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仙
【中圖分類號】R711.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429-01
病例資料
女,27天,因“胎兒期超聲提示腹部包塊,生后27天”急診入院,入院時體溫36.9°,呼吸26次/min,脈搏120次/min,BP74/41mmHg,體重4.44Kg,身高53cm。查體:腹部外形稍脹,進食尚可,無嘔吐及呼吸困難,生長發育良好,無外傷及疼痛,腹壁皮膚無潮紅,腹壁膨隆,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未見腹壁靜脈顯露,腹部軟,無壓痛,右下腹可觸及大小約10cm*8cm包塊,質中,邊界欠清,無壓痛,活動度欠佳,肝脾未觸及明顯腫大,腹部叩診鼓音,腸鳴音正常;腹股溝及其他淺表未觸及腫大淋巴結。
血常規:白細胞17.65*109/L,紅細胞3.79*1012/L,血紅蛋白98g/L,血小板數605*109/L,中性粒細胞比率48.5%。肝功能:總膽紅素20.8umol/L,直接膽紅素6.8umol/L,間接膽紅素14.0u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16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37U/L,白蛋白38.6g/L,球蛋白17.0g/L,鉀5.62mmol/L,鈉137.9mmol/L,C反應蛋白2.76mg/L,AFP(甲胎蛋白)4767.73ng/ml,血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2mIU/ml。
超聲檢查:腹部巨大囊性包塊;腹部CT檢查:右下腹巨大類圓形低密度腫塊,大小約8.7cm*7.1cm*6.8cm,密度均勻,CT值10~12Hu,囊壁不規則,左側壁增厚呈弧形,密度增高,CT值約40Hu,囊壁與周圍腸管分界不清,增強示病灶強化不明顯,當時診斷為右下腹單純囊腫或囊性畸胎瘤。
患兒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術”,于右下腹可探及一囊性包塊,大小約9.0*8.0*8.0cm,與盆腔及周圍腸管粘連,提出腹腔外,見為巧克力色囊性包塊,來源與左側附件,跟部與輸卵管一端相連并扭轉約540度,術中診斷為:左側卵巢囊腫蒂扭轉,分離囊腫與腸管間粘連,行左側扭轉卵巢囊腫輸卵管切除術,探查腹腔內臟器,見于回盲部近端約30cm回腸有一美克爾憩室,與臟器未見畸形,并楔形切除美克爾憩室,術程順利。病理診斷:(左側附件)符合卵巢單純性囊腫并蒂扭轉,部分囊壁出血壞死;輸卵管出血壞死。(回盲部近端)符合憩室改變。
討論:
卵巢囊腫是一種良性腫瘤,可發生于女性各個年齡段。卵巢囊腫蒂扭轉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婦科急腹癥,多發于育齡期女性,其發生率高達10%,臨床癥狀以下腹部急性疼痛、突發的下腹部包塊和腹膜炎為主要表現[1]。卵巢囊腫早期可能發生月結紊亂或沒有臨床癥狀,通常是體檢或其他疾病入院檢查時發現的,卵巢囊腫發生在新生兒罕見,此患兒卵巢囊腫巨大,于胎兒期發現,癥狀隱匿,因此誤診為單純囊腫或囊性畸胎瘤。
卵巢囊腫瘤蒂具有蒂段較長和活動度較大的特點,在腹腔內腸管的蠕動力、妊娠時子宮的推力或體位改變等作用下會發生扭轉,扭轉低于360度為不完全扭轉,扭轉高于360度為完全扭轉。卵巢腫瘤的蒂常由骨盆漏斗韌帶、卵巢固有韌帶和輸卵管及系膜組成[2]。扭轉時, 輸卵管的血供障礙導致輸卵管充血水腫以至出血壞死, 輸卵管體積增大。正常情況下CT 圖像上不能顯示的輸卵管,發生扭轉會表現為繩索狀或不規則實性腫塊,位于附件腫塊旁或覆于腫塊表面, 連續層面觀察一端連結囊腫, 另一端連結一側卵巢或一側子宮角,部分病例子宮因受與子宮角相連的蒂的牽拉而向扭轉側偏移。同時病理上越接近蒂部的囊壁其受力越大, 產生腫脹越明顯, 囊壁增厚越明顯, 即囊壁最厚地方是與扭轉蒂部相連的地方,所以對卵巢囊腫蒂扭轉的診斷, 關鍵是顯示扭轉的蒂部; 但并非所有扭轉均伴有輸卵管扭轉。
腫瘤的CT 改變:根據原發腫瘤的類型不同,扭轉腫瘤表現有明顯差異,主要有三種不同的主要形態:①均勻厚壁囊性腫塊,囊壁>3mm,壁光滑,厚薄均勻,囊腔密度均勻,多見于單純囊腫的扭轉。②不均勻厚壁囊實性腫塊,囊壁厚薄不均勻,厚壁> 10mm,常見多發間隔,呈多囊性改變,各囊腔內密度可不一致,可伴有實性壁結節或腫塊,以囊腺瘤或畸胎瘤伴蒂扭轉多見。③實性腫塊,邊界多清楚,光整,常見于纖維瘤等實性腫瘤扭轉。腫瘤密度:扭轉早期靜脈血供受阻,腫瘤充血水腫,腫瘤實性部分及囊壁明顯增厚,密度減低。當進一步發生動脈血供梗塞,發生出血性梗死時,腫瘤因彌漫性出血而表現為密度增高,一般認為CT 值> 50HU 表示已發生出血性梗死。強化程度:早期病灶可以輕度到中度強化,晚期發生動脈血供梗塞時無明顯強化。
本組病例特點:①患者為新生兒,胎兒期發現腹腔占位;②單側發病,右下腹發現囊性病變;③病變位于腹腔,周圍腸管受壓改變;④CT可見囊性腫塊,囊壁弧形高密度影,未見繩索狀征象,與子宮未見明顯相連;⑤化驗:白細胞異常;⑥外觀:右下腹可觸及大小約10cm*8cm包塊,質中,邊界欠清,無壓痛,活動度欠佳;⑦病理:(左側附件)符合卵巢單純性囊腫并蒂扭轉,部分囊壁出血壞死;輸卵管出血壞死;⑧腹部彩超腹部巨大囊性包塊,未提示有蒂扭轉。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卵巢囊腫蒂扭轉大多發生于育齡女性,新生兒報道少見,如認識不足易漏診或誤診。
臨床上卵巢囊腫蒂扭轉的治療,以盡快糾正扭轉、剝離囊腫、保留患者卵巢完整為原則[3],新生兒卵巢囊腫蒂扭轉發生率極低,容易誤診為單純囊腫或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腫蒂扭轉的診斷不及時或誤診,會引起卵巢囊腫蒂扭轉病情的加重和扭轉時間的延長,導致卵巢壞死,并繼發腹膜炎,將患者的卵巢切除,會對患者的生育功能和內分泌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4],此例患兒就因輸卵管出血壞死而切除了左側附件;螺旋CT與多平面重建技術檢查雖然不是臨床對卵巢囊腫蒂扭轉的首選檢查方法(超聲為首選),但其對囊腫扭轉蒂部的顯示清晰,可以對病變部位可以更直觀顯示,結合臨床癥狀進行診斷,可以提高診斷率,減少誤診及漏診率。
參考文獻:
[1] ?Gocmen A,Karaca M,Sari A.Conservative 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Adnexal torsion [J].Arch Gynecol Obstet,2008,277(6),535-528.
[2] ?蔣艷艷.超聲診斷卵巢囊腫蒂扭轉的臨床價值與影像學表現分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31):3889-3890.
[3] ? 蔣成芳,虞麗相.腹腔鏡手術治療妊娠合并卵巢囊腫蒂扭轉6例臨床分析[CD].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14(29):220.
[4] ?馮興梅.血清炎性細胞因子在卵巢囊腫蒂扭轉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CD),2015,11(4):467-477.
廣西柳州市婦幼保健院放射科 ?廣西柳州 ?54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