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娜
(萊西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山東 青島)
當妊娠期進入至38周以后,產婦便已經來到分娩的時刻,而選取適宜的分娩方式至關重要,能夠直接決定產婦的分娩結局是否良好,母乳喂養效率是否提升[1]。現如今,在婦產科中,陰道自然分娩、剖宮產是產婦分娩時主要選擇的兩種方式,但是,由于分娩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一種屬于手術形式,一種屬于自然生理過程,因此,新生兒娩出后的妊娠結局以及產婦的泌乳量與喂養效率同樣也存在極大程度的分別,只有為產婦選取適宜的分娩方式,才能夠促使產婦建立起母乳喂養行為,樹立起母乳喂養信心,并且改善產婦的分娩結局[2]。基于此,本文將針對這兩種不同的分娩方式,對產婦分娩以及母乳喂養產生的影響展開深入、細致的分析。
調查對象:婦產科即將分娩的54名產婦。
調查時間: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
分組方式:依據入院順序,劃分實驗組、對照組,每組產婦人數27名。
分組情況:(1)對照組含經產婦7名,初產婦20名,年 齡24-40歲,平 均(31.43±12.34)歲。(2)實驗組含經產婦5名,初產婦22名,年齡25-42歲,平均(32.54±13.64)歲。
納入標準:產婦與其家屬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調查,簽署同意書,自愿參加。
排除標準:產婦由于自身原因無法實施母乳喂養;合并妊娠期高血壓或糖尿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產婦行剖宮產。在麻醉后將產婦的腹壁與子宮壁切開,將常規操作完成后,將胎兒娩出,之后為產婦進行逐層縫合與鎮痛。
1.2.2 實驗組
實驗組產婦行經陰道自然分娩。在產婦宮口全開時,送入產房,并且利用腰麻硬膜外聯合穿刺包局麻后穿刺麻醉,隨后,引導產婦用力,并幫助產婦推動腹部,幫助胎兒能夠正常娩出。
(1)對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展開對比。主要包含早產、產后出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正常分娩等。
(2)對兩組經產婦、初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以及出血量做出對比。
(3)在產婦分娩后的3d內,每日收集1次產婦的泌乳量,采取30s人工擠奶法,對兩組產婦的泌乳量進行對比。有效率為+、++、+++相加[3]。
①僅擠出1-2滴奶或無奶為-。
②擠壓時產婦緩慢分泌奶汁,30s內達到1.5-1ml為+。
③擠壓時產婦持續分泌奶汁,30s內達到2ml為++。
④擠壓時產婦噴射狀或大量分泌奶汁,30s內超出2ml為+++。
采取SPSS21.0軟件分析所調查的數據信息,計數資料通過率(%)代表,經χ2檢驗;計量資料通過(±s)代表,經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實驗組產婦的分娩結局明顯要強于對照組,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對比[n(%)]
在產程時間方面,對照組經產婦、初產婦的第一、第二產程時間同實驗組相比要更長,出血量同樣也要高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初產婦與經產婦的產程時間、出血量對比(±s)

表2 兩組初產婦與經產婦的產程時間、出血量對比(±s)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時間(h) 第二產程時間(min) 出血量(ml)實驗組經產婦 5 9.8±0.7 56.4±3.8 153.6±10.2對照組經產婦 7 13.2±1.1 70.3±5.9 191.5±14.7實驗組初產婦 22 12.8±1.5 62.6±7.6 163.5±18.2對照組初產婦 20 14.1±2.3 78.9±9.2 203.4±25.3 t-2.637 1.212 0.776 P-<0.05 <0.05 <0.05
實驗組產婦在分娩后的3d內,其泌乳量要明顯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母乳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表皮生長因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免疫球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質,能夠為新生兒的理想、安全發育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屬于天然性食物[4]。然而,分泌、產生乳汁,同產婦的遺傳、內分泌、心理、環境等因素存在緊密的關聯,例如:身為機體內分泌的關鍵系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能夠維持并且平衡機體內的環境。而因為分娩時應激作用產生的影響,選擇剖宮產這一分娩形式的產婦,會激活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針對于泌乳反射而言,會長時間遭受抑制,進而導致排空乳汁欠佳,減少乳汁的合成量[5]。另外,初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同樣也會因此發生一定的轉變,極有可能對母乳喂養的效率造成嚴重影響。
本文通過對分娩結局、母乳喂養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將剖宮產率降低,大力提倡母乳喂養。通過調查研究后得知:經陰道自然分娩的產婦,其母乳喂養率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分娩后的3d內,其泌乳量正在不斷增加,同剖宮產形式的對照組相比,在母乳喂養情況方面,得到顯著提升。除此以外,通過經陰道自然分娩,能夠有效改善產婦的分娩結局,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并且減少分娩時的產程及出血量。換而言之,同對照組的剖宮產形式相比,實驗組的經陰道自然分娩形式要更為適用,對母乳喂養起到有利的幫助。對本次的調查研究結果進行整合與總結后,可以發現,母乳喂養效率的提升,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概率的降低,同經陰道自然分娩形式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同時,相關的醫學學者通過調查后也指出:如果產婦行剖宮產分娩形式,在術后的母乳喂養失敗風險同經陰道自然分娩形式相比,要高出1.16-1.21倍[6]。主要是因為剖宮產屬于一種手術的形式,會直接影響到產婦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導致其內分泌等功能發生紊亂的現象[7]。另外,由于在術后產婦出現切口疼痛或者是子宮收縮腹痛加劇等情況,同樣也會對產婦的休養及進食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乳汁的分泌量不斷下降,也會將其母乳喂養的信心打擊,對母乳喂養行為的建立造成不利的影響。
綜合上述的分析而言,想要提升產婦的母乳喂養效率,并且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就必須要為產婦選取適宜的分娩方式。而經陰道自然分娩方式的應用,能夠對泌乳程序的啟動起到有利的幫助,并且幫助產婦建立起母乳喂養行為,將其母乳喂養自信心樹立,實現母乳喂養的順利開展,提高產婦的滿意度、依從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