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雨霖
【摘 要】化學學科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職化學也不例外。化學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學生通過對化學學科的學習,可以培養起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讓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的提高。教師在中職化學的課堂教學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實際,來對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選擇。
【關鍵詞】中職化學 教學效率 師生關系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30
中等職業教育是在素質教育的框架下對學生進行教學,其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基本能力進行全面的培養,讓學生在對職業技能進行培養的同時,也掌握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并通過對化學學科的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以此來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這樣學生才能夠在中職教學中得到較為全面的綜合教育。化學具有實用性強的顯著特點,也正是這一特性,使得化學能夠對學生的自身素質、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進行有效的培養。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通過對化學課程的學習,獲得課本中的相關知識,并對其化學綜合能力進行一定程度的培養。教師還要對課堂教學進行積極的調控,使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證。同時,教師要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保持某種平衡,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有效增長,這三個方面保持較為一致的提高,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均衡的培養。
我作為一名奮斗在教學一線的化學教師,經常在對化學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思考為什么課堂教學教得這么認真,學生也學得很積極努力,能夠在課堂上跟著我的節奏走。可是一堂課下來,教學任務是完成了,可是教學目標沒有達到,大部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還是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并不能有效地將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實踐運用。這些無不說明了我們教學是不成功的,表明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并高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目前的化學課堂中我們或許還采用了不少低效率的教學方法。因此,要使學生的化學綜合水平得到提升,就要將課堂教學的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從而需要教師對化學教學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格外的注意,在教學中注意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化學綜合能力水平的發展情況進行重視,并施以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職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簡單的談論。
一、提高中職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需要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中職化學課堂教學中,保持師生關系的良好,有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有力保證。歸根結底,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在這樣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中,教師和學生應平等的相處,在交互性的課堂活動之中保證基本的民主自由,讓學生和教師處于一種相對和諧的氛圍之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化學課堂教學活動能夠健康有序的進行開展。師生關系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最為基本的一種關系,也是最為一種重要的一種關系,在化學課堂教學必須要保持師生關系的良好,那么教師和學生之間就應該保持彼此相處的和諧,并對化學課堂氛圍進行適當的創建,讓其處在一種較為輕松愉快的狀態之下,以此來幫助學生保持心理狀態的穩定,使其保持在一個較為良好的積極狀態之中,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對化學知識進行學習。教師也應該在教學中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對學生予以足夠的關注,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進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并能夠適當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處進行體諒,不要對學生進行一味的責罰,而是應該予以學生適當的鼓勵,讓學生能夠積極的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并努力的尋求克服困難的方法,從而在學習中獲得成功。
當然,教師也要能夠積極的應對目前的中職教育,針對目前中職學生知識水平呈高斯分布的特征,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適當的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使教學能夠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對“優等生”進行重點培養的時候,也能對“學困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還能同時兼顧絕大多數的“中等生”,這樣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的保證。還有就是,教師要學會在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注,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進行捕捉,針對學生取得的成績不論大小均予以肯定及鼓勵,借此來樹立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信心。教師還應當在教學中給學生帶來一些“干貨”,把多年了教學的經驗和心得進行總結,整理出一些有用的學習方法,把這些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對這些方法進行選擇運用。同時,教師要改變作業批改的模式,不能在作業批改時“√”、“×”在手走天下,這樣的批改方式太過簡單粗暴,教師應在對學生的作業批改時更為用心,對錯了的地方要在用“×”標注時,也簡單的將錯誤的原因進行指出,讓學生能夠在拿到作業后進行及時的更正,并且還要在作業的最后進行簡單的點評,寫上“再加油一點更好”、“繼續保持”、“有進步”等鼓勵性的話語,或者用笑臉來進行鼓勵性評價。這樣能夠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被縮短,讓學生更樂于同教師進行敞開心扉的交流,也讓學生更樂于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的同教師進行互動,這樣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最后,教師需要注意的細節是,在進行化學課堂教學時,要保持面帶微笑的表情,這樣能夠給學生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讓學生自認而然的產生一種親近的感覺,從而學生在課堂上更樂于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要保證問題設計的難度適中,讓學生能夠通過一定的思考或探索后獲得問題的答案,避免提出問題后沒有學生能答對或沒有學生能夠回答的尷尬局面產生;還要保障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均有機會在課堂上進行自我表現,教師在這個時候給于學生及時的表揚鼓勵,就算是學生表達的觀點或者對問題的回答有誤,教師也不能進行“無端”的訓斥,要輕言細語的和學生進行交流,在指出學生錯誤的時候,還要對學生進行安慰,鼓勵學生在下次要更加的努力,給學生獲得成功的希望。
二、提高中職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中職化學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有助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我們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分析,興趣是學生在對某一事物進行認識和研究時的一種心理傾向所表現出來的極具特征的一種狀態,其是可以引起學生對知識渴求的欲望,從而推動學生走向求知之路的一種內在的力量。也就是說,只要學生對化學學科開始感興趣,那么其就會對化學科學進行專心的深入學習,從各方面去對化學學科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從而使得學習的效果得到極大的提升。我們不難看出,對化學學科的良好興趣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潛在動力,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越濃,那么學習的潛在動力就越大,就越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化學學科的學習之中,從而快速的將相應的知識進行掌握。而教師要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在課堂教學中對化學進行積極主動的深入學習,那么就應當在課前就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多收集一些有趣的教學案例,在課堂上對化學知識進行傳授時,將課堂的氣氛一并帶動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學習的樂趣,從而一改化學知識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進而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增強,把學生的注意力牽引回課堂教學之中,給學生的學習增添無形的動力。
而是在課堂教學正式開始前,向學生展示一些鬼斧神工的溶洞圖片,如安順龍宮的照片。讓學生看見溶洞的奇特之處,觀石筍嶙峋、看鐘乳懸空,充分的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然后再向學生拋出相關的問題,溶洞是怎樣形成的?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聽教師的講解。教師告訴學生,溶洞的形成是一個奇妙的自然過程,是主要由碳酸鈣組成的石灰巖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蝕作用下,形成了微溶于水的碳酸氫鈣,而這些碳酸氫鈣溶液在壓強變化或者溫度變化的時候,又會分解為二氧化碳、水、碳酸鈣,從而沉積了下來,然后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這樣一幅景象。在進行了這些解釋過后,教師還可以適當的進行補充,告訴學生這種地貌就叫做喀斯特地貌,讓后再向學生展示出前面提到的兩個化學反應方程式,這樣學生就能很好的對知識進行理解掌握。
同時,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的良好興趣是極為重要的,這是學生學好化學的一大前提條件。因此,教師要在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教材的知識進行深入的挖掘,從中發現化學知識的趣味點,將這些趣味點進行整合后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愛上化學,進而能夠使其樂于對化學進行學習,樂于參與到化學課堂教學之中。探究化學的本質,其是對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進行研究的學科,探索和學習的主要方法就是觀察和實驗。正因如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一些極為有趣的隨堂實驗來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如“玻璃棒寫字”,“帶殼雞蛋入瓶”、“空中生煙霧”等,這些新奇的化學實驗能夠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一門心思的撲在對這些“神奇”的化學現象探究之上,讓后教師在適時的予以學生啟發,這樣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學作用。
總之,在中職化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思索,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將教學的理論和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的聯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方法進行不斷的探索,借此來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