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靜
(海南省東方市東方醫院,海南 東方)
胎膜早破是孕婦在妊娠中晚期時較為常見的并發癥,病癥較為嚴重,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發病率可達10%~15%,若不及時地進行控制將會導致產婦出現胎兒感染、早產等不良的妊娠結局,威脅母嬰生命健康[1-2]。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結局的關鍵因素[3]。本文以我院收治的孕婦為研究對象,分析生殖道感染對孕婦胎膜早破早產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孕婦38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是否存在生殖道感染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0例,年齡18~55歲,平均(29.34±4.12)歲,初產婦12例,經產婦8例;對照組18例,年齡18~55歲,平均(29.39±4.21)歲,初產婦10例,經產婦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在分娩方式、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結局上存在的差異。檢測方法:采集患者的分泌物,以0.5%碘伏為患者的外陰進行消毒,將無菌棉簽深入患者的宮頸管采集患者宮頸管內分泌物。胎膜早破的標準:產婦的臨產前可以感受到陰道有大量的液體流出,采集陰道分泌物利用石蕊紙進行檢測,檢測結果pH值>7,利用陰道鏡檢查時可檢查到羊齒結晶,利用羊膜鏡檢查可見胎先露部,但是卻不能見到前羊膜囊。
觀察兩組在分娩方式、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結局上的差異。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的分娩方式,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分娩方式差異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觀察組患者在胎膜早破、早產、產后出血、產褥感染、宮腔感染等發生幾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n(%)]
比較兩組新生兒的結局差異,觀察組新生兒出現感染、窒息、肺炎等不良結局的發生幾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 3。

表3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n(%)]
生殖道感染是妊娠中晚期時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不僅對產婦產生負面的影響,對新生兒的結局也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4]。在正常的情況下,女性生殖系統內的環境處于穩定的狀態,各種微生物的菌群保持著相對平衡,但是當女性因生活習慣等原因打破生殖道的微生物系統之間的平衡的時候,就會因菌群紊亂導致生殖道感染[5]。女性在妊娠期時比平時更為容易發生生殖道感染。原因在于,在妊娠期時女性體內的孕激素、雌性激素會陡然上升,導致患者陰道內的原堆積增加,影響陰道內的菌群平衡,進而削弱陰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幾率。若不及時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病情,將會進一步增加患者胎膜早破的發生幾率,影響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結局。
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可增加胎膜早破的發生幾率,而胎膜早破會對胎膜的完整性造成負面的影響,破壞其完整性,并經過血管擴散至孕婦的子宮,導致胎盤出現絨毛膜羊膜炎。此外,當胎膜早破時,羊水也會大量的流出,導致母體羊水量減少,進而導致胎兒受壓,胎盤出現循環障礙,影響胎兒狀態。如本文研究所示,在分娩方式的觀察比較上,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差異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胎膜早破、早產、產后出血、產褥感染、宮腔感染等發生幾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新生兒出現感染、窒息、肺炎等不良結局的發生幾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孕婦生殖道感染對孕婦分娩方式的確定并無較大的意義,但是對孕婦妊娠的結局和新生兒的結局卻存在著較大的負面影響,會增大孕婦出現產后出血、早產、產褥感染、新生熱窒息肺炎等不良結局的幾率,危及母嬰生命健康。
綜上所述,孕婦生殖道感染對患者孕婦分娩方式影響較小,但是對孕婦分娩的結局和新生兒的結局存在著負面的影響,影響母嬰健康,需要加強檢測,及時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