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花

摘要:目的 淺析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管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囊括2017年4月~2020年6月本院接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60例,根據護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各30例,參照組接受常護理管理模式,實驗組在此基礎上應用人性化管理措施,就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組間比對。結果 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SDS、SAS評分、舒張壓、收縮壓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管理,能穩定患者心理狀態,控制血壓,從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管理;原發性高血壓;護理措施;心理狀況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272-01
原發性高血壓是內科較為多見的疾病。現如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再加之人們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高血壓發病率日益升高,并呈年輕化趨勢發展[1]。該病患者主要表現為失眠、頭脹、耳鳴、易怒、多夢等癥狀。同時,長時間血壓高狀態還會對腎、心、腦、眼等重大器官造成損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患者因上述因素,極易出現焦躁、抑郁等負性情緒。有學者指出[2],對高血壓患者積極開展對癥處理的同時,應用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強化患者的遵醫行為、緩解負性情緒、改善睡眠質量。為此,本文就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管理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囊括2017年4月~2020年6月本院接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60例,根據護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各30例,參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8~87歲,平均(63.85±2.74)歲。實驗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8~87歲,平均(63.38±2.38)歲。患者各項資料組間比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管理,即嚴密監測患者血壓情況、給予用藥指導、飲食干預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個性化護理管理,具體如下:
(1)環境管理:在病室內放置綠植,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病室環境。保障病室環境整潔、干燥,每天定時開窗通風,維持空氣清新。同時加強對患者的巡視,保障病室玻璃、地面、桌椅干凈整潔。
(2)心理管理:因高血壓病程相對較長,病情反復,患者極易出現抑郁、焦躁等負性心理,造成治療依從性降低。在此階段,需與患者加強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患者依賴感與信任感。同時在交流過程中掌握患者內心真實想法,并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進一步緩急負性情緒。
(3)用藥指導:少數高血壓患者在癥狀消失或緩解時立即停止服藥,或在治療期間出現少服、漏服藥物的狀況,甚至部分患者因擔心產生耐藥性、依賴性自行降低藥物劑量或停藥,導致血壓不穩定,治療效果不佳。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詳細的用藥宣教,促使患者掌握按時、按量用藥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提升患者遵醫囑合理用藥的意識;同時,向患者宣教藥物名稱、用藥次數、用藥劑量、服藥后可能出現不良反應等,協助患者養成良好自我管理習慣,必要時叮囑患者家屬進行監督。
(4)飲食管理:叮囑患者飲食以低鹽、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素的食物為主。同時補充充足的鈣、維生素。禁止煙酒、辛辣刺激的食物。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患者心理狀態及血壓變化。①心理狀態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判定[33],心理狀態與量表評分的高低呈正比,分高者心理狀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狀態
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與參照組相比SDS、SAS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血壓變化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各項指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舒張壓、收縮壓相較于參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協同作用有關,例如遺傳基因、環境因素等。同時,不良生活習慣、肥胖也是原發性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臨床針對該類患者主要以長期口服藥物為主,患者需長時間或終身服藥,但少數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不足,服藥依從性差,造成治療效果不理想,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睡眠質量構成極大的威脅[4]。
本文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與參照組相比,SDS、SAS評分、舒張壓、收縮壓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人性化護理是以生物-社會-心理現代醫學模式為指導,充分觀察“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理念,屬于一種整體、有效的護理模式,促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到舒適、便利,最終達到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均處于健康狀態的作用。心理護理時人性化護理管理的重點,能保障患者心情舒暢,以良好的狀態接受治療,從而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在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給予患者飲食、運動、用藥管理,能有效強化患者遵醫行為。定時開展高血壓相關知識講座,指導患者進行運動鍛煉,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習慣,均能改善患者睡眠質量。
總而言之,針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管理,能緩解患者負性心理,控制血壓指標,從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張曉妍.人性化護理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2):240-241.
[2]薛紅芹,于曉靜.人性化護理管理應用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1):275-276.
[3]杜利霞.人性化護理管理應用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療效及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8):5-6.
[4]田莉.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5):960-961.
來賓市第二人民醫院 ?廣西來賓 ?54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