地區的創業能力評價。基于前述綜合評價模型,將江門不同地區的小微企業創業能力進行綜合評價,計算出下面每個地區小微企業創業能力的平均評價值,如表7所示。
表7中Fac~Fac依次分別代表7個地區小微企業的機會識別、創新、資源整合、戰略、關系、承諾、學習等7項能力的平均分數。總的來看,蓬江區、新會區、開平市小微企業創業能力得分較高,為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為臺山市、鶴山市、江海區,最后是恩平市,7個地區的小微企業創業能力排序大致是各個地區現實經濟發展水平的反映,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小微企業數量越多的地區發展和創新的軟環境越好,小微企業創業能力越高。2019年江門市7個地區的GDP從高到低分別是新會區(806.22億元)、蓬江區(712.95億元),臺山市(452.24億元)、開平市(382.48億元)、鶴山市(361.94億元)、江海區(243.9億元)、恩平市(186.91億元),第一梯隊的蓬江區、新會區無論是經濟總量和小微企業數都是排在前兩位的,開平市則從相對較強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小微企業數量可以看出小微企業的創業能力較強,臺山市、鶴山市雖經濟實力較強,但小微企業數量偏少,其經濟結構主要是中大型企業為主,江海區雖然小微企業數量排在第三但整體經濟實力排在倒數第二,說明小微企業創業能力偏弱,恩平市則無論經濟總量還是小微企業數量都是最少的,經濟活力最弱。
從單項上來看,蓬江區小微企業創業能力的各項指標都具有明顯的優勢,排在前三的蓬江區、新會區、開平市小微企業創業能力與后面臺山市、鶴山市、江海區、恩平市相比在關系能力和承諾能力兩項指標差別不大,但在其他五項指標差距較大,尤其是機會識別能力、創新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戰略能力差距較大。
3.2? 不同行業的創業能力評價。按照前面小微企業的行業分類,分別計算各地區、各行業綜合評價值(取平均值),如表8所示。
如表8所示,江門不同行業小微企業創業能力排在前六位的行業有:工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其他未列明行業、零售業,排在最后六位的行業有:郵政業、倉儲業、住宿業、建筑業、信息傳輸業,基本符合江門市經濟發展現狀,江門作為珠三角傳統工業城市,有較為扎實的工業基礎,目前江門正在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打造人才島,引入華為、騰訊等高端軟件和信息技術企業,同時,江門正在建設珠西交通樞紐城市,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旅游、文化等產業,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從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來看,除了工業、農、林、牧、漁業、餐飲業、批發業、倉儲業外,蓬江區的小微企業創業能力均高于其余的6個地區。新會區工業、餐飲業、批發業的小微企業創業能力在所有地區中最高。農、林、牧、漁業則是臺山市的小微企業創業能力最高,鶴山市其次。
4? 結? 論
本文從機會識別能力、創新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戰略能力、關系能力、承諾能力、學習能力等7個方面構建了小微企業創業能力量表,并通過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江門市小微企業創業能力綜合評價模型,分地區和不同行業對江門市小微企業創業能力進行客觀的綜合評價,可為該地區制定較為精準的小微企業發展政策及戰略規劃提供適合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俊峰,王巖. 我國小微企業發展問題研究[J]. 商業研究,2012(9):86-93.
[2] 文亮,劉煉春,李海珍. 中小企業創業者能力與創業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 系統工程,2011,29(11):78-83.
[3] 葉春霞. 個體經營者創業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基于溫州市603份樣本的分析[J]. 華東經濟管理,2012,26(1):17-22.
[4] 易朝輝. 資源整合能力、創業導向與創業績效的關系研究[J]. 科學學研究,2010,28(5):757-762.
[5] 江門市統計局. 2019年江門統計年鑒[Z].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