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勝
【中圖分類號】R25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400-01
“干咳”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癥狀,止咳藥是該類型患者在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措施之一,但是對于部分干咳患者而言,嚴格按照醫囑服用了止咳藥物但是卻絲毫沒有起作用。其實臨床上致使患者發生“干咳”的因素具有多樣性,對于由疾病引發的干咳患者來說,止咳藥物能夠發揮出臨床療效,但是對于由某些藥物所引發的干咳患者來說,止咳藥物便難以起到止咳的功效。那么,究竟哪些藥物會致使患者出現干咳這一癥狀呢,本文主要就此進行分析。
1、降壓藥
臨床上引發患者出現干咳的降壓藥主要分為兩類:其一為ACEI類藥物,比較常見的藥物有福辛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貝那普利等,患者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情況下,有很大的可能性會表現出咳嗽;其二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類降壓藥,常見的藥物有氯沙坦、替米沙坦、纈沙坦、替米沙坦,這些藥物在臨床上發揮出的實際療效與ACEI類藥物基本相同,但患者服用后發生干咳這一癥狀的概率比較低。由降壓藥物所引發的干咳現象類似于人們在喝水時不小心被嗆到時出現的干咳癥狀,大多呈現出刺激性的持續性的干咳,患者可能同時伴有咽部異物感、咽癢等臨床癥狀,并且當患者處于臥床狀態下或者是夜間患者的臨床癥狀會呈現出加重趨勢,嚴重情況下也有可能同時并發有嘔吐、惡心等其他不適癥狀,多發生于老年患者和女性患者。
2、抗心律失常藥物
胺碘酮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抗心律失常藥物,該藥物會直接對患者的肺實質細胞造成損害,會致使其發生炎性細胞浸潤以及纖維化,患者通常情況下會表現出劇烈干咳、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呼吸困難、纖維性肺泡炎,程度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進一步引發呼吸衰竭,甚至是死亡等現象。患者在服用胺碘酮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干咳、呼吸困難等癥狀,無論是單發還是多發,都需要立即對其進行放射學對照檢測,必要情況下需對患者的臨床治療工作進行停止,也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來給予患者治療。
3、抗腫瘤藥
在所有化療藥物中,博來霉素是其中最容易對患者肺部造成損傷的藥物之一, 可以直接對肺組織造成損傷,可以使大量白細胞發生浸潤,可以促進纖維母細胞增生、蛋白酶釋放、膠原蛋白合成增加等,致使肺纖維化,引發干咳,臨床上可以利用纖維母細胞的活性和糖皮質激素對患者的實際臨床癥狀進行緩解。
4、抗過敏藥
色甘酸鈉的應用可以致使患者出現過性超敏性,主要臨床癥狀有咳嗽、支氣管痙攣、肺水腫、過敏反應,鼻塞、哮鳴音等,嚴重情況下可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5、抗帕金森病藥
溴隱停的應用在臨床上導致患者出現的常見不良反應有咳嗽、胸膜增厚、呼吸困難、胸腔積液等
6、抗癲癇藥
卡馬西平的應用可能會致使患者發生肺超敏反應,進而引發干咳等癥狀。
7、抗凝藥
華法林、肝素等藥物引發的常見不良反應為出血,在引發患者肺實質或者是胸腔出血的情況下,會損傷到患者的肺組織進而誘發咳嗽,在對患者利用該類藥物進行治療時,需對患者的實際出血情況進行密切觀察,需要對用藥量進行及時調整,對于對該藥物具有高敏體質的患者來說,可首先給予小劑量,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逐漸增多劑量,展開個體化用藥。
8、利尿藥
氫氯噻嗪是臨床上常見的利尿藥,該藥物同時還具有十分明顯的降壓作用,患者大多在服用該藥物數小時之內引發咳嗽現象,發生率最高的即為干咳,嚴重情況下,還有可能致使患者發生哮喘等并發癥,一般情況下,對患者進行停藥以后,患者的干咳癥狀會自行緩解。
9、抗潰瘍性結腸炎藥
柳氮磺吡啶的應用可能致使患者出現咳嗽、肺浸潤、發熱、呼吸困難、纖維化肺泡炎等癥狀,可應用皮質激素進行緩解。
10、抗結核藥物
在所有抗結核藥物中,對氨基水楊酸是其中最容易致使患者出現干咳這一癥狀的藥物之一,大多數患者在服用該藥物的3個星期后出現干咳癥狀,表現為具有刺激性的咳嗽,一般情況下在患者停止服用該藥物以,后患者存在的干咳癥狀會呈現出好轉趨勢。
11、抗菌藥
臨床上致使患者發生干咳的常見抗菌藥物主要包括頭孢菌素類藥物、青霉素類藥物、大環內酯類藥物等,菌類藥物的應用是臨床上導致患者發生干咳的常見誘發因素之一,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本身存在的過敏體質,在停止用藥數分鐘以后患者的干咳癥狀就會漸漸好轉。
綜上所述,臨床上致使“干咳”發生的原因不僅僅有且只有疾病影響,同時臨床上存在的部分藥物也有可能致使患者出現干咳這一癥狀。對致使患者發揮干咳的病因進行全面分析,在由藥物引發患者干咳的情況下,根據具體情況展開具體的治療和干預措施,以此來更高效的對患者干咳癥狀進行緩解,來促進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復健康。
達州市達川區人民醫院 ?6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