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玉
自《綱要》《指南》頒布以來,我深刻感到,關注幼兒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觀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有效的師幼互動,是幼兒園教育的核心因素,《指南》中指出: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施行科學的、適宜性的教育”。定位了老師的主要角色——支持者和幫助者,將以往的領導者的角色逐漸的淡化。鼓勵幼兒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支持他們。兒童畫是兒童自己通過觀察和理解而呈現出來的作品。兒童畫能夠培養兒 童欣賞與評述、表現與創造、設計與應用、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生活情趣,形成樂學、求 美、創新等品質;也可以讓幼兒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 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本文從繪畫興趣、拓展表達內容、轉變教師角色、教育策略采取不同方式多角度闡述在兒童畫活動中教師角色的定位。
一、轉變教師角色意識
教師影響兒童發展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扮演的角色也是多元的。教師的角色與教育對象身心的多方面特點相適應而不斷變化。教師的角色定位同時也直接影響積極師幼互動的建構,在活動中,經常會出現幼兒的反應與教師預設的情形不一致的情況,這時施教者常會感到困惑:是尊重孩子的權利,順應孩子的需要,及時調整,構建師幼互動活動?還是強行把他們拉回預定的軌道?我們認為,教師應該在活動中真正關注幼兒,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和反應,捕捉他們在活動中發出的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調整教育行為。如果及時能夠很好地把握機會和幼兒積極互動,那么活動不僅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同時也能提高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的水平和能力。
二、教師應怎樣解讀兒童繪畫
兒童繪畫是一種發泄,表達一種情感,是語言的延伸。作為教師和家長應尊重學生的情感,既教兒童畫畫,又不要限制得太多,留給孩子一定想象、創造的空間,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這是最可貴的。師幼互動也是幼兒教師角色行為最直接、最集中的體現,它標識著外顯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結果,同時也反映了內隱的教師角色意識、角色定位和角色轉換。教師往往也能從與孩子的相互交流中發現,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問題,對教師教育教學的方向、啟發和成長有著重要作用。
三、在兒童畫中的師幼互動策略
我們應該認識到兒童形成一定的繪畫造型能力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從涂鴉到表象符號的形成,從無意識到有意識表現,到簡單的情節構思,最后構成較為完整的畫面,能創造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并能通過直觀感受畫實物對象,是一個復雜的智能發展過程,每個兒童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我們只能順應這些規律和特點加以正確的引導。
1.教師是良好師幼互動環境的創造者
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教師與兒童之間積極的情感關系會促進兒童的自律以及人際關系能力的發展:教師對兒童的熱情、敏感及有回應的互動有助于兒童形成一種安全和積極的自我感。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氛圍是促進師生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在積極的情感氛圍內,無論是教師還是幼兒都更容易產生被支持感,互動動機更強,效果也更好。
幼兒的情感豐富,易受感染。教師要正確面對幼兒發起的互動行為,把握時機,以寬松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孩子發起的信息,激起幼兒在生活中進行積極情感交流的欲望。在積極的情感氛圍中,幼兒更容易在支持的目光,同伴的贊賞,教師的鼓勵中勇往直前。觀察能力是通過觀察把握物體的形體、色彩、結構、質量等外部特征的能力,以及全面、深入認識事物的能力。觀察能力是人類智力活動的門戶,是一切想象的基礎。兒童畫創作的基礎是觀察積累,有了觀察就會有形象的感知、有了觀察就會有贊美或不滿、有了觀察就會有思考和憧憬,所以在教學中我總堅持“觀察是兒童畫的基礎”的指導策略,引導學生用從整體到局部、局部到整體的觀察方法進行觀察、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觀察、用聯想的方法進行觀察,而且用日記畫的形式對觀察進行記錄是較為有效的方法,為以后的兒童畫創作積累了有利的素材。
2.教師是良好師幼互動交往機會的提供者
在師幼雙向互動的過程中,每個幼兒都希望和教師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希望教師能重視自己,甚至會想方設法的發起主動的互動,以爭取教師的好感和認可,這時候,作為教師要學會把自己與幼兒的關系放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使之彼此接納,相互吸引,彼此尊重,相互激發,把幼兒當作與自己一樣具有獨立人格尊嚴的個體,引導幼兒做出積極有效的互動,促進互動行為的發生。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學會賞識幼兒的互動行為,根據幼兒不同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他們的互動行為得到積極的發展。
3.教師是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
只有真正和孩子們玩在一起,才能體驗到從未有過的發自內心的快樂,而這種積極、愉快的情緒又進一步激發兒童積極的情緒,從而更有效、積極的互動。
四、結論與思考
怎樣指導兒童繪畫這是家長和教師們都十分關心的問題。好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使兒童的觀察力、記憶、想象、創作能力都得以提高,而且使兒童越學越有興趣,同時還可以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一些教師和家長不應該把大人的想法強加于兒童,使他們養成概念的畫法,畫畫沒有信心,總是表現出縮手縮腳,不相信自己,讓他們感到繪畫不是一種快樂,而是一種負擔。那么什么是好的學畫指導方法呢?我認為從整體上看好的指導方法是:結合兒童繪畫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注重兒童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指導過程中結合不同階段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自身能力來進行。不能超越兒童的自身能力,如果違背了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用成人的觀點及標準苛求孩子,不僅會挫傷兒童繪畫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削弱孩子正常繪畫能力的發展,出現適得其反的結果。
天津市濱海新區泰達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