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婉蘭 賴沛寶 楊貴生 曾雅燕 陳俊鵬 林春平
揭陽市人民醫院腫瘤內科,廣東 522000
癌因性疼痛(癌痛)是癌癥最重要癥狀之一,1/3患者就診時就伴有疼痛,而到了中晚期高達2/3,對惡性腫瘤患者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臨床上主張對癌痛進行積極干預[1-6]。而醫生對癌痛的認知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會對癌痛干預產生影響,因此,提高醫生對癌痛知識的認知度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是針對200名基層醫院在職在崗醫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了解基層醫院醫生對癌痛的認知狀況,并探討提高基層醫院醫生癌痛認知度的對策。
1.1 一般資料 調查時間: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調查對象:200名基層醫院在職在崗醫生。200名基層醫院醫生中,男性127人(63.5%)、女性73人(36.5%);年齡≥30歲者有87人(43.5%),年齡<30歲者有113人(56.5%);初 級 職 稱169人(84.5%),中 級 職 稱23人(11.5%),高級職稱8人(4.0%);大專48人(24.0%),本科152人(76.0%)。調查研究前,所有醫生對研究知情同意,自愿配合調查。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癌痛認知狀況調查問卷對基層醫院醫生進行現場調查,統一發放調查問卷,發放200份調查問卷,囑咐醫生在固定時間內完成調查,現場回收20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達到100.0%。為保證問卷填寫正確和統一,統一由1名研究員全程負責問卷調查,如醫生在填寫調查問卷時有任何疑問,可當場提出,在回收問卷時,研究員應對問卷填寫情況進行初步判斷,確保醫生填寫完整。
自制的癌痛認知狀況調查問卷分為癌痛現狀的調查和癌痛相關知識的調查兩個部分。癌痛現狀的調查:(1)癌癥患者所占比例(癌痛患者在您所見到的患者中所占百分率大約是多少),(2)癌癥患者中重度癌痛比例(您所見到的癌癥患者中出現中度疼痛以上百分率大約是多少),(3)癌痛患者止痛效果滿意度(您所見到的癌癥疼痛患者止痛治療效果滿意率是多少),(4)癌痛主訴可信度(您認為癌痛患者向醫務人員講述的疼痛及程度可信度是多少)。癌痛相關知識的調查:(1)止痛治療前是否需要疼痛評估?(2)癌痛評估最可靠方法是否為患者自我評估?(3)評估為重度癌痛患者是否應該及時給予阿片類藥物?(4)癌痛患者長期應用阿片類藥物出現戒斷癥狀是否為成癮性?(5)長期止痛治療是否使用非阿片類藥物更加安全?(6)應用阿片類藥物后出現不良反應是否應該改用非阿片類藥物?(7)是否知曉杜冷丁是目前癌痛止痛治療中禁忌藥物?(8)是否知曉阿片類藥物是首選口服給藥?如認可則答“是”,反之則答“否”。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基層醫院癌癥及癌痛現狀。(2)統計基層醫院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3)比較不同年齡(≥30歲或<30歲)、不同職稱(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不同學歷(本科、大專)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評分,根據其問卷調查情況進行統計,認知度評分=問卷調查項目知曉條目數量/總條目數量×100%,總分100分,得分越高,則表明醫生對癌痛知識的認知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將基層醫院醫生的基本資料及問卷調查數據均錄入至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SPSS 19.0軟件中進行整理和分析,計數資料表現形式為例數、百分比,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行獨立樣本t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層醫院醫生的癌痛認知狀況調查問卷回收情況 200名基層醫院醫生填寫完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均在現場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達到100.0%。
2.2 基層醫院醫生對癌痛現狀及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分析 癌痛現狀的調查見表1,在癌痛相關知識認知情況方面見表2。

表1 200名基層醫院醫生對癌痛現狀的認識調查[例(%)]

表2 200名基層醫院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分析
2.3 不同年齡、不同職稱、不同學歷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評分比較 經比較,不同年齡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職稱醫生、不同學歷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200名不同年齡、不同職稱、不同學歷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評分比較(分,±s)

表3 200名不同年齡、不同職稱、不同學歷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評分比較(分,±s)
項目年齡職稱學歷≥30歲<30歲初級中級高級大專本科人數87 113 169 23 8 48 152認知度評分57.13±4.15 59.32±4.23 52.19±3.87 66.76±4.25 72.35±5.02 51.45±5.63 61.92±6.14 t值0.379 9.069 9.871 P值0.705<0.001<0.001
癌痛是惡性腫瘤患者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惡性腫瘤患者往往會出現中重度疼痛,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尤其是晚期癌癥患者,患者往往會受到長期的疼痛折磨,甚至在疼痛的折磨中死亡[1-2,5]。臨床上主張對惡性腫瘤患者癌痛進行及時干預,規范化治療,但仍存在癌痛患者對治療滿意度不高,而在癌痛干預期間,醫生對癌痛的認知及癌痛診療措施的態度,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癌痛干預效果。因此,提高醫生對癌痛知識的認知,增強醫生的癌痛診療意識,對改善患者生活、治療及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5-8]。
了解基層醫院醫生對癌痛知識的認知及態度是提高醫生癌痛認知、增強醫生癌痛診療意識的關鍵[9]。本研究通過對200名基層醫院在職在崗醫生進行問卷調查后發現,在基層,癌癥患者的占比是相對高的,且癌癥患者中重度癌痛比例高,達72.5%;患者止痛效果滿意度不高,只有30.5%患者是比較滿意的;絕大多數醫生相信患者的癌痛主訴,覺得非常可信的比例達81.0%。在癌痛相關知識認知情況方面,基層醫院不同職稱、不同學歷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以上研究結果充分表明,在我國推行《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以來,以嗎啡等阿片類止痛藥物為主的應用在癌痛患者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基層醫院中,部分醫生對癌痛知識的認知度不夠理想,尤其是低學歷、低職稱醫生,其對癌痛的止痛治療、癌痛患者的疼痛評估等診療意識不強,還存在著一定的認知誤區,不利于促進癌痛止痛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因此,有必要在癌痛患者治療時加強癌痛教育,聚焦于癌痛評估及阿片類止痛藥應用方面。
針對基層醫院醫生的癌痛認知狀況和態度,可加強癌痛培訓,定期組織基層醫院醫生參加癌痛相關知識講座、癌痛診療培訓,加強癌痛管理考核,將其列入至腫瘤科醫生年度績效考核指標中,還應加強低學歷及低職稱醫生管理,采取以老帶新模式[10-11]。
綜上所述,基層醫院醫生對癌痛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不容樂觀,應加強對基層醫院醫生進行管理,以增強其癌痛認知度和癌痛診療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