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杰益
在一節新授課中,學生對于新知識是陌生的,是完全不了解的,那么怎么讓學生對這一節課的內容感興趣,并且投入其中認真學習,是一節課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先賢孔子先生的一句話,樂在其中的人是最好的,學習要讓學生自主參與其中。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讓學生沉浸其中學習的最簡單的方法。陳省身對數學的興趣很濃厚,一直堅持學習,所以鑄造了他在數學研究上的成就;黃永玉對畫畫充滿了興趣,一直努力,所以在畫畫領域很成功;貝多芬對音樂的興趣很濃厚,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也不放棄,所以他成為了世界聞名的音樂家。學習興趣能促使孩子對新知識充滿求知欲,并且去鉆研新知識。所以,在教學過程在我們要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接下來我們一起探索與討論幾種有效的小學數學的新課導入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視野比較窄,接觸的事物比較少,所以他們對事物的認知不多。在教學過程在,要讓學生把生活中的事物與所學內容結合到一起,讓學生體會生活數學化。把學生放在生活情境中,他們都經歷過這個事情,那么他們會想去了解老師接下來要做什么,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得到集中,會跟隨著老師的教學思路,聽課效率會得到提高。比如在講解萬以內數的認識這一內容的時候,創設一個學生集體動物園一日游的情境。動物園都去過,學生也認識各種各樣的動物,老師在出示圖片的同時,學生回答動物名稱,把學生帶入常見生活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接下來讓學生通過動物的體型,去判斷動物的體重,出示體重的大小,從而導出更大的數,讓學生對大數有一個具體的認知。
二、利用游戲、比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都是比較活潑好動的,在學習的時候也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針對這些特點,在上課時,可以利用游戲、比賽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讓他們玩中學、學中玩。比如在學習長度單位這一課的時候,在認識了厘米這一長度單位后,讓學生用手指長度來比一比,并且互相觀察旁邊的同學比的對不對,學生對這一活動都非常感興趣,通過比一比加深了學生對厘米的認識。學完了單位厘米,叫學生用手指來量一量桌面的長度,看誰最快量完,這就成了一個小游戲,存在競爭意識。桌子很長,用厘米表示,數值很大,這個時候需要一個更大的單位,更合適的用來表示桌面的長度。這時就能順勢引導出分米這個單位。學生通過小游戲,身心都參與到了學習中,這個時候他們的學習效率是很高的。這樣的游戲活動,使學生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成為了課堂的主體,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數學知識。
在教學中,一般在關于數的計算方向設置搶答比賽,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讓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并積極參與學習。比如在學習九九乘法表、數的加減法、分數的加減運算等知識時,設置搶答游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多的參與知識的學習。
三、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工具也需要更新換代,現代教學越來越多地用到多媒體的音頻、視頻、圖片等教學工具。多媒體工具能直觀地表達課本知識,能更生動有趣地展示課本知識。比如在學習年、月、日中的計算經過時間這一內容時,可以出示一段視頻,視頻講述一個人物化的熊貓到朋友小兔家做客,熊貓說:“我今天早上8時出發,下午3時到達小兔家,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在路上用了多少時間嗎?”。然后,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能算出熊貓在路上用了多少時間嗎?”,接著,學生們就能快速地進入到有關計算經過時間的內容的學習中去。在這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以視頻教學的方式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進入出行時間計算的情境中,圍繞視頻內容展開學習,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四、利用舊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新知識時,可以利用學生對舊知識的熟悉程度,引起學生的興趣順利導出。有了學習的興趣,再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新舊知識的比較中找出共同點與區別點,逐步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中去。比如在學習復式統計表這一內容時,先根據數據制作單式統計表,讓學生回顧舊知識,有一種我學過我會的成就感。然后制作兩個單式統計表,找出兩個單式統計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思考有沒有一種更簡潔的、更快速表達兩個的內容的表格,從而引出復式統計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讓知識的過渡更順暢。
在教學中,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更快地融入課堂。良好的開始,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在教學過程作為教師更重要的是以學生興趣為主,循序漸進地進行課堂教學導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這樣課堂的效率也會大大的提高。
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