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李圣誨的文化情結

2021-07-07 07:39:43劉羽
當代作家 2021年6期
關鍵詞:文化

傳統文化的魅力

2015年12月20日,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說:“堅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掛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到行動上。歷史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完整地交給后人?!惫湃酥v“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其根”。

黨的十九大鮮明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可以說,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都離不開我們深厚的文化根基。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項顯著優勢。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禮記·大學》?!肮胖髅鞯掠谔煜抡?,先治其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p>

國家是由若干個家庭組成的,封建社會的中國,皇帝佬兒為了鞏固統治,實現一統江山的長治久安,往往通過家規、國法兩種手段管理國家。管理百姓,通常用百姓管理百姓,也就是說天下有百姓。百姓是個形用詞,天下何止一百姓?宋朝版百家姓,大家耳熟能詳,且流傳最廣。共收錄438姓,其中單姓408個,復姓30個。后來經過不斷增補,成為一種包括504個姓氏的蒙學讀物。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封建社會里,封萬戶侯(相當于現在的省級單位),就是說治下至少1萬戶才能成為一個省的建制。一個國家有若干個省。比方說今天的中國有32個省級行政單位,全國應有32萬戶,這只是打個比方。32萬戶平均按每戶4口計算,接近13億人。無論是13億,還是32萬戶都比504大的多的多,也就是說整個國家由五百多個家族組成。于是,聰明的皇帝佬兒,把儒家思想貫穿到每一個家族。每一個家族編修一部家譜,家譜的內容包括四個大的方面,一是家規祖訓,二是宗派,三是血脈傳承,四是立族長及族長職責。用家規祖訓約束全族,只在族人的行為超出家規祖訓約束的范疇,才由族長扭送官府懲辦。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雛形,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官府的工作量。在那種社會制度下,一個縣就只有一個縣令,縣令手下有師爺、捕快、忤作等了了幾人,這大概就是祖宗家法的力量。何為家譜?《河南程氏遺書》載:“權威的身份證明,重要的史志補充,直觀的人文情志。家法壞,譜蝶尚有遺風;譜蝶壞,人家不知來處!”

我見過的家譜很多,民國以前的家譜,只見到三部,都殘缺不全。它們的共同點是,內容基本相同,有祖訓、家訓、家規,家戒、家禁、家勸合稱家規,或叫祖宗家法;宗派是新生族人取名的依據,保證一個家族族人的尊卑長幼秩序;立族長及族長職責,保證一個家族內祖宗家法的實施,調整族人與族人、族人與社會的關系。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收集族譜、宗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又可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資料?!?/p>

國父孫中山說:“中國人最崇拜家族主義和宗族主義。所以,中國人家庭和宗族的團結力量非常強大,究其原因,實由于血統、生活、語言、宗教、風俗五種力量結合而成的天然團結。民族主義這個東西,是家族紀念祖宗之工具。傳紀之文獻,換言之,即族之譜,亦則為吾族圖發達,謀生存之寶貝也。希吾輩由家族、宗族觀念,發揚光大之,而致于國也。族譜記述中華民族由宗族團結擴大到民族團結,這是中國人特有的良好傳統觀念,應妥加利用?!?/p>

偉人的精辟論斷,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

鄉土文人李圣誨

在大講文化自信的今天,收集家族信息,編修家譜,記錄家族血脈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尤為重要。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李圣誨1940年6月5日出生,今年已滿八十歲,小學四年級交化程度,拖著農田基本建設時受傷的身體,卻對家族文化和民間文化情有獨鐘。

七月流火季,抽空閑時間,拜訪了李圣誨,因為人熟、關系好,我便單刀直入,他也不保守,談得投機。與其說采訪,不如說是請教。

我們請教的問題有三,一是關于他個人的基本情況,二是關于李家灣村李氏族人的家族發展歷程,三是關于他研究家譜,傳承民間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動因。鑒于我提出的三個問題,他毫不保留地說:“我1940年6月5日出生,只念了4年書,下學后參加集體勞動,1953年,我14歲擔任互助組記工員,吃食堂期間擔任食堂總會計,1959年9月,人民公社時期,我們這兒叫李家公社紅衛大隊,我擔任紅衛大隊第一生產隊會計,1969年11月1曰,接李齊乾的手任紅衛大隊會計,這一干就干了15年。1984年成立李家灣村時,任村委會主任,1993年4月退下來,一生為黨工作40年,遺憾的是沒有加入中國共產黨,不是一名共產黨員。關于入黨的問題,我多次向黨組織遞交過《申請書》,那時侯年輕,工作熱情高、干勁大,貢獻突出,領導信任,社員喜歡,條件很成熟。卡殼卡在社會關系上,因我一個姑姑嫁給了富農(59年餓死了,留下一個憨厚的姑娘),因為她們條件差,需要我們關心照顧,這種家族血源親情無法割斷,按照入黨政審要求,必須割斷該社會關系,因此被關在組織大門外?!?/p>

退下來后,他并沒閑著,一方面他潛心鉆研易學、玄學,為村民擇吉卜地。另一方面傳承民間文化,善長打擊樂器和唱歌,在左鄰右舍紅、白喜事上盡情揮灑。去年5月我送他一本《巨人傳奇》(歌唱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唱本,時隔半年,在我四嬸的葬禮上,他唱的很流暢,字正腔圓,聲情并茂,令人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贊!更為重要的是近5年來,他收集家族信息,豎起一座家族血脈傳承的文化豐碑。

回顧家族發展史

據大清嘉慶二十一年丙子又六月朔日,湖北安陸府潛江縣泥洑垸長港嶺李氏八世孫文暉撰族譜,李家灣李氏為李秀之后,宗派“必正繼元文,若曰克崇賢,才華何足貴,德行應為先,孝友宜家法,忠貞定國權,垂功于百代,延慶及千年。”光緒十三年丁亥月望日,十世孫曰信,十一世孫克甲、永、讓、淮,十二世孫崇英重録家譜,自賢字輩以下,改“齊圣廣淵,明允篤誠,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十六派至今后之?!泵駠四甓鲁醢巳?,李氏十二世孫崇英74歲,因收拾書籍,翻閱族譜,皮殼破亂,損壞嚴重?;貞浳羧?,往返道路,跋涉山川,不殫千余里之遙,今已四十三年之久,譜若從此朽敗,殊覺可惜,故為重訂,以遺后人。

李圣誨說:“鼻祖李秀及下一代無宗派,因族譜是八世孫文暉撰。李家灣李氏是李秀后裔第六代孫(晜孫)李元修之后,李元修即李家灣李氏進山始租。老譜賢字輩為十二世孫,真正李家灣李氏宗支,應從進山始祖李元修算起,李元修即李家灣李氏進山始祖(遠祖),文字輩為太祖,若字輩為烈祖,曰字輩為天祖,克字輩為高祖,我們老三房高祖克孝,曾祖崇文,祖賢祿,父齊聰,這是以我為例,子廣字輩,孫淵字輩,曾孫明字輩,玄孫允字輩,來孫篤字輩,晜孫誠字輩,仍孫忠字輩,玄孫肅字輩,耳孫共字輩。從進山始祖算,傳到我們圣字輩已經九世,老大房的后裔已經有允字輩的人了,進山祖來李家灣生活,已傳十三世,二佰五十年左右。

講述進山祖的故事

進山祖李元修,跟丈人陳老爺子謳氣,出走后,展轉來到李家灣的。陳老爺子有三個女兒,大姑娘嫁給李元修,二姑娘嫁給了黃家公子,三女兒尚小。

李元修出身卑微,僅一修職郎從八品,黃家公子乃官宦之家。對兩個女婿本應平等對待,可老丈人就是偏心,二女婿去了,登堂入室,高高在上。李元修去了,只能弄柴挑水,干些擦力打炭的活兒,吃飯時,二女婿在堂屋里坐上席,推杯換盞,好不熱鬧!李元修卻在水缸蓋上將就吃點兒。面對丈人的一再羞辱,元修忍無可忍。終于在丈人四十歲生日里,他不甘受辱,帶領原配妻子陳氏離開安陸老家,直奔深山。臨行時他撂下很話:“我若不發財,日后不再見你,叫你瞧不起我!”

發過誓言之后,李元修和發妻(老丈人的大姑娘),收拾家中財物,挑選值錢的東西。挑來選去,只帶走了三匹從河南買回的青布(黑布)和僅有的銀兩、銅錢。他們二人曉行夜宿,一路辛苦。一日,他們來到柳園鋪,天色將晩,就在柳園鋪住下,吃罷晚飯,就和店主肖氏(皮家坡田氏進山祖妣)攀談,亮出自己的身份,說明心中的想法。肖氏挑著兩個兒子逃亂進山,在柳園鋪開館,不過幾十年,對周邊情況不是很清楚,縱然知道一、二,也只是聽路人所說,面對李元修夫妻的懇切問詢,她就將平時聽說的關于廟坪河的情況,到頭不到尾地告訴了他們。并且說那兒既沒得官府打猶,也沒得匪患,而且物產頗豐,是居住的一方樂土!

翌日,李元修和妻子,走象鼻山嘴子,依肖氏之言,溯河而上。見兩岸壁立千仞,巖壁陡峭,人跡罕至,稍緩處荊棘叢生,灌木錯落有櫛,時至深秋,櫳木樹葉映山紅遍,河水嘩嘩跳躍而下,風景絕佳。可是,要在這種地方生存下去,談何容易!正在猶豫,忽然眼前一亮,兩山逐漸拉開距離,谷底雖少平地,但兩岸山坡相對平緩,適合開墾耕種。行至西溝口,見兩水匯合處有一破廟,元修瞄得一石讓陳氏坐下,自己卻在東張西望,希望瞄得一處理想之處安身。目之所及,不過數里,但見,楊監生溝塝上有戶人家,唐家梁子(今李圣元住處)有戶人家,老屋場處(今朱云貴門前)似能居住,遂與妻陳氏商議,在老屋場(后稱老屋場)搭棚簡居。住下后,每天燒火做飯,炊煙升起已有多天,引起地主(大河洼王家)的注意。遂帶兩名家丁來到老屋場,與李元修理論,最終以兩匹半青布買下李家灣大片土地。因植被遮當,大河洼王家沒看清楚,以為下灣、上灣兩個沁水湖(也叫燈草坪)沒得用,大轉彎處又太偏遠,加之陽光較差,當中靳家巖也不是什么好地方,既然李元修要買,撿個啥比掉個啥強,于是就坡下驢,將東與唐家油坊接界,西與郭家接界,南到下灣溝邊,北至大轉彎的大片山林土地作價三匹青布。李元修故意叫窮,說是逃亂到此,加上才來,要求打折,最終王家答應少要半匹青布,以兩匹半青布成交,并同中人之道,寫下契約。

李元修買下這塊地后,請人把下灣、上灣兩個沁水湖僻為水田,陡一點的僻為旱地,并在下灣水田以里,修建三進三出四合頭院落。大河洼王家見李元修撿到便宜,幾次想反悔,終因李元修是個歷害角色,又有契約在先,就名正言順地成為李家的永久私有財產。

李元修帶著妻子出走,是山窮水盡的無賴之舉。舊社會,受傳統觀念影響,加上清朝末年,世風日下。有權、有錢人受歡迎、受尊重,窮人受冷落、受欺負。好在李元修咽不下這口氣,心中有志向,要做人上人。

做人上人,是有識之士、有志之人的心中目標。真正實施起來有千難萬險。李元修邁開了第一步,就預示著只能往前闖,盡管撞的頭破血流,等待他的仍是兩種結局,要么成功、要么失敗。

也許是造化弄人,活該李元修發達,他終于迎來了柳暗花明。用兩年多時間,開墾出李家灣大片良田。春華秋實、春種秋收,只兩年多時間一躍成為當地富戶。小富之后他并沒有沾沾自喜,更沒有沉醉于已有的成就,安身之后他要撈銀子。

在老屋場到下灣的兩年里,因為開荒,他用了不少長工短工,從他們口中得知,此地盛產桐子、燕耳、生漆、藥材,他便暗地里留意價格,將此地價格與老家安陸的價格相比較。不比不知道,一比他醒了。當地山貨價格與老家安陸相比,差價很大。他算了一筆賬,跑一趟生意的收入,大于他一年農業及其他收入的總和。第三年,他就把家里的一攤子事,交由妻子陳氏打理,自已一門心思做買賣。

當年,江漢平原、安陸府長港嶺一帶,打魚、種荷、收獲全靠船。一色的木船,下水前要用桐油油一遍,這樣船不僅經久耐用,而且船經風雨久泡不浸水、不下沉。這僅是民用,軍用暫時不說。老家一帶不產桐子,更沒桐油。只有???、房縣山區產這種緊俏物資。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山里人長腿子很少,因此,李元修用己之長(知道信息,了解行情),憑借房縣、保康兩縣特產—桐油、燕耳、生漆、藥材闖出了一條發財路。

經過十年打拼,李元修掙得個人、財雙收。發妻陳氏為他生下六個兒子,他自己跑了將近八年的買賣,積攥了很多銀兩,成為富甲一方的大財主,可謂家道昌盛。

李元修有了大把的銀子,想起昔日的屈辱,陳年舊事襲上心頭。在老丈人眼里的渺小和那種非人待遇,他非常惱火,但卻無力回天,才選擇了出走。今非昔比,姑老爺我發財了、發達了,但是,如何在丈人面前找回尊嚴,挽回面子?他思來想去,決定接老丈人過來玩。

回老家路上,凡是館驛,都付足三倍銀兩,保證老丈人和自己來回費用綽綽有余,并與店主約定,莫對他丈人說實話?;氐桨碴懤霞?,給老丈人送去了豐厚的禮物和大把銀兩,老丈人自然喜不自勝,對元修接他過來玩的事,滿口答應。

翁婿兩個一路高高興興回到李家,大姑娘十年沒見老爹,見老爹不遠千里而來,非常親熱,天天頓飯成席,吃的全是山珍,喝的是谷城的元臺酒。玩了半個月,元修送老丈人回家?;氐郊依?,丈人吩咐,接來二女婿黃公子,吃飯時,把兩個女婿同時請到上席上坐,并非要把元修推讓到左邊(以左為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老丈人說:“這一路來回,路上走了二十多天,咋每到一處都有人接,吃飯住店從來沒聽說要錢,而且頓頓高高乎上?”李元修見火候已到,便慢不經心地說:“他們都是我的佃戶”。丈人聽他說的輕巧,越發覺得元修了不起!吃過飯后,老兩口嘀咕了一番。

晚飯之前,丈母娘把元修喊到一邊說:“你爹說想把三倆子許給你做小,你看行不行?”李元修要得就是這個結果,只是表面裝做若無其事。

回到李家灣,幾次想對發妻陳氏說回老家媽對他說的話,考慮到陳氏性情剛烈,而且兩個人關系好,夫唱婦隨。一旦得知實情,怕她接受下了,索性裝在心里,另想辦法。一日,晚飯后,元修終于開口了,他說:“我要帶兩個娃子回老家居住,等他們長大了學做買賣,等他們站穩腳跟,我也老了,就讓他們去做,保證這趟買賣之路后繼有人。”遂問哪個兒子愿意回老家?小孩子不懂事,但他們知道,每次老爹回來,都帶著好玩、媽吃的東西,都問老爹,老家啥樣子?老爹說老家在安陸府潛江縣,那里一展平洋,人戶很多,咋說比山里強,最終四兒子和幺兒子愿意回去。

李元修帶著兩個兒子回老家,和小姨子開始了新的生活,據說后來和小姨子又生了6個兒子。

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丈人丈母娘幾次催元修回李家看一下,兩下的都照顧到,李元修左右權衡,還是不敢回李家灣,他深知結局。還是老的心疼大姑娘,老爹親從安陸到李家灣,希望能說服大姑娘,但結果正如李元修所料,老爹嘔了一肚子氣回去了。

李元修回了老家,陳氏獨自撐起一個家,她帶領老大、老二、老三、老五(后來的大房、二房、三房、五房)開始了新生活。

陳氏的四個兒子都很聽媽的話,長大后娶妻生子,開枝散葉,下灣住不下了,就逐漸遷出下灣,便有了李家包、西溝、龕弔、漂草溝、茶樹坪、大陽坡(雷家山)、靳家巖、鹽池等。至于玉堤店、沙河等地李姓人家,則是聯煙(招贅)三代后歸宗形成的。按房分論,漂草溝李齊德、李齊洪、李齊根、李齊富和西溝李廣進們,還有玉堤店李圣明們應為老大房;原一隊李子賢、李齊運、李圣乾們,還有李家包的李夢賢、李漢賢、李賢仕們應為老二房;龕弔、漂草溝的李齊兵、李齊均、李齊勛和李圣林(醫生)們,大陽坡李齊宗們,靳家巖李齊方們,還有茶樹坪李齊善,六隊李齊彥和我們均為老三房;西溝李齊國、李齊元們都是老五房的。圣字輩二房圣久過繼給了老大房當孫子。

上灣和下灣開墾的早,幾乎是同時開墾的。但上灣發達卻很晚,清朝末年,五房李崇升(升貢爺)購買佛兒爺老宅,后改建為四合頭石鋪天心院。升貢爺之子李澤賢,號旺知,當過多年保長。后來辦鍋廠(鍋廠持續到上世紀一九六二年,沒收地主五大財產,廠收歸集體所有,李圣久任廠長)?,F朱紅軍的老屋,后頭基本保持了原形,天心院鋪石倘在,只少了前廳和橫屋。

李姓人口旺盛,方圓幾十里好幾十戶,家數多了,為區分哪跟哪是親的,就習慣性地稱灣里、上灣、下灣、包上、巖上、龕弔、西溝、漂草溝。1980年地名普查時,因李姓人家較多,居住時間長,定地名李家灣,1984年撤區建鄉時,改紅衛大隊為李家灣村,從此,李家灣成為居落地理。

李家灣李氏進山祖妣陳老孺人,一個婦道人家,生前勤儉持家,但時不時與唐家油坊唐家,為田邊地界經常發生糾紛,每一次惹來的官司,總是唐家贏,李家氣不過。就時時想辦法。一次,她正在氣頭上,親家(三媳婦老爹)來了,說起這個事氣得直跺跺腳,親家卻說這事簡單,他說唐家老祖葬的地方(唐家梁子)是關老鼠地,下灣前頭大石包上是關貓子地,如果借得貓子地氣脈,唐家就再也搞不贏你們了。李氏四兄弟把這個事記在心里。老媽—陳老孺人過世時,干老子過來主持葬禮,把陳老孺人葬在了貓子地,從此唐家就再也搞不贏李家了(這是玄學里面的問題,留下以后討論),不得已,唐家搬走了。

豎起一座文化豐碑

論學歷,李圣誨只讀了四年書。當然他40年的當干部經歷,遇到很多棘手問題,解決了很多疑難雜癥,從中悟出很多道理,長了不少見識,也學到很多書本和書本以外的知識。在農村幾十年的摸爬滾打中,不斷學習,自我完善,成為享譽一方的風水先生,他所研究的易學、玄學、家譜和民間文化,即便是高學歷的人,也望塵莫及。

退下來的幾十年里,他一方面為兩個家在農村的兒子看家護院,替他們行情趕禮;另一方面把精力主要放在文化傳承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光喊口號是不行的,必須多學、多看、多用。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影響身邊的人,營造文化氛圍,服務于村民生活。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對于他一個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的人來說,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特別是年齡大了,記憶力減退,別人一遍學會的東西,他得三遍,甚至五遍。別人只需心記,而他卻要動筆,有時已經學會的東西,時間一長,就又忘了。盡管難度大,他仍然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我去向他請教時,問了一個關鍵問題,簡單地說就是,你為什么要搞家譜?您這大歲數為什么還要學民間唱詞、為什么還要研究易學、玄學?

他說:“做人起碼要知道身打何處來,研究家譜也就是尋根,人不是孫悟空,打石頭縫里蹦出來的,都有老祖宗。只有知道過去,我們老祖宗的艱辛歷程,方能珍惜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知道祖上哪里不足,才能教育子女朝哪個方向努力,用現在的話說叫規劃未來,說到底是不想當個糊涂人;至于說打火炮、唱歌,純粹是個人愛好,左鄰右舍過個啥事,去奏個熱鬧,打發時光,生活過得充實;我研究易學,主攻擇吉卜地,也是為村民服務,有時適當地收點費,不夠筆墨紙張錢。盡管沒掙到錢,但村民覺得我是個有用的人,沒白吃干飯,我就感到欣慰!”

李氏家族的老譜已經殘缺不全,加上人口眾多,很難理出個所以然來。從老譜上看,只能看到曰字輩,至于曰字輩全不全,也還是個未知數。曰字輩到圣字輩,還有克、崇、賢、齊四世。一般人知道祖父的基本情況,至曾祖以上的情況就不清楚了,特別是經歷了戰亂和文革,文化斷層比較嚴重。弄清楚家族血脈傳承也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李圣誨憑借他對家族文化的執著,通過幾十年的搜集整理,把直系九族弄得清楚明白。

家族文化重在傳承,關于宗派、關于直系九族的沿襲,怎樣才能傳下去?經過深思,他將這個重要家族文獻刻在石碑上,立在醒目處,以示后人,這就是李圣誨的“文化豐碑”。

李圣誨是個閑不住的人,一有空,他就練習唱歌,雖然已滿八十歲,仍然能唱很多歌詞,會打戰鼓、會打喇叭調。夜鑼鼓歌他最善長,散歌暫不說,成本頭的地他會唱《武王伐紂》、《周公領兵》、《封神榜》、《朱仙鎮》、《王金川賣妻》、《秦雪梅吊孝》、《高文舉觀星》、《八郎探母》、《張四姐大鬧東京》、《梁?!返鹊?。去年上半年我送他一本《巨人傳奇》,不到半年時間,他唱的滾瓜爛熟!

這就是李圣誨的文化情結。

2020年8月18日

作者簡介:

劉羽,中共黨員,襄陽市作協會員。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欧美区国产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青青草一区|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久久不卡精品|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女主播| 成人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欧亚日韩Av| 国产精品黄色片|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日本免费精品|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亚洲动漫h| 亚洲男人在线|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www亚洲精品| 免费毛片在线|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18p|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毛片基地|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久久人体视频|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a级毛片免费网站|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日本午夜影院|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欧美天堂久久|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成年人福利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在线五月婷婷|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国产你懂得|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www精品久久|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欧美日韩午夜|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无码人妻免费|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欧美激情首页|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