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極
【摘? ? 要】“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從古至今,感恩都是為人所歌頌的美德。在教育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新課標中也有提到新興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人的品德是立身的根本,也是教育的頭等要務,而教會學生懂得感恩能夠更好地塑造學生的三觀,可以使其擁有高尚的品德,也因此重視感恩教育在教學中的實際運用自然就成為了需要廣大教育者去認真思考的課題。
【關鍵詞】感恩教育? 中學道德與法治? 實際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83
一般來說,感恩教育指的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相應的與感恩相關的教學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學。在中學階段,學生們大多處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人的生命之中較為特殊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同樣也是形成性格的一個重要的時期,那么,如何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期里,對學生進行積極而良性的引導,讓學生最終能夠形成良好的品格,就成為了一件至關重要、不容忽視的事情。而通過適時且合宜的感恩教育,能夠使學生懂得尊重他人、擁有同理心、懂得給予和回報,擁有一定的責任心、自立自尊的意識,進而為塑造學生的良好品格奠定堅實的基礎,因而感恩教育應當貫穿在整個中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當然,要在實際教學中更好地運用感恩教育,就需要教育者去認真思考,接下來,本文將列舉以下幾點方向,以供參考。
一、感恩教育要貼近生活,讓學生更易理解
在中學階段,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學生們的社會經驗缺乏、對世界的認知往往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們能更直觀地看到理解的東西,會更聚集于出現在他們周遭生活里的一切事物,因此要對中學階段的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就應當著手從他們的生活出發,譬如,在課堂中講解的關于感恩教育的內容舉的例子以及提出的引導性的問題,可以是與學生們當下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先教會他們發現生活中需要感恩的點點滴滴,再從自身延展到他人,一步步去塑造他們良好的品格。
舉個例子,在課堂中,講到關于對父母感恩的內容時,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貼近生活的問題:你有沒有為你的父親(母親)做過一些幫助他們的小事,包括但不限于做飯、洗衣服?你有沒有看過你父親(母親)幾年前的照片與現在的照片,觀察過這些年來他們的變化?你有沒有在你的父親(母親)為你做好飯、端來水杯、來接你放學的時候對他們說出一聲謝謝?通過這些問題去引導學生回答并思考生活中應當感恩的點點滴滴,接著在說感恩父母榜樣事跡的時候,可以讓某一位較為孝順的學生去講,盡量選取的例子與所教授學生處在同一年齡層,透過這樣的貼近生活化的方式來進行感恩教育更能夠讓學生產生共鳴,也更易被理解、被打動。
當然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如何設計出更適合自身所教導學生的問題、引導的方式,也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觀察與思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才能教出更好的學生。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讓感恩教育能深入人心
隨著新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如今,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早已不再是難事,而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更為直觀地將想要表達的內容傳遞到學生面前,也擁有更為良好的課堂效果,而這對于感恩教育在中學道德與法治中能夠更好地實際運用起來,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有時候,無論多么生動的講解,都不及一張照片、一段聲音或者視頻更深入人心,它能將世界更廣闊的樣子真正帶到學生的面前。
感恩教育需要喚醒的是學生對于周遭饋贈的感恩之心,而這份感恩是對于方方面面的,由家到國,由小及大,當在講解到要感恩祖國、熱愛祖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改革開放以來多位前輩對社會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的影片資料以及更久之前為了祖國的解放奮戰前線的先烈們的影像資料,又或者播放我們的解放軍駐守邊疆的紀錄片等,將這些用言語可能無法準確描繪的景象或事件,通過多媒體技術真正一一呈現在還未去了解這個世界的學生們面前,讓他們真正看到這個世界,懂得現下的所有安穩與平和都是來自于這許許多多人的努力,也真正地懂得感恩,學會珍惜現下所擁有的學習機會,繼而引導學生們奮發向上,知恩圖報,努力學習以期報效祖國。
不過,在整理用于展示學生的多媒體資料時,教師需要做到認真篩選,并牢牢把控好整體的課堂發展方向,這樣才能讓感恩教育達到更優質的效果。
三、進行適度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感恩教育由表及里
俗話說 “光說不練假把式”,所有的事情如果只停留在思考的范疇而不去行動,那其實都只是浮于表面。感恩教育其實也是如此,若僅僅只是教會學生知曉懂得什么是恩情,只是說要回報,但卻沒有實際行動,那么這樣的感恩教育其實只是浮于表面,而要讓感恩教育由表及里,真正起到為塑造學生的良好品格奠定堅實基礎的效果,那就必須要帶領學生進行適度的社會實踐活動,真正落實到他們的行為上來。
譬如,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最為簡單的可能就是讓學生在回家的時候多去幫助自己的父母做做家務之類,當然在第一次進行這樣的活動之后,可以在下一堂課上讓學生分享當時的情景、父母的表現以及自己當時的心情,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了解父母的艱辛,讓他們把一時的實踐活動轉化為長久的感恩行為,真正從心底里認同、真正地懂得感恩。而除此之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對接相關的如照顧孤寡老人、幫扶失學兒童、維護公共交通秩序等公益實踐,只有真正的實踐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無私地去幫助一個人是多么偉大而高尚的事情,而只有知其高尚,在得到他人幫助時他們也才能夠真正地感恩,才能真正地讓感恩教育滲透進心里。
知曉施恩的不易,才能格外感念恩情——這就是感恩教育需要進行適度的社會實踐活動的緣由所在,當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更好地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進行調配,并且確保學生的安全,在活動中更是應當以身作則,才能更好地對學生起到積極的激勵作用。
德育是當代社會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感恩教育在其中占據了尤為重要的地位,是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要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好感恩教育,需要教育者運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更需要教育者自身擁有良好的品德修養。
參考文獻
[1]魯成志.感恩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應用[J].文淵(小學版),2019,000(008):10.
[2]劉俊麗.中學生感恩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雙語學習(烏魯木齊),2018,000(0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