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努爾·麥麥提亞森 夏永田 阿不都馬力克·阿帕爾 迪力夏提·艾熱提

摘要:目的:分析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實施MRI與CT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本次對于我院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治療患者進行選取共100例,患者入院時間為2019.1-2021.1,通過實施數字分配法進行入組患者分組,探析組患者采取MRI診斷、參比組應用CT診斷,探究對比指標: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檢出率。結果:探析組患者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腦囊蟲、隱球酵母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檢出率顯著高于參比組(P<0.05)。結論:臨床實施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檢查中應用MRI與CT均可實現有效檢查,MRI疾病檢出率相對較高,因此,在醫院配備及患者經濟條件允許下推薦應用MRI實施診斷。
關鍵詞:CT;MRI;感染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
【中圖分類號】S853.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110-01
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其中常見的為中樞神經感染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一般由生物病原體感染引發的脊髓及腦部感染,會產生非炎癥性及慢性炎癥疾病,患者多數存在頭痛、嘔吐,發熱等癥狀。中樞神經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于各類病原體實施抵抗,但患者腦和脊髓受到感染會對其神經系統功能產生損害,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實施早期診斷能夠對于患者的預后及臨床治療有效改善。近幾年,伴隨臨床技術水平快速發展,CT影像學檢查技術逐步更新,其操作簡單,能夠具備成像清晰的優點,更易于被醫務人員及廣大患者接受。本次對于我院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患者實施MRI與CT診斷的價值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入組研究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患者入院時間均為2019.1-2021.1,共計抽取符合條件者100例,納入標準:病理學診斷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者;排除標準:臨床一般資料不完整,存在嚴重精神疾病者。為患者應用數字分配法分組,兩組命名參比組、探析組,探析組共計男患者入組22例、女患者入組28例,限定年齡為27-75歲,平均62.42±1.28歲,參比組共計男患者入組21例、女患者入組29例,限定年齡為27-76歲,平均62.33±1.42歲;對于入組研究的患者常規資料進行全面分析,對其指標差異性結果進行探究,研究結果為P>0.05,有對比價值。
1.2方法
探析組應用MRI檢查:選擇儀器為西門子有限公司生產的MAGNETOM Verio 3.0T磁共振診斷儀,如組內存在為患者特殊情況應實施增加掃描檢測,檢查2~3次,在患者入院1周實施首次檢查,出院前實施復查。參比組實施CT檢查:選擇儀器為西門子有限公司生產的SOMATOM Spirit CT機,對于患者的軟組織腫物、顱骨缺損、腦裂畸形、腦室畸形等特征進行重點檢查。
1.3觀察指標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檢出率。
1.4統計學方法
MRI與CT診斷對比研究各項指標通過SPSS22.0軟件實施比較,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檢出率采取卡方方式檢驗、利用n,%對數據進行表示,對比分析結果為P<0.05,表示對比差異性較強,有統計學意義,非P<0.05則無意義。
2.結果
兩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檢出率結果比較
本次入組患者主要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為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腦囊蟲、隱球酵母腦膜炎,探析組檢出率明顯更高(P<0.05),對比數據結果見表1。
3.討論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主要感染途徑為周圍病灶浸潤、血行散播以及神經蔓延病變等,患者病變部位不同可分為腦膜炎及腦炎,大部分患者疾病會對于腦膜及腦實質產生累積,因此又被稱為腦膜腦炎中樞神經感染。主要包括血管炎、粘連、肉芽腫、膿腫等,其病原體最常見的為螺旋體、真菌病毒,病情不斷進展容易引發脊髓炎及腦膜炎疾病,此疾病具備多樣性特點,由于病原體較為多元化,因此醫務人員臨床治療具備較大困難,現階段,診斷中樞感染系統患者一般應用病原學檢查及腦脊髓檢查,一般根據患者有無既往病史及臨床表現實施輔助檢查。由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會產生腦功能障礙,引發腦結構異常,為患者實施磁共振掃描及CT掃描能夠對其中的結構變化現象進行準確觀察,幫助醫生實施病情診斷[1-2]。CT影像學檢查具備簡單、便捷、無創性特點,能夠對于顱腦內解剖關系及結構變化進行清晰顯現,有效檢出其體內中的病變情況,此種檢查具備畫質模糊、分辨率低的特點,對于小于1厘米的病灶無法清晰顯現。同時,由于患者顱底部位會產生通過遮擋,容易產生偽影,使病灶在患者顱骨內上產生重疊,對于診斷結果產生影響。磁共振技術具備高分辨率的特點,能夠清晰觀察患者病變的大小數目及結構,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具備較低的誤診率[3-4]。
本文研究顯示,本次入組患者檢出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腦囊蟲、隱球酵母腦膜炎,探析組檢出率相比參比組更高,具備對比優勢(P<0.05)。
綜述,臨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診斷理想應用手段為MRI檢查,能夠有效提高診斷準確性,可有效實現疾病診斷。
參考文獻:
[1]王東莉,肖高峰. MRI診斷膝關節盤狀半月板撕裂的價值體會[J]. 遼寧醫學雜志,2020,34(03):29-31.
[2]錢衛學. 核磁共振成像診斷膝關節盤狀半月板撕裂的作用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8):41-42.
[3]趙福香. 膝關節盤狀半月板的MRI表現以及MRI診斷盤狀半月板的標準研究[J]. 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28(05):1073-1074.
[4]林家秋,林中堯,陳孫裕,肖展豪. 膝關節盤狀半月板撕裂磁共振成像與膝關節鏡下對比研究[J]. 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8,19(05):398-400.
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人民醫院 ?新疆喀什 ?8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