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蕤芳
【摘? ?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實施,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開始被重視,綜合性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人們的關注。通過對綜合性學習的探索與實踐,本文主要從注重生活化、突出語文性、體現實踐性、強化綜合性這幾方面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 學生? 綜合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20
隨著教育改革的實施,綜合性學習已經成為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眾所周知,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相并列的一個項目,這是過去的語文教學大綱所未曾有過的。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主要體現在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讀寫聽說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課堂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方面。接下來,本文就高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略作分析。
一、注重生活化
語文的綜合實踐必須從生活尋找資源,并應用到生活實踐中。隨著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學習資源不會只局限于課本。同樣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資源傳播者,教學課堂也不再是唯一的資源交流場所。陶行知說過:“教育必須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學習資源,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源泉。生活有多寬廣,語文教學的空間就有多大,綜合性學習的資源就有多豐富。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語文綜合性學習是生活化的。這里所說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以及社會生活。語文教師應把綜合性學習自然而然地由課堂擴展到生活中,把身邊的生活環境演變成語文綜合實踐的場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獲得學習語文的樂趣;在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實踐證明,將綜合性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感悟生活,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高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實踐就要立足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注重綜合性學習的生活化。
二、突出語文性
《語文課程標準》已經明確界定了綜合實踐學習的定義。綜合實踐中的綜合主要是指聽說讀寫等語文本色的綜合,是以語文知識綜合為主、學科間綜合為輔的一種學習狀態,本質上還是語文的范疇。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以語言文字為載體,以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為中心,以語文知識、技能及其學習興趣、習慣、方法的培養為落腳點,借助綜合性學習活動營造學習語文的良好氛圍。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的是“讓學生在綜合性的活動中學習語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獲得整體發展”。雖然它是活動,但它首先必須是語文活動,撇開它的語文性,綜合性學習就成了無本之木。應該讓學生在圍繞有關主題的活動中積累語文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因此,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必須很好地突出語文性的特點。
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綜合性活動時,可以從語言文字的吟誦出發,引導學生從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積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激發他們學習母語的激情;也可以從文本附著的知識出發,通過綜合性信息的搜集、篩選、整合、運用等活動,讓學生在點滴積累的過程中豐富文化、開拓視野;還可從語文能力的培養出發,通過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將學生的聽、說、讀、寫、思、做的能力循序漸進地操練。總之,要把語文的綜合性學習作為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的一次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
三、體現實踐性
語文綜合實踐的關鍵在于實踐,而語文實踐就是對語文學習的生活化、開放化、邊緣化。它要求語文教學聯系生活,強調開放,提倡跨學科。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聽、說、讀、寫不斷實踐的過程,是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的過程。在這一理念指導下,語文學習中的“語文實踐活動”就顯得更加重要,它應當且可以在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生活言語實踐、社區活動、社會實踐中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文素養。只有將課堂語文學習同社會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在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高中語文課本教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需要安排各種各樣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這些活動應涉及語文學習的方方面面,從親情的描述到語言文化的積累,從科學態度的培養到藝術文化的熏陶等。開展這些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會運用。
四、強化綜合性
綜合實踐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打破了常規教學的單一化,采取同類組合、多元互補的方式,將適合學生探究的問題重新組合起來,以促進其知、情、意、行和諧統一的發展。綜合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基本特征,它主要表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與整體提高,體現為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有效溝通,表現為與生活實踐的緊密聯系,以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整體的提升。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綜合性實踐學習時,應突出“綜合性”的特點。
綜合性實踐學習如果少了“綜合”就名不副實。綜合性實踐學習重在綜合。一是可以實現學科間的綜合;二是可以實現不同語文能力的綜合,如補全對話就是閱讀和口語交際的綜合;三是可以實現不同學習方式的綜合。通過這三點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增強學生利用網絡等多種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其綜合性是極有代表性的。當然,在綜合性實踐學習過程中,僅將相關篇目及其內容簡單整合起來還不夠,還必須進行適度的遷移拓展,如通過知識與經驗、理論與實際、書本與網絡的有機結合、由課內拓展到課外、由校內延伸到校外、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并不斷地進行實踐,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實踐學習的設置為語文課程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為語文的教學指明了方向,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引導學生運用語文知識,逐漸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