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素波
摘要:本文闡述了作者在組織同學進行經典誦讀中,體會到了文學對于生命有著重要的意義;經典誦讀能夠健全人格,加強道德修養;能夠提高文化品位、審美情趣與文化底蘊;經典誦讀也能引發知識拓展以及課題研究,對于廣大青年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經典誦讀 ?文學 道德 審美
世界越來越小,逐漸為一個“地球村”所取代,面對各種文化思潮的激蕩,面對傳統的民族文化與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中,如何將中華民族的特色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溝通融合,面對日益開放的環境和經濟轉型時期人們的心態,作為一個班主任,我意識到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為了不斷加強廣大青年對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培養青年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梁”、“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理兼通,學貫中西”的擔當意識,我組織班級同學,利用晨讀時間,閱讀了大量文學經典。讀后給我的啟示有五:
一、經典誦讀對于生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人生好景君須記,高中正是讀書時?!边@是我在高中伊始給學生的人生寄語。而“閱讀什么呢?”則是我們探討的第一個問題。經過廣泛的調查研究,同學們決定閱讀經典,大家說:
語文是對秦磚漢瓦的向往;
語文是對唐詩宋詞的熱愛;
語文是對《紅樓夢》的崇拜;
語文是對《西游記》的迷戀;
語文是離不開名著的雙眸。
語文是大江東去的氣勢;
語文是怒發沖冠的激情;
語文是大漠孤煙的雄渾;
語文是小橋流水的婉約;
語文是對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嘆服;
語文是對屈夫子“路曼曼其修遠兮”的注解。
語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語文是一手秀麗的方塊字;
語文是從筆端流出的錦繡文章;
語文是侃侃而談的風度和氣魄;
語文是舉手投足間的“書卷氣”;
語文是與對手辯論時,智慧的應對;
語文是和他人聊天時,得體的話語。
語文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
語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積淀;
語文是中國人審美性格的精靈;
語文是博大而豐滿的精神元素。
由此可見,“文以載道”是語文的使命。
已故詩人海子詠嘆:“到我的花園里散步吧。這里有最樸實的文字,一如散落在草原上的星星般的小小的蘭花;這里有最溫柔的文字,一如嬌艷的玫瑰,即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讓人覺得溫暖;這里有深刻反省自己、解剖自己的文字,一如鐵骨錚錚的長滿了尖銳長刺的灌木;這里還有最嚴謹的、表達深沉的愛與恨的文字,一如沉穩的梧桐,撒播一地的綠蔭,讓人感到徹骨的清涼、徹骨的清醒……”
由此可見,語文是人學,它對于人生命的重要,同學們也在調查中培養了對于經典誦讀濃厚的興趣以及渴求。
二、經典誦讀能夠健全人格,加強道德修養
實踐證明,通過課內外閱讀的方式能有效發揮德育的教育作用。高一起始,我們全班提出了“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倡議,并且以誦讀《論語》為突破口,走近古代文化經典,培養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數年以來,保證每天8:00——8:15晨讀。雷打不動天天讀,書聲瑯瑯誦經忙。學以致用見行動,耳濡目染促成長。經典誦讀,對于弘揚優秀文化精髓、加強自身文化修養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今,經典誦讀活動成為我們班級每天清晨的必修課,成為我們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誦讀中,讀出了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道德原則。讀出了精神的洗禮、靈性的啟迪、思想的提升。走出了“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一般的寂寞之地,呈現出一派“千帆競渡,我敢爭先”的勃勃生機。
三、“經典誦讀”能夠提高文化品位、審美情趣與文化底蘊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敖浀湔b讀”時時喚起創造的靈性,奏響心中詩文的琴弦,激活好奇心和充滿激情的美好情懷,健全人格魅力,提高了文化品位、審美情趣與文化底蘊。那“見賢思齊”成了我的口頭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成為我的學詩風氣,而“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再也不能迷惑我了,代之的是我的超越自我,鮮明個性,發展語言,純凈心靈。這正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是中華民族之魂,涵儲著中華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國人永恒的精神家園,是新的歷史時期具有創造性人才所必備的精神底蘊,是素質教育的寶貴資源。經典誦讀工程,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重要途徑。
四、經典誦讀引發學生對于知識更加廣泛的拓展
從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善于挖掘和利用當地體現民族精神的各種資源,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熟悉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以情動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因此,我們組織全班同學在閱讀經典的基礎上,以“旅游與文化”為專題,以拓展的形式,游歷了杭州、南京、蘇州、無錫、成都、洛陽等歷史名城。在旅游中,從杭州了解到人間的“天堂”,愛情的“地獄”。引入梁祝、白娘子和許仙、蘇小小和阮郁的千古永恒主題,從而聯想所有關于杭州的詩詞?!奥尻柲档ぜ滋煜隆?,以此為契機,搜集所有關于牡丹的古詩文,了解牡丹的品性,以及她之所以成為國花的象征意義。通過洛陽城市的歷史,我們了解到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
五、經典誦讀引發出學生更深層次的課題研究
大量誦讀中國古典詩詞的基礎上,我們發現了中國古典詩詞與現代流行歌曲的關系,挖掘出一系列由古代詩詞改編而來的流行歌曲,譬如:《長相知》、《憶秦峨》、《沁圓春.雪》、《清夜悠悠》——改編自秦少游《桃園憶故人》;《有誰知我此時情》——聶勝瓊(宋)《鷓鴣天》;《胭脂淚》——李煜《烏夜啼》;《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生查子》;《相看淚眼》——柳永《雨霖鈴》;《思君》——李之儀《卜算子》;《獨上西樓》——南唐李煜《相見歡》;《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徐小鳳的《別亦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欲說還休》——辛棄疾《丑奴兒》,又名《采桑子》;《床前明月光》梅艷芳——《靜夜思》;《萬葉千聲》——歐陽修《玉樓春》(又名:《木蘭花》;《滿江紅》——岳飛《滿江紅》;《幾多愁》——李煜《虞美人》;王菲的《但愿人長久》——蘇軾《水調歌頭》;《在水一方》——《詩經》的《蒹葭》;《芳草無情》——范仲淹《蘇幕遮》;《三國演義》開篇曲《滾滾長江東逝水》——《臨江仙》等,通過兩者的比較和喜聞樂見的傳唱,激發起我對古典詩詞由衷的喜愛之情。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古典詩文進行課本劇的編排,在學校藝術節上展演。
如今,孔子學院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建立,將中華古典文化的精華與世界各國朋友們共享,經典的誦讀及拓展,既領略了文化,又頤養了情感,弘揚優秀文化的理想是我們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作為德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上海市現代流通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