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卓玲,陳映柔,張敘填
揭陽市普寧華僑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廣東 揭陽 515300
高壓氧治療是一類在超常壓環境下對患者給予純氧或高濃度氧呼吸的治療方法,適用于治療各類中毒、心腦血管疾病、缺氧性疾病等[1]。但由于護理人員對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認知不足、護理時對患者情況觀察不仔細等因素存在,常有護理質量問題發生,增加高壓氧室安全隱患危害醫護及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2]。質控信息反饋管理系統是一類可提高護理人員意識水平、改進護理質量的手段,在傳統護理方式之上加以質控信息反饋系統,可顯著改善護理工作問題,降低其發生率,曾廣泛運用于手術室等科室[3]。本次研究將通過回顧性分析醫院高壓氧室開展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前后工作記錄,來觀察護士護理質量評分、護士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評分及護理質量問題月發生次數情況差異。
回顧性分析揭陽市普寧華僑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開展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前(2018 年8 月—2019 年2 月,對照組,在職護士18 名,接待患者3 526 例次)與開展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后(2019年3月—2019年9月,研究組,在職護士21 名,接待患者3 854 例次)的工作記錄。研究組在職護士21 名,年齡26~43 歲,平均年齡(31.67±4.73)歲;學歷:研究生3 名,本科生14 名,大專生4 名。對照組在職護士18 名,年齡25~46 歲,平均年齡(32.91±5.68)歲;學歷:研究生2 名,本科生13 名,大專生3 名。兩組護士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管理,包括每日晨會、周會,總結護理工作并布置護理要點,組織高壓氧專科業務學習及培訓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應用質控信息反饋管理,具體內容為:(1)通過網絡數據庫信息建立質控信息反饋系統,并將患者基本信息、診斷、治療時具體操作、生命體征等資料錄入風險記錄并引進系統中;(2)由本科護士長建立質控信息反饋管理小組,研究并制定高壓氧專科質控信息反饋表;(3)質控信息反饋表應對高壓氧艙進行潛在風險事件評估,內容包括適應癥及禁忌癥評估、不良反應評估及意外事件評估,并將評估結果納入護理記錄。列舉可能發生的護理質量問題并制定護理質控檢查項目及詳細檢查時間表;(4)管理小組依照表格對護理工作質量進行監督并于每日晨會對前一日護理工作質量進行總結,指出護理問題發生情況給予改進意見;(5)護士長每周組織例會,由管理小組總結反饋上周護理質量問題發生情況及重復發生的護理質量問題情況,護士長在1 日內對所發生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改進方案,由管理小組在3日后對改進后效果進行督查;(6)管理小組每周組織一次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業務培訓,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穿著規范、高壓氧艙操作規范、高壓氧艙物品配備、護理人員與患者入艙前溝通規范、高壓氧專科護理文件書寫規范等,增強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技能及溝通能力,并每月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專科護理知識考核;(7)總結以往出現的風險事件,并分析相關應急措施,提高護理人員應急能力;(8)護士長每月組織護理質控信息反饋管理工作總結例會,分析管理效果,若措施有效則繼續進行,若無效則分析原因并制定改進計劃。
(1)護理質量評估參照高壓氧艙護理管理治療評價標準,對科室制度職責(8 分)、設施設備(18 分)、業務管理(56分)、質量管理(18分)進行評分,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護理質量越高[4]。(2)護士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由質量管理小組出題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高壓氧艙護理原則(25 分)、護理方案(25 分)、護理文件(25 分)、治療前后護理常規(25 分),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知識掌握情況越好。
分析比較兩組護士護理質量評分(高壓氧艙護理管理治療評價標準)、護士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評分及護理質量問題月發生次數情況差異。
數據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以獨立樣本t 檢驗比較組間同一時間;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士高壓氧艙護理管理治療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護理質量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士護理質量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n=21)對照組(n=18)tP制度職責7.12±0.53 6.54±0.81 2.682 0.011設施設備16.58±1.13 14.39±1.61 4.971<0.001業務管理53.87±1.26 51.25±1.74 5.439<0.001質量管理17.23±0.67 16.17±1.29 3.288 0.002
研究組護士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士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評分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n=21)對照組(n=18)tP護理原則23.17±1.14 21.26±1.87 5.019<0.001護理方案23.86±1.07 22.75±1.31 2.913 0.006護理文件23.54±1.22 20.65±1.79 5.963<0.001護理常規24.12±0.53 22.71±1.38 4.332<0.001
研究組護理問題發生次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士護理問題發生次數比較例(‰)
高壓氧室為醫院高風險科室,高壓氧艙環境密閉、氧濃度高,若護理質量不合格,一旦發生各類安全問題及護理質量問題[5],后果相對嚴重。因此加強護理質控管理、降低護理問題發生率是目前高壓氧專科護理的主要目標。
質控信息反饋屬于持續性改進護理質量的方法,通過持續性追蹤管理護理質量問題以提高科室護理質量。杜艷[6]曾建立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管理護理人員,結果表明護理質量顯著提升,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研究組護士高壓氧艙護理管理治療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護士護理問題發生次數明顯低于對照組,證實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可顯著提升護理質量。分析原因認為既往傳統高壓氧艙護理管理多采用紙質記錄,信息量大、工作易重復,常出現記錄錯誤等缺陷,影響工作效率。王偉等[7]研究中認為,基于QUACERS 模式的護理質量信息反饋系統涵蓋質量管理的多個維度,可改善護理質量及提升人力資源利用效率。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通過應用網絡數據庫信息工作,護理人員避免了重復記錄書寫,減少了謄寫錯誤,降低了工作強度,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還通過潛在風險評估,分析治療時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記錄并制定處理方案,有效預防了風險事件的發生。此外,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對科室可能存在的護理質量問題進行分析統計后制定專門的質控信息反饋表,嚴格按照質控信息反饋表的檢查內容及實際對護理質量進行持續性監督管理;同時病區質控員在質量管控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督促高壓氧室內室護理人員認真執行崗位職責、各項規章制度及護理操作流程和常規,可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要細化工作流程、考核標準、質量獎懲制度,促使質量責任落到實處[8-9]。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要求質量管理小組定時按照高壓氧室專科護理質量標準對護理工作進行督查,收集護理工作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每日晨會及每周例會對科室存在護理質量問題及其重復發生情況進行總結反饋并給予改進意見。閆慧等[10]研究顯示,通過創建信息反饋路徑能夠實現信息及時快速傳達、評價、管控,讓護理人員體會到被重視,增強臨床醫護人員的質量意識。除此之外,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還要求護士長每月對本科室護理質量及管理措施進行評估,持續性跟進及改善科室護理質量問題及管理措施,有利于管理小組對全科室護理質量進行評估、分析護理問題、制定改進措施,并持續跟進護理問題改善情況,從而提高科室護理質量,降低護理問題發生率[11]。
因高壓氧室操作及治療具有高風險,高壓氧艙氧濃度高,常有爆炸、治療艙失火、患者氧中毒等不良事件發生,對患者及科室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提升護理人員專科護理知識對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問題發生率也有著極大的影響。程燕等[12]研究表明,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的實施可有效提升護理人員護理知識,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研究組護理人員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可顯著提升護理人員高壓氧專科護理知識,這可能因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要求質量管理小組按照高壓氧專科護理規范對科室護理人員每周進行護理人員穿著規范、高壓氧艙操作規范、高壓氧艙物品配備、護理人員與患者入艙前溝通規范、高壓氧專科護理文件書寫規范等方面進行業務學習就培訓,總結以往出現的風險事件,并分析相關應急措施,定時對學習結果進行抽查及監督,加強護理人員的學習意識,提高護理人員應急能力及溝通能力,從而提高其專科護理知識[13]。
綜上所述,質控信息反饋管理法對高壓氧室護理人員專科護理知識有顯著提升,還可提高科室護理質量,降低護理問題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