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農業大學,思政課變得更加可感、可知、可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邀請優秀學生標兵進課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上,口述歷史采訪拉近了青年學生與歷史的距離。前不久,“傳唱紅色經典,弘揚愛國精神”校園合唱比賽在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舉行,學生揮舞手中國旗,齊唱歌曲,把活動推向高潮。
漫步上海市大同中學校園,“篤學敦行,立己達人”的校訓墻格外醒目,“院士墻”的留白激勵著莘莘學子,“校友磚讀書廊”鐫刻著校友寄語;步入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棟梁門”“育英樓”“育才樓”“展翅樓”等充滿文化意蘊;在江西省萍鄉市衛生學校,空氣中彌漫著中草藥的淡淡香味,學校種植金銀花、艾草、麥冬等中草藥替代普通綠化,增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
多維解讀
1.鍛造理想信念。組織多種形式的教育實踐,可以強化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地各校深培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能夠引導學生同心共筑中國夢的信心決心,引導青少年增進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2.涵養文化情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各地各校對學校教育思想、辦學理念等精神內涵的凝練和歸納,開展各種形式的文明創建宣傳引導,可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完善學校的文體、科學教育,使校園文化生活健康豐富。
3.促進環境育人。校園不僅是莘莘學子求知上進的場所,也是提升品位、陶冶情操的地方。廣大學校積極建設優美校園環境,使校園的建筑、道路、景觀等,達到使用、審美、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
拿來就用
創建文明校園是打造實現中國夢主力軍的戰略工程,是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鑄魂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設從青少年抓起的基礎工程。把學校建設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不僅推動學校的發展,而且事關和諧社會建設的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