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有紅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將實踐創新作為核心素養之一,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由于來自高考的壓力,學生忙于刷題的現象較為普遍,對于問題卻不能嘗試多角度、發散性、批判性的思維,而上述思維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因而在高一年級實行“創新”主題班會很有必要。
班會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科技創新的資料搜集、錄取通知書的展示,使學生認識到創新對于人才的培養、科技的發展至關重要。
2.情感目標:學生通過辯論增強創新意識,并能改變一些觀念,通過深度學習發展科學思維。
3.行動目標:通過班會使學生意識到夯實基礎才能更好地創新,并能將創新踐行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指定學生設計班徽,制作MV視頻;邀請教師代表參加班會。
2.學生準備:學生分組,搜集資料、準備辯詞、制作PPT、布置環境。
班會流程
環節一 創新之問——濤聲依舊,可取否
1.實驗導入,囿于定式思維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的“毛毛蟲實驗”:毛毛蟲天生有跟隨性,許多毛毛蟲首尾相連,圍成一圈,繞著花盆的邊緣夜以繼日地走了七天七夜,最終因為饑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始終沒吃到花盆不遠處撒的松針。
2.引發思考,摒棄濤聲依舊
提問:“毛毛蟲實驗”帶給你什么啟發?
生1:生活中遇到困難不可囿于思維定式,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而不能有效解決問題。
生2:學習中遇到難題可以換個角度思考,或者以簡馭繁,或者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方法總比困難多。
3.游戲體驗,走出特有姿態
游戲體驗:從A點走到B點。
新鮮玩法:20位同學用不同的姿勢從A點走到B點,要求不能重復前面同學做過的動作。
提問:從游戲中獲得的收獲和啟發有哪些?
生1:可以通過變化手部、腿部的姿態達到目標。若同學重復之前的動作,我提醒的同時提高了注意力。
生2:游戲中同學們相互提醒,相互幫助,增強了凝聚力,讓大家感受到創新的意義和趣味。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導入主題,告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濤聲依舊”是不可取的,通過游戲,使學生明白創新的趣味性,為接下來的環節做好鋪墊。
環節二 創新價值——源頭活水,何取向
1.科技創新,筑牢強國之基
(1)呈現案例:中興倒下VS華為破局
在傳統PC產業,中興曾許多年蟬聯老大地位,可當市場不佳時,只是甩出大手筆不斷并購,最終淪為買辦企業;華為在全球建立近百個研發中心和基礎技術實驗室,每年至少投入幾十億美元在前沿和基礎技術研究領域,最終做大做強,走向國際化、全球化。
(2)交流發言,總結如下:中興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導致其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華為未雨綢繆,持續不斷地研發,牢牢掌握了核心技術,最終勝出。可見創新能力的比拼是終極的較量。
2.聚焦熱點,創意無限精彩
錄取通知書的創意秀。各高校在開學季曬出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創意滿滿,別具風格。除去常規的“函告信息”外,還利用現代技術、科技成果等,為錄取通知書增添豐富的元素。如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是一把打開學校圖書館的“鑰匙”:新生用手機掃碼便可開通借書權限。這樣的一份錄取通知書,你有何啟發?
生1:通知書在第一時間向新生傳遞大學生活和環境,引導新生初步了解校園環境和大學生活。
生2:立體的錄取通知書,體現出大學的創新力和創造力,也讓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學生有了一份自豪感。
生3:精美的錄取通知書激發了我們學習的熱情和動力,我們要做好規劃,定好目標,全身心投入,為之奮斗。
3.辯論明晰,創新需要積累
(1)引出辯題:有同學認為,創新需要靈感,靈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同學認為,創新需要知識積累,厚積薄發。科技創新是源于靈感還是源于積淀?
正方主要觀點:科技創新源于靈感和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若某個生活用品使用更便捷,人們便會有靈光一現的想法,并付諸實踐,便有了創新產品。
反方主要觀點:科技創新源于積淀。知識是創新的基礎,很多創新成果都來自深入細致的觀察和實干,日積月累,最終厚積薄發。
(2)班主任總結:靈感是知識、經驗、思考和汗水綜合在一起升華的產物,機遇看似偶然,但往往又是必然,所以靈感和積淀是創新不可或缺的雙翼。作為高中生要學會深度思考、批判思維,試著沉淀自己、充實自己,才有創新的可能。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案例,使學生意識到科技創新是強國之基;通過展示創意錄取通知書,賦予學生自我規劃的內動力;通過辯論,使學生懂得靈感和積淀是創新不可或缺的雙翼。
環節三 創新之行——自樹旗幟,我能行
1.欣賞作品,學榜樣在身邊
(1)欣賞手繪班徽:班級李同學設計并繪制了班徽,設計者解讀班徽,同學們一起來欣賞。
(2)觀看原創視頻《逆行英雄》,從歌詞、作曲、演唱到后期編輯,都是同學們精心創作的,再現了醫務工作者在抗擊疫情中的感人瞬間和動人事跡。
(3)欣賞完手繪班徽和原創歌曲,請談談感受。
生1:創新并沒有多高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就可以創新,如通過創作創意班徽,賦予了班級內涵,增強了同學們的自豪感,讓班級更有凝聚力。
生2:面對疫情,醫務工作者不顧生死,逆行而上,原創MV表達了對他們的崇高敬意,也深深感動了我們。
2.各抒己見,突破思維定式
(1)學習同學的作品后,你覺得創新方法有哪些?
(2)小組交流討論后,總結出創新的方法:在原有物質基礎上增加物體、減少體積或重量、改變原有狀態或結構以及進行反向思維等。
3.知行合一,做點不同的事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有哪些物品使用時不方便,如何改進并進行記錄?記錄的內容包括創意名稱、問題來源、創造思路、自己的感受等。
班主任總結:習慣效應經常主宰著我們的思維,想要創新,就要做點不同的事。同學們都是創新的踐行者,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要突破思維定式。只有突破思維定式,才能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創新活水來。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班徽、原創視頻,讓學生意識到創新其實就滲透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通過各抒己見、討論交流,讓學生獲得創新的方法和思維,并在今后的生活中知行合一,將創新踐行在行動中。
課后延伸
1.將班徽印制成書簽分發給學生,增強學生們的凝聚力和對班集體的認同感。
2.在家學習做菜,并創意擺盤,將照片曬到班級群,將勞動實踐和創新思維相結合。
3.與學科教師聯系,開展創新活動評比,如設計細胞模型、制作勞技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