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摘要:目的:分析超聲篩查III級系統實施后,胎兒畸形診斷有效情況,評估其臨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間,我院接收的100例接受胎兒畸形篩查的產婦,所有產婦均實施常規產科超聲檢查和超聲篩查III級系統,對兩組檢查措施實施后檢出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與常規產科超聲檢查相比,超聲篩查III級系統檢查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較高,漏診率低,數據差異結果存在對比意義(P<0.05)。結論:超聲篩查III級系統的實施,對胎兒畸形的診斷具有積極意義,該措施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檢出率、準確率。
關鍵詞:超聲篩查III級系統;胎兒畸形;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141-01
胎兒畸形是臨床多發、常見疾病,主要是指在生物、化學、醫學、遺傳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胎兒在宮內發育過程異常狀況,具有較高的致殘率、死亡率[1-2]。本文主要是對100例接受胎兒畸形篩查的產婦進行分析,表明超聲篩查III級系統診斷準確率較高,對胎兒畸形的早發現、早診斷具有積極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100例接受胎兒畸形篩查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選取時間: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間。100例產婦中:孕周18-30周,平均孕周(23.56±1.48)周;平均年齡為(28.49±1.78)歲(年齡區間為17-43歲);體質量56-74kg,平均體質量(73.56±1.71)kg。
1.2方法
常規超聲檢查:產婦取平臥位,在腹部涂抹超聲傳導液,進行掃描,觀察胎兒、胎盤的實際狀況。超聲篩查III級系統(飛利浦IUelite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孕婦取仰臥位或側臥位,探頭頻率設置:3.5-5.0MHz,對胎兒進行多方位探查,主要包括:頭部、脊柱、四肢、顏面部、臍帶、臟器、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胸部、腹部、心血管系統等,并對異常部位行多切面掃描,最大限度的降低誤診、漏診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種檢查的結果(陽性、陰性);分析兩組診斷準確率、漏診率、靈敏度、特異度。
1.4統計學分析
100例產婦資料均采用SPSS26.0進行分析處理(以P值為評估標準):當P<0.05時,表示統計學研究結果有意義。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2結果
2.1 兩種檢查的結果分析:具體見表一、表二:
2.2 兩組診斷準確率、漏診率、靈敏度、特異度:具體見表三:
3討論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先天畸形兒發病率較高,受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生物、化學、藥物和遺傳等因素的影響,胎兒致畸率、死亡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增長,對新生兒生活質量、家庭乃至社會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3]。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胎兒畸形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對胎兒及孕婦預后具有積極意義。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超聲篩查III級系統廣泛應用至臨床,相關研究學者表示它除了具有常規超聲檢查的內容之外,可以實現對胎兒各個系統以及結構的清晰展示,不僅可以提升診斷準確率,而且具備單臍動脈、脈絡叢囊腫等染色體異常超聲征象,對胎兒畸形的檢出具有積極意義。相關學者將超聲篩查III級系統優勢總結如下[4-5]:(1)通過了解羊水、宮頸長度,可判斷出絨毛性質、胎盤成熟情況、胎兒的存活情況;(2)預測預產期。準確測量胎兒頭、臀直徑,判斷胎兒生長發育狀況;(3)掃描胎兒的整體結構,判斷心臟、脊柱、頭顱、骨骼、四肢等是否畸形;(4)無創、快速、簡便;(5)影像清晰,通過多切面動態觀察,準確發現胎兒發育異常。
綜上所述,超聲篩查III級系統的效果顯著,該措施臨床價值較高,不僅可以提高超聲篩查胎兒畸形的準確性,降低漏診率,而且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對產婦以及新生兒身心健康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馬文娟,康睿,何芳. 孕早期NT超聲篩查聯合孕母血清生化指標檢測在胎兒結構畸形和染色體異常的診斷價值[J]. 中華養生保健,2021,39(1):162-163.
[2]胡麗蓉,馬曉娟,馮夢娟,等. 胎兒心臟超聲智能導航技術檢查胎兒心臟先天性畸形的臨床應用價值[J]. 中國臨床新醫學,2021,14(1):60-64.
[3]沈艷,張麗娟,李濛濛,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的診斷[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4):101-102.
[4]李彥娟,劉冀龍,張麗. 產前超聲檢查在胎兒泌尿系統畸形診斷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J]. 中國婦幼保健,2021,36(4):900-903.
[5]胡矩鋒,宋宇博,王桂喜. 基因芯片對超聲篩查胎兒畸形的診斷效果及其染色體核型異常對比[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1,29(1):143-145.
巫溪縣人民醫院超聲科 ?重慶 ?4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