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

摘要:目的 探討在脊柱脊髓疾病診斷中應用全脊柱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價值。方法 選擇 2019 年1月至 2020 年12月于我院進行檢查的脊柱脊髓疾病疑似患者65例,分別予以全脊柱MRI檢查與CT檢查,比較兩種檢查方式的準確率。結果 ?65例研究患者中,脊柱脊髓疾病檢出52例,其中椎間盤突出癥41例,脊柱結核6 例,其他脊柱脊髓疾病5例。依據診斷、手術治療等金標準,全脊柱 MRI 檢查準確率為100.00%,CT 檢查準確率為88.46% ,在脊柱脊髓疾病診斷中,全脊柱 MRI 檢查準確率明顯高于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脊柱脊髓疾病檢查診斷中采用全脊柱 MRI技術能夠為臨床醫師提供清晰的全脊柱圖像,更有利于對疾病的準確判斷,在脊柱脊髓疾病診斷方面具有較高價值。
關鍵詞:全脊柱MRI;CT檢查;脊柱脊髓疾病;椎間盤突出;脊柱結核
【中圖分類號】R7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026-01
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影像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提升。核磁共振成像技術(MRI)使一項操作方便、成像清晰、無放射性損害的影像學檢查技術,現已被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病情的判斷中 [1]。全脊柱 MRI 技術是傳統的 MRI 檢查技術的提升,其掃描范圍更全面,能夠提供更多的參數依據。通過對整個脊柱進行全方位大面積掃描,能夠更全面地觀察了解脊柱脊髓的情況 [2],提高了脊髓疾病診斷的準確率,受到臨床診斷醫師的高度認可。基于此,本文對全脊柱 MRI 技術在脊柱脊髓病檢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進一步分析探討,選取我院58例脊柱脊髓疾病疑似病例進行對比研究,具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 2019 年1月至 2020 年12月于我院進行檢查的脊柱脊髓疾病疑似患者65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齡在 25~66歲,平均(47.73±9.24)歲,病程 10 d 至 5個月,平均(2.13±0.42)個月。
納入標準:(1)患者臨床資料完整;(2) 患者均存在脊柱疼痛、肩頸酸痛及下肢麻木等癥狀表現,由臨床醫師初步擬為脊柱、脊髓疾病;(3)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
1.2 檢查方法
分別予以患者行全脊柱MRI檢查與CT檢查:
(1)全脊柱MRI檢查:協助患者仰臥,身體擺正,雙臂自然擺放,指導患者放松身體,脊柱適當拉伸,下巴略縮,頭部固定 [3]。 使用矢狀位定位由上至下對患者頸段、胸段以及腰骸段進行掃描及圖像采集,最后對圖像進行拼接整理并記錄成像特點。
(2)CT檢查:使用螺旋 CT 機進行掃描,掃描與患者脊椎保持平行。
1.3 觀察指標
1.3.1全脊柱MRI檢查結果;
1.3.2CT 檢查結果;
1.3.3椎間盤突出癥應用全脊柱 MRI 與 CT 檢查情況對比;
1.3.4全脊柱 MRI 和 CT 檢查對脊柱結核各征象的顯示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均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20.0比較分析,當 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 義。
2結果
2.1 全脊柱MRI檢查結果
65例研究患者中,脊柱脊髓疾病檢出52例,其中椎間盤突出癥41例,脊柱結核6 例,其他脊柱脊髓疾病5例。依據診斷、手術治療等金標準,全脊柱 MRI 檢查準確率為100.00%。
2.2 CT 檢查結果
65例研究患者中,脊柱脊髓疾病檢出46例,其中椎間盤突出癥37例,脊柱結核5例,其他脊柱脊髓疾病4例。依據診斷、手術治療等金標準, CT 檢查檢查準確率為88.46%。
2.3椎間盤突出癥應用全脊柱 MRI 與 CT 檢查對比
全脊柱 MRI 診斷符合率 100.00%明顯比 CT 檢查的88.46%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 1。
2.4全脊柱 MRI 和 CT 檢查對脊柱結核各征象的顯示情況
65例研究患者中,脊柱結核確診6 例,其中5例椎體破壞,5例椎間盤、椎管受累,2例死骨形成,1例錐旁膿腫。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發生了改變,長期久坐、久站,生活及工作壓力、外部環境等各種因素等使脊柱脊髓疾病的 發生率大大增加。脊柱脊髓疾病的類型很多,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肩腰背部疼痛、麻木、不適感,嚴重患者會存在頭暈、活動受限等情況,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椎間盤突出是最常見的脊柱脊髓疾病,椎間盤突出應早期診斷,早期干預指導,以免病情加重。脊柱結核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任何年齡均可見,其發病率居全身骨關節結核病中首位。脊柱結核病的臨床表現無明顯特異性,因此極易發生漏診、誤診,如對病情的診斷、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嚴重并發癥和后遺癥,造成嚴重畸形,甚至下肢癱瘓,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 [4,5] 。有效的檢查手段對于幫助臨床醫生進行病情判斷至關重要,影像學是觀察判斷脊柱脊髓疾病病情的重要輔助技術,也是診斷脊柱結核最有效的方法,其中全脊柱 MRI 成像是檢查判斷脊柱脊椎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 [6],能夠全面情緒顯示病變的范圍和影像特征等,在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全脊柱 MRI檢查方便快捷,具有以下優點:①掃描范圍廣:全脊柱 MRI掃描包括頸、胸、腰三段,范圍廣,能夠對整體的脊柱特征和異常進行全面查看。②成像速度快:全脊柱 MRI 掃描過程簡單方便,無需多次掃描,只需一次掃描即可完成檢查,節省時間,且圖像清晰,成像質量高[7]。(3)診斷準確率高:不僅能夠對脊柱脊髓進行系統全面的觀察,針對異常或病變位置還可進行精準觀察,因此有利于臨床醫師通過圖像進行準確診斷。 相關研究表明,全脊柱 MRI 診斷準確率較高,尤其是在常見的脊柱脊髓疾病的診斷中,基本無誤診漏診 [8]。
本次研究收納65例研究患者中,脊柱脊髓疾病檢出52例,其中椎間盤突出癥41例,脊柱結核6 例,其他脊柱脊髓疾病5例。依據診斷、手術治療等金標準,全脊柱 MRI 檢查準確率為100.00%,CT 檢查準確率為88.46%。由此可說明,與 CT 檢查相比較,全脊柱 MRI 檢查的檢查準確率更高、效果更好。本次研究41例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CT檢查中能見椎間盤椎體間隙縮小或消失,密度下降,具體形態不清晰;而在全脊柱 MRI掃描中可清晰地觀察到椎間盤的具體形狀改變及周圍軟組織情況。6 例脊柱結核患者在CT檢查中對于表現死骨形成及椎間盤受累等存在不足,而在表現椎管受累等方面存在優勢,全脊柱 MRI掃描可彌補CT檢查中存在的不足,降低漏診率和誤診率。
綜上所述,在脊柱脊髓疾病的檢查中合理利用全脊柱 MRI 技術,能夠有效輔助醫 師對疾病進行診斷,提高診斷準確率。且全脊柱 MRI 技術還可幫助制定治療方案及指導手術方案,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珊紅 , 張楊貴 , 譚學淵 , 等 . 骶髂關節 MRI 掃描技術在早期強直性脊 柱炎疾病中的應用價值 [J]. 中國 CT 和 MRI 雜志 ,2019,17(2):127-129.
[2] Sadek AR, Dare C, Mcgillion S, et al. Lumbar intra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secondary to idiopathic calcific discitis[J]. British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9,33(5):586-590.
[3] 李茂勝 , 謝微波 . 多層螺旋 CT 和 MRI 診斷脊柱結核患者的價值比較 [J]. 中國 CT 和 MRI 雜志 ,2019,17(8):146-149.
[4] Colakoglu B, Alis D. Evaluation of lumbar multifidus muscle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re complex quantitative MRI measurements needed?[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19,47(8):3590-3600.
[5] 羅繼元 , 萬青松 , 王志明 , 等 . 脊柱多發 LCH 的 CT 和 MRI 影像學診 斷與價值分析 [J]. 中國 CT 和 MRI 雜志 ,2019,17(7):131-133.
[6] 張小剛 , 張軍 , 周濤 , 等 .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突出椎間盤與鄰近椎間 盤退變的 MRI 表現分析 [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22(21):146-148,151.
[7] 張振玖 , 孟志斌 , 孫博 , 等 . 脊髓造影 CT 掃描對腰椎間盤突出繼發脊 髓馬尾形態變化的診斷價值 [J]. 海南醫學 ,2019,30(18):2404-2407.
[8] 馮鳴 , 姜宏 . 基于 MRI 上椎間盤突出程度預測腰椎間盤突出后重吸收 的研究進展 [J]. 中醫正骨 ,2018,30(11):53-56,63
太倉市中醫醫院 ?太倉 ?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