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靜蕓 陳江磊
(西安財經大學統計學院 陜西·西安)
[提要] 加強研究生培養質量工作、全面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和科研成果產出是當前我國高等院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以陜西省高校在校學術型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收集數據,采用描述統計分析法。研究結果表明:在學校差異中學生就讀“雙一流”學校的學生科研產出最多;在學科差異中理科類科研產出最多;在眾多影響因素中研究生所在的學院是否經常有舉辦學生對于研究項目的申請活動和學校對于研究生碩士學位申請有硬性條件等因素最顯著,且與科研成果產出呈正相關,并依據調查發現給出相關建議。
為辦好高質量的研究生培養教育、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近年來許多國內學者采取了不同的視角對研究生科研成果產出等相關現象進行了分析。柳卸林、王亞娟、左鎧瑞以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選擇性別、本科生源校、學科差異為等外在影響因素,對比分析了博士研究生科研產出水平,結果表明,博士研究生科研產出與上述因素之間不存在明顯依賴關系,加強博士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培養是提升科研產出水平的最佳途徑;翟洪江、刁鑫、石悅分析了研究生個體因素和學校培養環境因素對科研能力獲得的影響,研究表明,個體因素和培養環境因素均對研究生科研能力收獲有顯著影響,并且學校培養環境因素對研究生科研能力收獲的影響比個體因素更大;萬文英運用自編問卷的形式主要研究跨學科背景與研究生科研產出之間的相關性分析;楊金燦對文科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論文產出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文科碩士研究生發文刊物類型單一,科研論文產出的數量和質量不容樂觀,學術氛圍、教育實習、科研實踐,理論水平、問題意識及研究方法對科研產出影響較大;陳豐、許敏、王慧敏運用回歸模型進行實證研究,探索校企研發合作與高校科研產出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校企研發合作正向影響高校科研產出。
學者們對研究生科研產出的影響因素研究較為廣泛,但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下,大多學者們在研究影響研究生科研產出的因素時僅考慮了其中的一個或者兩個因素,而忽略了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于科研產出的影響,并缺少了學科差異、學校差異等方面的實證研究。本文在已有文獻結論的基礎上,以陜西省在校學術型研究生為研究對象設計問卷表,通過對在校研究生的問卷調查對陜西省高校在校學術型研究生科研產出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
(一)問卷建立。本文的問卷共設計了17 個選項,具體可分為6類:(1)科研產出情況,包括有無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形式2 個選項;(2)個體特征,包括性別和年級2 個選項;(3)學校差異,1 個選項,將高校分為“雙一流”高校、普通高校和其他;(4)學科差異,1 個選項,將學科分為理科類、工科類、管理類、經濟類、其他;(5)影響因素,包括研究成果與導師的關系、選擇讀研目的、參加學術會議的次數、閱讀專著或文獻的頻數、學校是否經常舉辦學生申請研究項目的活動、學院每學期舉辦學術講座的次數、學校科研環境和碩士學位獲取條件等8 個選項;(6)其他,包括對自身成果的評價、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等3 個選項。
(二)樣本確定及問卷發放。本文擬在研究陜西省高校在校學術型研究生科研產出的影響因素,所以本次問卷以陜西省各高校在讀研究生作為樣本選取對象。由于疫情影響,本次將采取網上發放問卷的形式、以重點調查為抽樣方法收集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408 份,其中讀研期間有科研產出的共有172 份,沒有科研產出的共有236 份,具有科研成果的研究生的比例為42.2%。在172 份有科研產出的調查問卷中,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為127 份、參與課題為119 份、作品獲獎為35 份、其他為17 份。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學術型研究生在讀研期間的科研成果都是發表論文和參與課題。
在172 份有科研產出的問卷中,雙一流學校占31.40%,普通高校占66.28%,其他類高校占2.32%,雙一流學校研究生科研產出比重相對最大;工科類研究生占33 份,管理類研究生占38 份,經濟類研究生占12 份,理科類研究生占76 份,其他學科13 份,不同學科的研究生科研產出差異明顯,理科類研究生相對產出最高。同樣,在172 份有科研產出的學生中,女生有70 人,男生有102 人,男性研究生科研產出水平略高于女性研究生;在172 份有科研產出的學生中,研一占40.70%、研二占30.23%,研三占29.07%,研究生所在年級與科研產出呈正比。
此外,通過本次調查還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研究生的科研影響是有限的。在回答“新型冠狀病毒期間,對您開展論文撰寫與科研前提條件是否受到阻礙”中,有59.8%的人回答有影響,有40.2%的人回答無影響,差距不大。在回答“在新型冠狀病毒期間,對您發表的論文與科研數量、質量是否有影響”中,有58.82%的人回答有影響,有41.18%的人回答無影響,差距也不大。
由于本次問卷所涉及的選項比較細和樣本量偏少,因此進行進一步分析時本論文對問卷結果進行了重新歸納,重點對于影響因素的8個指標——科研產出與導師的關系、選擇讀研目的、參加學術會議的次數、閱讀專著或文獻的頻數、學校是否經常舉辦學生申請研究項目的活動、學院每學期舉辦學術講座的次數、學校科研環境、碩士學位獲取條件進行分析。
(一)導師對科研產出影響的分析。在對172 份有科研產出的樣本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研究生科研產出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的有88人,占總科研產出51.16%;科研產出是在參與導師課題的情況下完成的有55 人,占總科研產出29.07%;科研產出是自己獨立完成或者是其他情況的共有34 人,占總科研產出19.77%。可以看出,80.23%的學生的科研成果產出與導師有直接關系。
(二)其他影響因素分析。本文用X1 表示您選擇讀研的目的,X2表示您一學期參加學術會議的次數,X3 表示您是否經常閱讀專著或文獻,X4 表示您所在的學院是否經常有舉辦學生對于研究項目的申請活動,X5 表示您所在的學院每學期舉辦的學術講座次數,X6 表示你對于學校科研的硬件設施或者環境氛圍的看法,X7 表示學校對于研究生碩士學位獲取有什么硬件條件。基于408 份問卷的數據,使用SPSS 軟件對上述影響因素的7 個指標與是否有科研產出進行獨立性T 檢驗,由分析結果可以看出,X3、X4、X7 對高校在校學術型研究生科研產出有顯著影響。
針對X3、X4、X7 這3 個顯著性影響因素,本文利用SPSS 做多元回歸分析,其中因變量為Y,表示您在讀研期間是否有研究成果。分析結果如表1 所示。(表1)

表1 回歸模型擬合結果一覽表
根據表1 可以看出,X4、X7 的顯著性水平都在5%以下,因此可得擬合的回歸方程如下:
Y=1.105+0.257X4+0.066X7
從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生所在的學院是否經常有舉辦學生對于研究項目的申請活動和學校對于研究生碩士學位申請有具體硬性條件與研究生科研成果產出水平表現為正相關。
以陜西省高校在校學術型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采取SPSS26 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性T 檢驗和多元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對陜西省在校學術型研究生科研產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學校差異中,“雙一流”學校學生的科研產出成果較多,這其中因素包括老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自身能力和高校科研設備投入等都是“雙一流”學校與普通高校的差別;在學科差異中,不同的學科屬性對于科研產出的數量也有著影響,理科類專業科研產出最多;在學生的科研產出中,導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72 份有科研產出的問卷中,80.23%的學生的科研產出都是與導師有關,可見導師對于研究生的科研產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所在的學院是否經常有舉辦研究項目的申請活動和學校對于研究生碩士學位獲取有硬件條件的要求都對學術型研究生在讀期間是否有科研成果產出有正向影響。
(一)學生自身層面。碩士研究生要使自身的科研產出能力達到一定高度,首先應對自身進行要求。從入學開始對自己的研究生學習生涯做出一個詳細的規劃與目標,學好公共課程、嚴格要求自己掌握專業知識、經常閱讀文獻進行文獻梳理,從已有文獻的研究思想中得到啟發;入學選擇導師時,應該考慮自身的不足與自身感興趣的方向,積極參與導師的課題項目研究、主動參加學校舉行的學術會議、主動申請科研項目、參加全國性科研比賽等,積累科研經驗與知識儲備,為獨立科研成果做好基礎準備,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同時,密切關注國家時事政策和戰略發展,保證自己的科研方向緊跟時代的步伐,科研成果具有研究意義和創新點。
(二)導師層面。加強對研究生導師的要求,是提高我國研究生科研產出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導師應該定期與學生開展學術交流會議,保持良好的雙向溝通,師生共同營造一個優質的學術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于學術科研的熱愛;其次,導師在培養研究生科研興趣的同時應該給予研究生更多的科研實踐機會,導師自身也要保持不斷的學習;最后,導師在經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研究生在物質條件上提供科研補助。
(二)學校層面。加強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是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點。首先,從入學開始學校應該對研究生進行入學教育,引導學生對學習生涯做出一個詳細的規劃與目標,認識自身的不足與興趣方向;同時,學校對于導師研究方向等信息進行公開,以防學生由于信息不對等而選錯導師方向。其次,高校應該提高任課老師的教學水平,對任課老師和導師制定考核制度、加強學生的科研理論基礎,多舉辦一些研究生項目申請的活動,給研究生更多的實踐機會,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鞏固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最后,學校應該制定高質量的研究生學習培養方案,提高我國研究生的質量,在這方面不僅要注重培養研究生對學術的濃厚興趣,也要注重研究生專業理論知識的積累和應用,重點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增加研究生碩士學位獲取的硬性條件,激發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最終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