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靜
鄭州市中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7
研究報道[1],醫院發生感染會增加患者病死率,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增加家庭及社會負擔。醫院感染現患率可全面了解某一時段的醫院感染狀況,是醫院感染檢測的重要手段之一,為貫徹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等要求,以了解該院感染控制情況、抗菌藥物使用的狀況和重要病原體的檢出以及耐藥情況,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醫院感染發病率,保證醫療安全[2]。醫院感染患病率調查可以快速、有效對目前醫院感染情況進行分析,以檢驗醫院采取的干預措施是否有效,同時為后期醫院工作目標提供參考方向[3]。本次研究旨在調查分析某市中醫院1157例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8月13日0時—24時某市中醫院所有住院患者,包括當日出院、轉科(院)患者,不包括當日新入院的患者。
于調查前7日向臨床科室下發通知,說明調查目的,要求各科室完善各項與調查有關的檢查,且與調查前一天得到其檢查結果。8月6日對參加調查的各科室監控醫師和監控護士進行培訓。采取床旁調查和病例相結合的方法,逐一填寫床旁調查表和個案調查登記表。
根據衛生部2001年頒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4]確定是否為醫院感染。
先由醫院感染辦專職人員將數據輸人電腦,并用“Excel 2003”及“全國醫院感染患病率調查辦公系統”進行數據統計,最后寫出匯總報告。
本次共調查26個病區,應調查人數1 157人,實際調查1157例,實查率100%,符合全國院感監測網實際調查率高于96%的要求。醫院感染患者共報告4例次,醫院感染現患率為0.35%(4/1 157),例次感染率0.35%(4/1 157)。
在調查的26個病區中,該院調查資料中,醫院感染現患率最高的是腦一科(2.13%),其次為腫瘤科(2.04%),見表1。
在4例醫院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1例。
調查當天1157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藥物者223例,抗菌藥物平均使用率19.27%(223/1157),符合三級甲等醫院標準(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60%),其中治療用藥155例占69.50%(155/223),治療+預防11例占4.93%(11/223)。一聯用藥162例72.64%(162/223),二聯用藥58例26.00%(58/223),細菌培養做了65例占29.14%(65/223),給藥途徑為靜脈給藥和口服用藥,見表2。
在抗菌藥物使用中治療和治療+預防共168例中,送細菌培養66例,送檢率為39.28%,共檢出病原菌33株,檢出率50%。前三位病原菌為肺炎克雷伯菌10株、鮑曼不動桿菌5株及金黃色葡萄球菌3株。

表1 臨床各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與社區感染現患率情況 例(%)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醫院實查率和感染現患率均符合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96%和醫院感染現患率≤10%的要求。該院的現患率為0.35%,比去年同期(1.01%)低了0.66個百分點。說明經過感染管理科的培訓指導,合理規劃該院重點科室及部門布局,將感染管理工作與考核目標、獎勵相結合,以提高該院臨床醫生對院感病例的上報意識,降低醫院感染率[5-6]。
對醫院感染部位調查顯示,以下呼吸道感染為主(3例),其次是泌尿道感染1例,提示應加強病房內空氣的消毒工作,病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必要時使用空氣消毒器進行空氣消毒,地面濕式清掃,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潔度,減少呼吸系統醫院感染的發生;同時導尿管留置時間不宜較久,防止增加泌尿系感染風險[7-8]。在調查的26個病區中,醫院感染現患率最高的是腦一科(2.13%),其次為腫瘤科(2.04%),原因分析為:腦一科收治的多為外傷、昏迷及病情危重患者,在入院時需建立靜脈通道、開放呼吸道及留置導尿等,加上患者長期臥床、術后使用抗生素,進一步增加院內感染風險;腫瘤科患者全身代謝處于負平衡,經過化療、放療治療后,其免疫功能低下,極易遭受外界細菌感染;因此需要加強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知識及技能知識的了解,嚴格遵守操作流程,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術后康復計劃,以降低其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9]。
該院抗菌藥物平均使用率19.27%,比去年(19.02%)增加了0.25個百分點,在綜合性醫院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00%的標準內;今后還要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認真執行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規范外科手術用藥;同時落實各項抗菌藥物管理工作,每個月定期對處方及抗菌藥使用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對違反規定的科室及醫生,需進行處罰并組織不合格人員參加知識講座學習,通過一系列計劃的實施,以降低抗菌藥物的使用率,更好地協助臨床工作。在抗菌藥物使用中治療和治療+預防共168例,送細菌培養66例,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時細菌培養送檢率為39.28%,基本達到衛生部的30%的標準要求。共檢出病原菌33株,檢出率50%。前三位病原菌為肺炎克雷伯菌10株、鮑曼不動桿菌5株及金黃色葡萄球菌3株。提示還要進一步提高細菌培養送檢率,在有抗生素使用指征的患者用藥前均須做細菌培養加藥敏實驗,根據藥敏結果選擇適宜的抗菌藥物,杜絕因濫用抗菌藥物造成的院內感染。

表2 全院及各科室的日抗菌藥物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