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
摘要:全站儀作為當前工程測量中廣泛應用的工具,隨著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全站儀在改善工程測量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等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應用范疇不斷擴充。本文就結合全站儀優勢,重點分析全站儀操作步驟,根據分析結果,進一步探討工程測量中智能化全站儀的有效運用,確定工程測量中需注意的問題,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工程測量;智能化全站儀;有效運用
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各種信息技術出現,帶動各行業發展。在諸多領域中,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其中,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安全。在工程測量中,把全站儀應用其中,可以實現遠距離測量,利用內部計算機信息技術將獲取的信息進行處理,展現出系統性和實用性特點。智能化全站儀在現代工程測量中廣泛應用,可以實現工程質量的提升。
一、全站儀優勢
隨著智能化技術快速發展,全站儀智能化水平隨之提高,在工程測量中的優勢更加明顯。首先,智能化全站儀功能完善,可以精準測量,獲取所需信息。并且,全站儀能夠做到自動校準誤差,展現了其他測量工具不具備的功能。如水準儀、經緯儀等測量工具,在測量中可能會存在水平角指標差等問題,全站儀能夠防止該問題的發生,保證測量精度。其次,智能化全站儀可以實現自動化電子測距,在智能技術的作用下安裝電子測距系統,能夠滿足工程測量中人力無法進入的環境,或者惡劣環境下測量工作要求,保證測量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減少誤差[1]。最后,智能化全站儀操作比較便利,能夠解放人力,快速獲取相關信息,有效提高工程測量水平和質量。
二、全站儀操作步驟
全站儀操作比較便利,屬于全自動化操作,相關人員只要負責設備安裝、啟動或者關閉設備、運行觀察等工作。
(1)前期準備
在前期準備過程中,需要調試設備,安裝電池,將設備安裝在指定位置,保持水平,結合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和需求,設置參數,觀察測量功能是否正常,各個零件是否可以正常運行,是否能夠正常啟動。
(2)觀測步驟
瞄準需要測量的物體,觀察測量數據,結合實際需求進行全站儀的操作,記錄測量獲得的數據。測量完成后關閉設備,將設備運出工程現場[2]。
三、工程測量中智能化全站儀的有效運用
智能化全站儀功能比較完善,能夠同時對工程現場中距離、角度、高差等進行測量,整理測量地點三維坐標信息,便于數據獲取和整理。如果是野外測量,可以與計算機、繪圖儀等設備相連接,或者利用電子測距軟件,完成自動化構圖。智能化全站儀操作簡單,應用范疇廣泛,在當前工程測量中應用廣泛。
(1)測量過程
在對工程基坑變形監測過程中,要求監測人員根據相關流程靈活應用全站儀,保證測量結果滿足實際要求。在實際工程測量過程中,監測流程在于:首先,確定基準點。根據監測要求,監測基準點和基坑之間保持水平距離,一般不小于基坑深度X3的數值,基準點選擇一般在基坑變形影響區域外。所以,在工程測量過程中,測量工作人員需要把基坑變形監測基準點設置與基坑水平50m的位置,兩者水平距離應該是基坑深度的3倍左右,以更好滿足標準要求。其次,建立坐標系,觀察平面圖分布情況,了解K2間連線和基坑邊緣線之間的關系。監測人員需要確定坐標,科學設置Kz方位角,在全站儀配合下完成工程測量,和工程參數相互結合,建立監測坐標系,通過計算得出坐標值。最后,對基坑水平位移和沉降變化進行監測。在實際監測中,監測人員需要將全站儀自由設站流程開啟,把獲取的坐標值和方位角數值等記錄在數據輸入模塊中,和自由設站坐標相互融合,在極坐標法的作用下獲得基坑長度、方位角等信息,之后計算得出平面坐標,從基準點朝著各個監測點的位置瞄準,對監測點水平位移和沉降變形情況進行觀察。
(2)測量結果
在工程測量中,監測人員采用的是周期監測方式,監測數量為30次。在全站儀監測精度分析過程中,選擇的p點,其交會角為45° 54’ 17”、52° 56’ 12”,選擇邊長為100m,分析交會定點精度是否滿足要求[3]。通過測量結果分析,測量誤差小于0.5,監測點點位誤差小于1.7mm,結合基坑監測要求,監測精度誤差應控制在1.7mm左右,本次監測誤差符合標準要求。
把智能化全站儀應用在工程基坑變形監測活動中,可以獲取精準的測量結果,并且監測人員可以實現遠程監測和實施監測,對基坑變形情況進行全面監管。在實際中,利用全站儀對基坑變形情況進行檢測,可以發現圍護結構中的監測點水平位移量大于相關標準,各點也發生水平位移量增加的狀況。根據監測結果,施工企業應該立即停工,找到位移產生原因,發現因為施工現場比較局限,基坑位于建筑一側,施工人員在建設排水溝時出現質量問題,造成基坑內部產生滲漏問題,造成水平位移量的增多。基于此,施工企業應及時對排水溝結構調整,處理滲漏問題,保證基坑水平位移正常,確保施工安全。
四、工程測量中需注意的問題
要想確保測量工作有序進行,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要保證測量結果的真實性和精準性,給工程施工建設工作開展提供數據參考。所以,在使用智能化全站儀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便于降低給工程測量造成的不良影響。在應用全站儀之前,應該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如啟動和關閉、各部件、系統功能運行等,在確保全站儀穩定運行的環境下完成測量工作。在測量工作結束以后,做好全站儀的管理,定期維護和檢查,減少故障問題。三腳架作為固定全站儀的重要設備,常用三腳架由金屬或者木質材料制作而成,這種材料攜帶比較便利,但是在戶外作業中容易發生三腳架震動現象,無法保證測量結果精準度。所以在選擇三腳架過程中,應該選擇木質結構,將其放置在平穩地段,和全站儀固定,防止出現側滑。在戶外作業時,對環境要求比較嚴格,天氣狀況將會給測量結果帶來直接影響,如果陽光比較強,應做好遮陽和防曬。如果空氣中濕度比較大,應該保證全站儀的干燥,將其存放在干燥陰涼位置。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工程測量過程中,通過使用全站儀,能夠改善測量效率和質量,提高測量精度。全站儀在建筑工程基坑變形監測中發揮著較強的應用價值,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全站儀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范疇隨之擴充,在未來發展中,相關人員應提高全站儀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水平,獲取理想的測量結果,給工程建設發展提供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牟劍.工程測量中智能化全站儀的應用[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1(02):95-96+115.
[2]常勇.現代智能化全站儀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城市住宅,2019,26(01):117-118.
[3]左金鳳.全站儀在建筑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33):242.
內江市川交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6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