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娟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技術的更新也變得越來越快速,這就需要更多的高素質應用人才,能夠盡快的適應生產工作的第一線。所以,在中職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勞動者的知識素養和應用技能,是社會高效產出的保證,另一方面,中職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應用訓練,能夠更好的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尤其是在中職化學教學的課堂上,這樣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內容知識。本文通過在中職化學課堂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如何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應用意識的方面進行探究,得出一些結論,希望能給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中職化學 ?應用意識 ?滲透途徑 ?培訓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166-02
傳統的中職教學中,關于學生在應用意識上的培養,一直都沒有得到重視,在中職化學的教學過程里,老師多是強調知識點的灌輸,讓學生一味的接受理論概念。近年來,隨著素質教學的大力提倡,關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上,得到了大家的重視。教學目的,也由原來的填鴨記憶,變成了學生的理解和運用。
一、教師注重教學質量
教育的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間就可完善的,在實際中,困難是肯定存在的,畢竟傳統的教育對于課堂的影響,不能夠在短時間內消除。所以,在中職化學教學的課堂上,要想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老師必須要對這一概念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把它的核心思想傳授給學生。過去總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學生能收獲知識的渠道也越來越廣泛,如果老師僅僅靠在學校學得那些東西,來對學生進行教學的話,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必須要時時對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更新,這樣才能跟上學生的步伐,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老師可以通過網絡,獲取一些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運用的實例,然后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篩選,這樣,在課堂上進行內容的講授時,老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講述,來幫助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應用拓展。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實例,更好的記憶知識點,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自己在課堂上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能力。當然,如果可以,老師不妨和其他的化學老師一起,建立一個化學實際應用的興趣小組,定期進行這些方面的探討和總結,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活動,能更好的提升自身在這方面的技能。每次活動,老師都可以詳細的記錄下來,包括里面所涉及的一些化學應用實例,這樣也能夠充實自己在課堂上的授課內容。最后,對于教材,老師既要有所遵守,也不能被教材完全束縛,老師要敢于沖破傳統的教學限制,讓學生擺脫死板教條的內容設定,幫助他們實打實的去接觸實用技術的機會,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二、改善陳舊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多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對于學生在實踐應用方面的能力,卻不是十分看重,這在現代教育中,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不僅是使得老師教學的課堂氣氛變得死板乏味,還使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受到了阻礙。所以,老師要是想要將應用意識滲透進中職化學的課堂上來,首先需要解決掉的,就是陳舊的教學模式。當下,在中職教學的課堂上,由于學生多數養成了自己習慣的學習模式,而老師也在常年的教學中有了固定的思維模式,所以教學模式,很容易就陷進填鴨灌輸的境地,而且化學內容比較抽象,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興趣,那么學習起來效果肯定難有收獲。所以,老師不妨在教學的過程中,用知識內容的實際運用,來幫助學生培養自身的應用意識,這樣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他們更好的投入其中。
化學的實用性表現在它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這一特點,使學生覺得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從而引導學生學化學,用化學。如中專教材中《鹵素》一章中講到由氯氣可以制漂白自來水的漂白粉、碘的酒精溶液可以用以消毒、氫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氟化鈉可以用來殺滅地下害蟲、溴化銀可應用于照相技術、碘化銀可用于人工降雨等,這些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展開來,介紹它們的其他用途。
在介紹與生活、醫學專業內容相關聯的化學知識時,還應適當地去啟發學生,誘導學生用化學科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甚至結合其他學科知識來思考現實中的問題,如藥劑專業化學課本中講到硫酸鋇可用于鋇餐,可以問學生鋇餐喝下去在醫院里是如何檢查的,為什么可以在X光下檢查胃及消化道是否發生病變,硫酸鋇對人體是否有毒,硫酸鋇最后怎樣排出體外的等,從而激發他們去觀察,去思想,去調查,促進學生應用意識的形成。
三、適當的增加實踐活動
在中職化學的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在應用方面的意識,老師要積極的組織學生進行豐富的課外化學科技活動,根據那些實踐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將自身所掌握的化學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來,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小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在化學方面的應用意識。同時,化學科技活動,也可以是中職化學課堂的延伸,老師可以利用這樣的活動,幫助學生擴大化學的知識面,掌握更多的化學要點。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一些興趣小組,或者化學科技大賽之類的活動,一方面加深學生在化學應用上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幫助他們建立更為廣闊的化學學習視野,為以后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化學與工業、農業、日常生活、醫學、材料等均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燃燒后產生了二氧化碳等物質。化學研究的對象涉及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或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聯。所以,中職院校要積極開展化學這一科目上的社會實踐活動,由學生自己試驗、設計、進行過程,并且最終獲得化學應用實踐技能。當然,在進行這類活動的時候,學生要具體結合自身的教學實例,同時老師還要與社會各方面進行接洽,加強學校與企業間的溝通交流。通過企業中高效的生產過程,來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有個全新的認識。例如,可以參觀藥店、藥企或者其他的工廠,了解藥物的生產流程,質量檢測等實際工作過程,然后向專業人士進行討教,或者自己利用網絡知識來進行查閱,讓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將社會生產活動和化學知識進行聯系,真正感受到化學是社會結構的重要一環,從而對化學學習抱有更加嚴謹的態度,用以實踐和學習。
四、結語
中職化學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化學應用意識。所以,老師在化學教學的課堂上,要積極探索滲透途徑,根據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充分利用化學這門學科,來幫助學生進行拓展,激發學生的化學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應用能力。當然,應用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方面,不僅需要學校對于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及時的更新,還需要老師在對自身教學能力進行提高的時候,積極改觀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揚長避短的在教學過程里滲透應用意識,采用較為科學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甚或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為社會輸出高效的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徐環.在中職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J].海峽科學,2014,03:82-83.
[2]羅晶.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應用意識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