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摘? ? 要】職高學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各個專業的技能型人才,要達到此目標,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關鍵。職高院校的學生大多有鮮明的特點和個性,教師應該整合出一套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培養模式,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將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專業型技能人才。
【關鍵詞】會計專業? 職高學校?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23
建立職高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新時期下經濟飛速發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也是會計專業自身教育發展的需要。不論是將學生培養成一名專業的會計師,還是從事會計方面的專業型人才,都需要學生自身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來支撐自己從事這份工作。近幾年,從學生的報考專業數據情況來分析,會計專業是一個熱門專業,熱門代表市場和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所以職高學校也開設了會計專業,為市場和社會解決這一需求問題。不過,職高學校與本科和專科學校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職高學校要求更新教育觀念,重新審視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一套專屬于職高學校特點的會計人才培養新模式。本文將探討如何創新職高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一、職高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現狀和人才培養模式目標
摸清職高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現狀能幫助教師得知現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具體存在哪些問題,知曉具體問題的所在,才能摸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制定出一套高效率的人才培養教學模式供教師和學生使用。
(一)職高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現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我國的信息化發展帶動了工業化發展,在這種背景下,社會需要大批專業人才從事一線生產、服務和管理,這也表明我國的職業教育進入鼎盛發展時期。探索出適合國情、符合學生特點、展示職高特點的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迫切需求。但部分職高學校存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清晰、師資力量配比不合理、學生實踐機會匱乏等問題,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很好地適用于市場。此外,由于會計行業的特殊性,教師需要特別強調職業道德,但是部分教師對學生道德意識的培養不是很重視,導致學生也不看重道德素養問題。另外,在課程設置方面,內容陳舊且不更新,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
(二)職高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目標
職高學校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該立足于經濟的發展,培養適合經濟需求的、滿足一線需要的、具有從事出納、會計核算、會計管理等工作能力的技能型專業人才。具體來說,職高學校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掌握并且熟練運用會計崗位的所有必備技能。在專業技能加強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學生道德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二、職高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教師理應拒絕給自己或是學生任何“畫大餅”現象的存在,不能光是擺出自己的目標,而不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不然就算大餅再大,也會餓死,就算是目標再遠大,也不可能有實現的機會。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學到真本事。如何實現目標,如何引導學生,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培養學生專業技能
出納、會計核算、會計管理、財務管理和會計監督等都是從事會計行業的人所需要掌握的專業技能。教師應該清楚地知曉職高學校學生的特點:雙重性、多樣性、自我定位模糊性。雙重性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畢業以后將會比同齡人更早地投入工作,所以在校主要是學習理論,掌握技能。另一方面,他們依舊擁有學生的身份,依舊受到學校和教師的管教;多樣性體現在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自我定位模糊則是學生一貫有的特點,只是對于職高的學生來說這種現象存在更明顯。在職高學生獨有的特點下,教師應該對其知識的教學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師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授予要遵循由簡單到困難的原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信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
針對會計職業的特殊性,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不能讓學生認為自己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就可以鉆法律的空子,獲得除報酬以外的個人利益,法律是不容侵犯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時刻謹記,時刻教誨,不妨也可采用解析會計貪污案的方式來警示學生。除此之外,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此類影視作品或者訂購相關報紙來警示學生。總之,就業先做人的道理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并且謹記于心。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每一個人都需要創新意識來避免一成不變的生活,學生更是需要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來幫助自己更好地學習和就業后輕松地工作。每一個會計職業工作者都有他們獨特的方法去進行工作,不過有的年輕一代的工作者喜歡借鑒老一輩工作者的方法進行工作,他們并不管這方法是否適合自己,因為他們無法創新出適合自己工作的方法。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在學生身上,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并且給予學生機會進行實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崗位上輕松、高效地完成工作。
(四)實踐經驗的積累
對于職高學校的學生來說,在知識授予方面教師選擇了簡單和基礎,所以更需要學生通過不斷地實踐來獲得經驗。實踐是課本知識在會計工作上的運用,是通過不斷的練習和訓練來降低自己的錯誤率,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校園內,學生想要“真刀實槍”地訓練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也不可能把實踐機會一直推遲到真正的就業中,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找機會鍛煉。教師可采用游戲的方式來開展實踐活動,在班級內模擬一個企業財務部,由學生組成當中的會計師,工作任務由教師下達,讓學生完成工作。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比較貼近真實的會計師的工作環境和內容,增加了學生的實踐經驗,讓學生能夠提前熟悉自己的工作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避免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生疏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
總而言之,面對會計專業人才市場的新需求,職高學校要基于就業導向研究新的職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從重新定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強化實踐教學和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培養等方面展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從而將學生培養成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