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梅
【摘? ? 要】在中職學校中,化學的實驗性是這門學科的基礎特性。隨著社會和教育的不斷發展,相比傳統化學實驗課的教學模式,結合信息技術的化學實驗課更能滿足不斷發展的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實驗教學策略也能提高教學質量。本文簡要分析信息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創新策略。
【關鍵詞】中職化學? 信息技術? 實驗教學? ?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93
化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具有不可缺少的教育作用,且化學學科的特性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效果,化學所體現的實驗性能夠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學生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傳統化學實驗課大多以形式化地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對于實驗過程的參與,學生不僅不能在實驗過程中有所收獲,并且容易形成輕視化學實驗,一味追求理論知識的學習心理,這對學生學習化學有著很大的不良影響。和其他理科學科一樣,化學的實驗性仍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改革化學實驗課,創新實驗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改革觀念已經進入教育工作者的眼中。目前,中職化學實驗教學表現出教學理念落后、教學目標不明確、實驗選材具有局限性、信息技術運用缺乏科學性等現狀。針對中職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造成現狀的原因,只有認識到信息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重要性,才能探索出真正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策略,從而實現化學實驗高效課堂的構建,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一、信息技術在中職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重要性
傳統化學實驗課基本采用“黑板教學”手段,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過程只能從教材文字和圖片獲得,腦中只有最終成像的實驗結果,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缺少親自體驗實驗的經歷,學生也就缺少探究和實踐得出真理的意識,他們形成的學習習慣是從書本中直接獲得結果,因此創新意識和質疑意識也都缺乏,最終難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教學缺少實驗器材、教師對實驗教學的重視不夠、教學模式落后、沒有實現同步實驗的條件等,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化學實驗教學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發展方向。過去學生在實驗課堂中難以觀察實驗的全過程,也就不能完整且真實還原的化學實驗,信息技術的出現為化學實驗的展現打破了時空界限,避免了學生不能直接參與或無法觀看實驗過程就無法準確掌握化學實驗發生作用的原理的缺陷。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模擬化學實驗,學生能夠通過視頻直接觀看到整個實驗過程,且對于實驗的重點和難點部分也不會由于實驗現象的轉瞬即逝而加大教學的難度,教師可以采取慢放或重放的方式讓學生反復觀摩化學實驗現象,從而更好地理解實驗事實。另外,利用多媒體技術也能將實驗教學中抽象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模擬出來,學生能夠直觀理解化學公式的推理。同時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及時掌握知識,也能利用信息技術帶來的學習資料共享的便利性,再次復習和鞏固,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
除此之外,現代化技術輔助教學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師單一的講授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主體越發明顯,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輸出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明顯提高,他們能夠通過網絡獲取所需的學習資料,從而完成自學、自習的任務,學習效率也能得到顯著提高。
二、信息技術下的中職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學思想,重視實驗課堂
傳統的實驗教學思想是桎梏教學創新的重要因素之一,轉變實驗教學思想、重視實驗教學是信息技術下創新教學的前提。化學實驗在化學課程中的占比不低,但卻沒有得到教師足夠的重視,一味偏重化學理論和概念的教學,而忽視實驗讓學生形成照本宣科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在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也會因為缺乏實踐和實驗經驗而無能為力。因此,轉變教學思想的第一步就是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此外,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化學反應的細微變化的闡述,注重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師應要求學生先自習了解實驗課堂的相關知識,帶著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實驗課堂中尋找解答,從而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二)優化教學模式,增強課堂趣味性
信息技術的加入為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優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微課能夠縮短實驗準備時間,從而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學時間輸出更多的知識,給教師提供更多闡述講解的時間,或是給學生更多交流和思考的時間;在教學內容上,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優點,對于分析闡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有非常大的優勢,化學反應的抽象難以通過口語表達,而直接觀看其反應過程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教學的時間、打破了教學的空間,學生在課下在遇到不懂的地方,利用網絡的便利性可以隨時進行學習,拓展了知識量。
(三)整合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的資源
信息技術給化學實驗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幫助,但不能顛倒主次,信息技術始終應處于輔助教學的地位,教師不能過分依賴信息技術,應整合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對于化學實驗中較簡單的實驗以及能夠在學校直接參與的實驗應讓學生親自實踐操作,畢竟只是觀看遠不如動手實操印象深刻,學生也能更加理解科學精神。信息技術提供的學習資料具有公共性,不一定符合學生當下所需,教師在挑選輔助教學的資料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在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和自主學習意識不高的情況下,還是應讓教師更多參與進課堂中。最后,教師應定期參加信息技術培訓,熟悉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方式,提高信息技術與教學的契合度,同時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才能真正掌握整合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針對當前實驗教學的現狀,信息技術為化學實驗教學提供了無限可能,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重視化學實驗課,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性優化教學模式,增強課堂趣味性,并整合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的資源,以期為學生帶來高質量的教學。
參考文獻
[1]趙晶.信息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No.501(03):41-42.
[2]羅遠芳.信息技術下的化學教學模式與方法創新[J].金色年華(下),201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