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河,周 軍
(惠陽三和醫院1.急診科;2.骨科,廣東惠州 516200)
膝骨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特征的疾病,該疾病的發生受年齡、飲食、運動等因素的影響,臨床表現為膝關節腫脹、疼痛、積液、彈響等,使患者活動受限,目前,臨床治療膝關節炎,主要為西醫治療,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塞來昔布為臨床常用的治療藥物,具有抗炎、退熱、鎮痛的效果,但是單一用藥患者的康復時間較長,因此短期療效不理想。在中醫學理論中,膝骨關節炎屬“痛痹”“骨痹”“鶴膝風”等范疇,病機為肝腎虧虛致筋骨失養,風、寒、濕等邪氣侵襲關節并滯留關節筋骨肌肉中,引起筋脈痹阻,而筋脈不通則痛。骨友靈搽劑為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具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該制劑用于治療膝骨關節炎取得良好的治療功效[2]。本研究旨在探討骨友靈搽劑聯合塞來昔布對膝骨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與骨代謝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惠陽三和醫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4例膝骨關節炎患者劃分為兩組。對照組37例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0、17例;年齡56~78歲,平均(65.22±3.11)歲;病程1~10年,平均(5.43±1.20)年。觀察組37例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1、16例;年齡55~79歲,平均(65.43±3.45)歲;病程1~11年,平均(5.56±1.31)年。經過對兩組患者病程、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計算比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實施比擬可行。納入標準:全部入組對象,均與《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年版)》[3]及《膝骨關節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2015年版)》[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符合者;無藥物過敏史的患者;認知、理解能力正常者。排除標準:伴有肢體殘疾、結締組織病、心腦血管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者;近3個月接受過保健類藥物、環孢素、糖皮質激素、骨關節炎止痛藥、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對于此次研究,已經由惠陽三和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研究商討,并且批準通過,且患者或家屬自愿在知情同意書上面簽字。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飯后口服塞來昔布膠囊(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59,規格:0.2 g/粒)治療,0.2 g/次,1次/d,均治療5周。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骨友靈搽劑(遼寧華潤本溪三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1021512,規格:30 mL∶1.2 g)治療,將2~5 mL藥劑外涂于患處,熱敷30 min左右,2~3次/d,14 d為1個療程,停止1周再開始下一療程的治療,均治療2個療程。治療期間兩組患者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過度運動或負重對關節造成損傷。針對較嚴重患者,必要時進行石膏固定以防止畸形。
1.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采取比對分析,患者主觀感受疼痛感消失不見,關節無僵硬,可以進行自主活動為顯效;患者存在輕微疼痛、關節僵硬情況,活動輕度受限為有效;患者疼痛感劇烈、關節僵硬情況明顯,活動完全受限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疼痛(0~20分)、僵硬(0~8分)、活動功能受限(0~68分)情況采取比對分析,使用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WOMAC)[5]評分評估,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功能情況,分數越低表示其疼痛、僵硬、活動功能受限情況越輕。③骨代謝指標,于全部入組對象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靜脈血5 mL,離心機轉速設定為3 000 r/min,時間設置為5 min進行離心,分離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對血清骨鈣素(BGP)進行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骨特異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鹽酸性磷酸酶異構體5b(TRACP-5b)含量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文中全部關系到的數據,計數資料(臨床療效)、計量資料(WOMAC評分、骨代謝指標)分別以[例(%)]、(±s)表示,分別采用χ2、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呈升高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WOMAC評分 經過統計計算分析,治療后,兩組患者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功能受限評分均較治療前呈降低趨勢,且觀察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WOMAC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WOMAC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 WOMAC: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
組別 例數 疼痛 僵硬 活動功能受限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7 12.35±2.58 9.33±1.54* 5.33±0.85 3.29±0.67* 42.38±6.48 30.15±5.61*觀察組 37 12.30±2.51 6.25±1.08* 5.31±0.83 2.33±0.52* 42.42±6.51 20.42±4.83*t值 0.084 9.960 0.102 6.885 0.026 7.99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骨代謝指標 經過統計計算分析,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BGP、BALP水平相較于治療前均呈升高趨勢,且觀察組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TRACP-5b均呈下降趨勢,且觀察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骨代謝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骨代謝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BGP:骨鈣素;BALP:骨特異性磷酸酶;TRACP-5b:抗酒石酸鹽酸性磷酸酶異構體5b。
組別 例數 BGP(μg/L) BALP(U/L) TRACP-5b(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7 5.08±1.06 6.37±1.11* 36.22±4.17 45.84±4.25* 8.35±1.23 5.63±0.89*觀察組 37 5.12±1.04 7.22±1.16* 36.84±4.23 53.88±4.31* 8.29±1.20 2.96±0.71*t值 0.164 3.220 0.635 8.080 0.212 14.26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伴隨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膝骨關節炎病發率逐年攀升,該病患者會伴有關節腫脹、疼痛、僵硬等癥狀,嚴重阻礙患者下肢活動,導致嚴重威脅患者日常活動及生活質量水平。塞來昔布作為非甾體的一種消炎止痛藥物,為臨床上對膝骨關節炎采取治療的常用藥物,有助于幫助膝骨關節炎患者緩解疼痛,但該藥物對消化道、心血管等具有較大的影響[6]。
中醫學認為,膝骨關節炎應以止痛消腫、祛除瘀濕為主要治療原則。骨友靈搽劑中紅花能活血、散瘀、通經、定痛;威靈仙、續斷可以通絡止痛、祛風除濕、強筋健骨;制川烏可以溫經止痛;防風解表祛風、止痙、勝濕;制何首烏、蟬蛻可以定痙疏風散熱;醋延胡索可以活血、利氣,諸藥合用,可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7]。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呈升高趨勢,治療后WOMAC各項評分與對照組比對分析,呈降低趨勢,表明在塞來昔布治療基礎上輔以骨友靈搽劑外用治療,能夠促進膝骨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恢復,提升臨床效果。
血清BGP是由成骨細胞合成與分泌的生化指標,是骨形成的主要標志物,其水平越高,成骨細胞更新率越快;血清BALP則是由成骨細胞產生,其能夠促進局部磷酸含量增加,反映了成骨細胞活性,BALP水平越高,表示骨細胞活性越高;TRACP-5b是一種破骨細胞分泌的因子,其水平高低能直接反映患者的破骨細胞和骨吸收情況。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骨友靈搽劑中含有多種祛瘀止痛、強筋骨的中藥成分,可以促進患者機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血液供應途徑,減緩骨吸收程度,促進患者骨代謝水平改善[8]。本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BGP、BALP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對照組,TRACP-5b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提示塞來昔布治療輔以骨友靈搽劑能夠改善膝骨關節炎患者骨代謝水平。
綜上,給予膝骨關節炎患者骨友靈搽劑聯合塞來昔布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關節疼痛、僵硬、關節活動受限癥狀,同時改善其骨代謝水平,有利于患者盡快康復,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