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瓊宜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河南 洛陽 471000
氯吡格雷主要用于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屬于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急性心肌梗死發生與易損性粥樣硬化斑塊破裂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有關[1]。既往臨床主要使用氯吡格雷治療,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2]。阿司匹林對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有較好的臨床效果,還可抑制血小板募集,阻止血栓形成[3]。本文選擇醫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診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治療研究對象,給與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現報告如下。
選取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應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將其分成對照組、治療組,每組7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齡51~74歲,平均年齡(62.58±2.18)歲。合并癥:高血壓14例、糖尿病7例。吸煙14例、飲酒24例。梗死部位:下壁梗死46例、廣泛前壁與前間壁梗死20例、高側壁橫死4例。治療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齡51~76歲,平均年齡(62.51±2.15)歲。合并癥:高血壓15例、糖尿病8例。吸煙13例、飲酒27例。梗死部位:下壁梗死45例、廣泛前壁與前間壁梗死22例、高側壁橫死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合并癥、性別和梗死部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4]:參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中關于急性心肌梗死相關標準。納入對治療藥物不過敏、病情穩定、經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證實左心室心尖部位血栓形成、血栓均為近期發現,最長不超過90 d的患者。排除對活動性出血、嚴重主動脈瓣關閉或嚴重狹窄的心臟膜瓣病、凝血功能障礙、惡性腫瘤、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包括降壓、降脂、禁煙、忌酒等。對照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片(SanofiWinthrop Industrie,國藥準字J20130083)治療,0.5 g,每天1次,連續治療3個月。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與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治療,300mg,1天1次,3天后改為每天1次100 mg,連續治療3個月。
臨床療效:參考侯曉玲等[5]療效標準。顯效: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癥狀基本消失,CK-MB峰值提前出現,ST-T移至等電位線。有效: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發作次數、程度和赤血時間均減少,ST-T變化不超過0.05 mV。無效:患者心肌梗死疼痛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ST-T缺血加重。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人數×100%。凝血功能:治療前后抽取患者肘靜脈血3m l,離心處理留下血清,采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聯合凝固法檢測部分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計算發生率。左心室血栓、再通及再閉塞發生情況:采用心臟彩超檢測患者左心室血栓、再通及再閉塞發生情況。左心室血栓標準:超聲心動圖診斷顯示與閉塞運動障礙相關、通暢出現在心尖部位、有清晰的血栓邊界、室腔內血栓邊緣有自由活動性、可見血栓形態變化。
本文數據使用SPSS 23.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包括年齡、PT、APTT指標等均數±標準差(±s)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包括合并癥、性別、梗死部位和療效等使用(%)表示,進行χ2檢驗,等級資料計算Z值,以P<0.05表示數據比較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治療后兩組患者PT、APTT較治療前增加(P<0.05),治療組患者PT、APTT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比較(±s)
組別對照組(n=70)治療組(n=70)t P PT治療前11.69±2.26 11.63±2.24 0.158 0.875治療后12.21±3.06 15.97±3.08 7.246<0.001 APTT治療前33.69±4.26 33.61±4.27 0.111 0.918治療后35.71±4.29 39.81±4.21 5.707<0.001
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15.71%,高于對照組的14.29%,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治療組患者左心室血栓率和再閉塞率低于對照組(P<0.05),再通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左心室血栓、再通及再閉塞發生情況比較 例(%)
2000年歐洲心臟學會對急性心肌梗死改編,采用心肌cTnT對其重新定義[6]。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組冠脈粥樣硬化癥候群,包括不限于冠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斑塊破裂、血小板激活[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心肌酶或壁肌標志物升高,ST段下移或T波倒置,左室壁4個面的心內膜下均有病灶分布,對纖維藥物反應差,不能完全溶解的血栓會阻塞血管,導致病情惡化。阿司匹林腸溶片可以抑制環氧化酶,達到雙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氯吡格雷在血小板整個生命周期及剩余生存期中發揮阻斷作用,可與阿司匹林腸溶片協同發揮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斷凝血系統激活。
本文對照組采用單純氯吡格雷治療,治療組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臨床上主要使用氯吡格雷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及預防支架內再狹窄和血栓并發癥。但氯吡格雷容易導致嚴重出血,長期用藥容易出現耐藥性。阿司匹林是一種心血管疾病血小板聚集抑制劑,使用不當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出現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可協同抑制血小板聚集,保護心血管功能,繼而提升臨床療效。治療組患者凝血功能較好,凝血酶原時間在用藥后未見改變,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在用藥后延長。阿司匹林腸溶片與氯吡格雷聯合使用會提升抑制血栓強度,進而改變凝血功能,促使凝血系統恢復。同時治療組不良反應與對照組相似,但左心室血栓率和再閉塞率少于對照組,這與謝靜等[8]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可能與急性心肌梗死聯合用藥后心肌功能、凝血系統改善有關。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既能提升療效,改善凝血功能,減少左心室血栓,不增加用藥不良反應,建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