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蘭
【摘? ?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文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社區在進行文化建設時所考慮的重要元素。在英語文化建設的進程中,社區為高校英語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社會實踐舞臺。本文旨在探討將英語專業學生社會實踐與社區英語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的可行性及實施路徑。
【關鍵詞】社區建設? 英語文化? 英語專業? 社會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20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對于城市居民來說,社區文化的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的21世紀,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越來越頻繁與密集。在這種趨勢下,以英語為特色的社區文化建設,既體現了時代的需求,又能滿足大家學習的需要,同時還能為居民提供交流的平臺,豐富業余生活,增進鄰里感情。在此過程中,如有英語專業學生的加入,一定能為社區英語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社區文化建設的質量。正如安慧影與邵彩玲所指出的,大學生參加社區志愿服務為社區發展建設提供了先進的智力資源和新鮮的物質資源,是改善和提升社區建設的一個重要推手。
為了了解社區居民對英語文化知識的需求量,并征求他們對社區英語文化建設的建議,筆者選取了常州新北區的三個社區進行了有關社區英語文化建設的調查問卷。此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10份,收回有效問卷108份,現將問卷統計結果分析如下。
一、社區居民對英語文化知識的需求
參與調查的在校學生共有35人。所有人均表示英語對他們很重要。小學生主要想了解學習方法,增長知識。初中生和高中生則想改善薄弱的英語基礎,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口語等。大學生主要想了解六級考試的相關知識。參與調查的上班族共有56人,其中54人表示英語對他們很有用,其中38人表示英語與他們的工作有關,更有17人強調英語就是他們的工作語言。特別是外企工作人士希望提高口語水平,掌握外貿英語函電的寫作方法,其他人則希望保持學生時代的英語水平。參與調查的退休人士共有16人,其中11人認為英語對他們有用,并表達了想學英語的意愿。他們主要想學習的內容是一些年輕人在交流中用到的時尚詞匯以及生活中常見的英語標識語等。只有5人表示由于年齡、家務、兼職等方面的原因,放棄學習英語。
總體來看,大約90%的受訪者都表示英語對他們很重要,并表達了想要學習英語的愿望。這種需求與時代的發展方向是十分吻合的。在這種形勢下,如果社區能相應地加強英語文化建設,勢必能成為人們提高英語文化水平的有效補充。
二、社區英語文化建設的現狀
當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英語學習,社區英語文化建設的現狀又如何呢?通過問卷調查,筆者了解到,98%的受訪者歡迎社區英語文化建設,只有25%的受訪者表示感受到了目前的社區英語文化氛圍,包括雙語的公示牌、社區舉行的圣誕節聯歡會等。78%的受訪者認為在社區搞好英語文化建設是可行的,22%的受訪者覺得不可行,原因是社區居民的人員組成比較復雜,時間不好統一,活動比較難開展,沒有合適的指導者等。
另外,當問及居民對英語專業學生社會實踐融入社區英語文化建設的可行性問題時,85%的受訪者歡迎英語專業學生來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受訪者比較贊成的方式包括英語文化活動、聯歡會、英語角、英語培訓、英語學習方法指導等。
由此可見,社區英語文化建設的現狀反映出以下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居民很期待社區英語文化建設,但目前的建設情況尚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二是居民具有參與社區英語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但是活動組織存在難度。三是大部分居民都對英語專業學生融入社區英語文化建設持歡迎與支持的態度,這為高校今后組織類似活動增強了信心。
三、英語專業學生社會實踐融入社區英語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首先,需要與社區物業積極溝通,全面了解實地情況,才有可能為活動的組織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學生需要對社區居民的意向做深入調查,以指導自己所設計的活動。最后,學生根據物業的指導意見及居民的意向,精心設計好英語文化交流活動。李虹認為,從內容上說,以英語為特色的社區文化,不要求在深度和專度上有多么高深,一定要符合廣大居民對英語的認知水平和心理。
(二)積極組織好活動
首先要做好廣告宣傳,積極發動居民參與。其次要組織好活動,與居民朋友積極互動,最后還要做好活動總結。余軍建議,要給學員更多運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使他們增強自信心,進而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社區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英語專業學生融入社區文化建設不能流于形式。筆者建議高校可與周邊社區形成共建關系,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廖澤香指出,要充分利用社區的現有資源,探索建立起高校與社區協同育人、共享雙贏的新模式。大學生到社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善于利用社區現有的資源提高社會實踐的成效。
綜上所述,社區居民對英語文化知識的需求很大,這為社區英語文化建設提供了無限可能,更為英語專業學生提供了理想的社會實踐機會。張桂芝與張錦輝認為,大學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英語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服務于城市的英語文化建設,這樣也有利于大學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如果英語專業學生能積極投身于社區文化建設,必將更好地促進社區的文化建設工作,也能更有效地促進英語專業學生的在校學習。【本文系2020-2021常州社區教育科研課題“地方高校服務型學習融入社區英語文化建設的可行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安慧影,邵彩玲.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問題與對策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163-165.
[2]李虹.以英語為特色的城市社區文化模式構建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37-38.
[3]廖澤香.基于社區科普服務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機制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72-74.
[4]余軍.社區英語教學的規律及成效探究[J].當代繼續教育,2014(8):82-85.
[5]張桂芝,張錦輝.城市英語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理論界,2013(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