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輝 席鶴洋
(濟南市圖書館,山東濟南 250117)
隨著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體系在我國縣級及以下圖書館的推廣普及,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呈現出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1]。在地市級層面上,地市級館一般處于地區總分館體系的中心館位置,在區域服務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其閱讀推廣活動在服務手段、輻射范圍、受眾數量、活動規模、服務資源等方面均處于絕對優勢地位。與之相對,基層圖書館的資源不足、人力缺乏、專業化水平偏低等問題較為突出[2]。因此,探索地市級公共圖書館品牌閱讀推廣活動如何開展“服務下沉”,將有助于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提升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均等化發展。
當前,我國地市級公共圖書館多采用“中心館-總分館”的四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即以市級館為中心館,縣(區)級館為總館(分中心),鄉鎮(街道)級館為分館(支中心),社區(村)級服務單位為服務點。一般來說,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是該地區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的業務指導中心、文獻保障中心、技術支持中心、專業培訓中心和信息服務中心。因此,地市級館相對縣級館擁有多方面的資源優勢,閱讀推廣工作成效也較為顯著,大部分地市館都擁有自建的閱讀推廣品牌,例如:寧波市圖書館的“天一”系列品牌;哈爾市濱圖書館的“一書·一城”系列品牌;金陵圖書館的“閱美四季”創新閱讀品牌;青島市圖書館的“小貝殼快樂營”少兒閱讀推廣品牌;濟南市圖書館的“享閱”系列閱讀推廣品牌活動等[3]。
與地市館閱讀推廣活動如火如荼開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縣級以下公共圖書館受制于自身體量和諸多現實困境的影響,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普遍存在著形式單一、數量少、影響小等眾多問題[4]。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新常態下,市民對縣級總分館體系閱讀推廣工作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5]。因此,提升縣級及以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能力成為地區圖書館事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以濟南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為例:截至2020年,僅有40%的縣級公共圖書館擁有閱讀推廣品牌活動,并且50%以上的縣級館沒有專職人員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為緩解基層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困境,自2019年起濟南市圖書館選擇了區域內5個總館,11個分館、7個服務點和3家泉城書房開展品牌閱讀推廣活動的服務下沉試點工作,并將自有的“七彩泉”系列、“享閱”系列、“泉書坊”系列三個品牌閱讀推廣活動應用到其中。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各館在服務效能、管理水平、資源建設、社會影響等方面有了顯著提升。同時,服務下沉的作用更在于以下幾點:一是有助于提升地區公共圖書館的整體影響力。通過品牌化活動的開展,使市民能夠更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職能和公益屬性,從而提升市民對圖書館的使用偏好,營造出地區的“書香氣”。二是有利于提升區域內基層館服務資源的供給能力。通過總分館體系使得區域內的服務資源能夠快速均衡的分布,資源總量的效用得以最大化實現。三是有利于促進基層圖書館的效能提升。通過服務下沉對基層圖書館的設施設備、人員培訓等方面形成有效補給,并借助統一服務平臺幫助各館交流互鑒,使得基層館的服務效能得到長足提升[6]。四是有利于推動全民閱讀工作的深入開展。服務下沉就是要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陣地服務優勢,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推動全民閱讀工作落到實處。
在總分館體系中,地市級圖書館將閱讀推廣品牌活動下沉應用的模式可以總結為垂直互通模式、聯動合作模式和委托管理模式三種[7]。在實踐中,濟南市圖書館從目標群體、活動形式、場地限制、宣傳效果等多個因素入手,并根據基層圖書館的承接能力和合作對象的角色定位,對“七彩泉”系列、“享閱”系列、“泉書坊”系列三個品牌閱讀推廣活動分別采用了不同的下沉服務模式。
該模式下分館和基層圖書館開展活動時將嚴格既定的方案和標準進行,各館需要在服務模式、服務內容、服務方法等方面與市館協同一致。因此,使用垂直管理模式開展品牌閱讀推廣活動時,服務的完整性和連續性都能在基層圖書館的活動中得到保證,并使品牌在區域內傳播時形成有效的聚集效應[8]。濟南市圖書館的“七彩泉”系列少兒閱讀推廣品牌活動主要面向14歲以下少兒讀者,由故事會、小小旅行家、手工坊、國學堂、親子閱讀課等11個活動項目組成。“七彩泉”系列活動的開展需要專業的閱讀推廣人針對少兒讀者的閱讀需求,充分挖掘其閱讀和認知的潛力,并輔以相應的圖書、影音資源、互動設備以及場地環境的氛圍烘托等,對活動組成各要素的要求較高。同時,由于該品牌在地區內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形成了穩定增長的受眾群體,因此在下沉應用中采用了垂直管理的模式開展服務,以期最大限度保證下沉服務的品質。
該模式下各層級圖書館以合作形式通過資金、人員、場地和服務資源的共建共享聯合開展活動。聯動合作模式強調各館之間互聯互通,在尋求普適性的基礎上突出各自特色,使活動的開展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能夠充分體現出總分館體系的協同效應[9]。濟南市圖書館“享閱”系列閱讀推廣品牌活動包括真人圖書館、讀者沙龍、領讀者等7個活動項目,目標群體為成人讀者,對于活動開展的場地、設施等外部條件要求較低,可結合基層館的特色創新服務形式和內容,所以采用聯動合作模式進行服務拓展。同時,采用該模式將有利于品牌服務在基層館的延展,推動基層館逐步建立起自有閱讀推廣品牌,并不斷熟化品牌服務培育出閱讀推廣專業館員。
該模式下公共圖書館渡讓出場地、活動資源及必要的管理人員,由社會機構或個人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這種模式的優勢主要集中在提升品牌服務的效用、減少管理成本和資源的最大化使用等幾個方面。“泉書坊”系列品牌閱讀推廣活動采用該模式運作,由濟南市圖書館以“配角”形式聯合社會機構或個人開展資源、宣傳、場地、人員等要素互補的閱讀推廣活動,并在活動成熟后交由合作單位獨立運營管理,實現了優勢資源和專業社會團體的深度融合。
項目化的管理方式對于品牌活動的下沉服務能夠起到便捷管理、資源優化、實施有效的作用。濟南市圖書館將各個品牌系列活動的任一單項活動在服務下沉時均列為一個獨立項目進行運作,以策劃設立、組織實施、控制管理、總結匯報為一個完整流程,并可以重復流程來延續項目生命周期。在實踐中,濟南市圖書館根據活動主題和資源需求將每個項分解到責任部門并落實到個人。項目負責人組織開展活動,并由部門實施過程管理,最后由負責人完成相關總結匯報。以“七彩泉”系列活動為例,故事會、小旅行家、創意美工坊等各項活動在下沉服務中均以獨立項目形式開展,少兒部作為責任部門,指定的少兒館員自主策劃活動內容并組織開展活動,活動中由部門主任或其他館員進行旁聽并拍照和記錄活動開展情況。在活動結束后,由負責人對本次活動進行回顧總結形成文字匯報提交至綜合部。項目化的管理方式促進了濟南市圖書館對下沉活動的開展情況的有效把握,為適時調整下沉工作提供了決策依據,提高了下沉活動的開展效率,并通過參與項目運作讓館員提升了閱讀推廣技能、積累了下沉服務的經驗。同時,為了將活動周期較短的項目聚集的人氣轉移到其他長期開展的活動的項目中,濟南市圖書館還嘗試將不同項目進行整合聯動,以此增進讀者對各個閱讀推廣品牌下沉活動的認知度和好感度,從而增加閱讀推廣活動下沉服務的活力和吸引力。如,邀請“童聲書韻”比賽活動的優秀選手參與到“七彩泉”談書吧活動的策劃和主持工作中,使得兩個活動形成良性互動,提升受眾群體對不同活動的興趣。
閱讀推廣人是維系讀者和閱讀推廣活動的關鍵,通過閱讀推廣人的實際工作才能向社會公眾宣揚閱讀理念、進行閱讀指導、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濟南市圖書館把培育閱讀推廣人作為建設閱讀推廣品牌活動的核心,通過實施“濟南市閱讀推廣人計劃”項目,在全市打造了一支近百人的閱讀推廣人團隊,強化了基層單位的閱讀推廣人才隊伍,提升了閱讀推廣。對閱讀推廣人的培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系統的培訓培養推廣人的品牌服務意識、活動策劃能力和服務營銷能力,使其能夠深入理解閱讀推廣工作,有效把握讀者的閱讀需求,獨立策劃和執行閱讀推廣方案,合理適度的進行閱讀指導,從而保證品牌活動的質量。二是開展專家指導和館員結對子的方式幫助基層閱讀推廣人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工作效率、拓展學識能力,并鼓勵其策劃形式和內容創新的活動,保證了品牌閱讀推廣活動的長效開展。
以開展培育工作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小的2019年為例,該年度共舉辦三次全市閱讀推廣人專項培訓:4月23日邀請到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張澤群為全市閱讀推廣人講述閱讀的城市溫度;6月1日著名作家曹文軒作為培訓嘉賓介紹了少兒閱讀推廣工作的心得和體會;11月5日舉辦了全市基層閱讀推廣人專項培訓。如圖1所示,2019年全年開展下沉服務近340余場,通過4月和6月份的兩次專家培訓,參與受訓的基層閱讀推廣人員組織活動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使得4月-7月間開展的閱讀推廣下沉活動數量持續上漲。同時,在11月初舉辦專項培訓后,也掀起了一陣活動開展的小高潮。

圖1 2019年品牌閱讀推廣活動下沉服務開展數量(場次)
此外,濟南市圖書館還選拔部分優秀閱讀推廣員和基層館員進行結對子,一對一指導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在每周一次的交流活動中梳理總結遇到的問題和合理化的建議,并邀請館領導、業界專家參與到線上討論,給予相應的指導。
建設統一服務平臺就是要使各層級圖書館能夠在一個平臺中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傳遞、溝通交流的無障礙[10]。因此,濟南市圖書館于2019年在“濟南市公共圖書館講座聯盟”和“泉城圖書館聯盟”服務平臺的基礎上構建起了一體化閱讀推廣服務平臺,使品牌閱讀推廣活動能夠在總分館體系內有效地復制、推廣、宣傳和交流。如圖2所示,一體化服務平臺分為四個層級:在系統層面,搭建起了融合多個業務系統的異構操作平臺,實現了基礎業務的快速處理和各項活動資源的互通;在工作層面,組建了工作協調群組,活動相關負責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工作進展,適時開展協調調度;在交流層面,組建了館員交流群組,濟南館、各區縣總館及基層館活動閱讀推廣人員在群組內就工作中具體問題進行探討交流、借鑒學習;在宣傳層面,組建了活動發布宣傳群組,邀請《齊魯晚報》《濟南日報》《濟南時報》等多家媒體記者加入,使得閱讀推廣活動預告能夠在第一時間通過各家媒體平臺向社會發布。

圖2 一體化服務平臺的架構圖示
服務平臺由濟南市圖書館負責整體運作,提供技術支撐并管理異構服務系統。各個交流群組以微信群聊進行即時溝通,并通過QQ群實現資源的共享和文件傳輸,借助QQ群文件云存儲功能,成員可以快速查找和調取相關文件,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在館員交流群組中,通過探討工作中的心得、展示下沉服務中的成效,使得閱讀推廣工作中積累的好做法得到有效傳播,極大地激發了全市基層館員閱讀推廣工作熱情。在宣傳工作中,得益于多家媒體記者加入了活動發布宣傳群組,全市的閱讀推廣活動信息能夠及時被媒體獲取,相關活動的宣傳稿件數量較之前得到了大幅提升,更提升了品牌活動的市民認知度和影響力。同時,濟南市圖書館還將自有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一直播等官方賬號以及APP客戶端等組建起橫向新媒體矩陣,通過自有新媒體渠道發布群組中獲取的活動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實時推送到其他新媒體合作平臺,實現信息的全媒體發布,強化了下沉服務活動的宣傳力度。
閱讀推廣工作最大的活力和動力是廣泛的社會參與。只有不斷撬動社會力量,挖掘整合多方資源,創新合作的形式和手段,擴充壯大合作隊伍,充分發揮總分館服務體系的集群優勢,才能更好的實現品牌閱讀推廣活動的運作,激發市民持續參與活動的熱情[11]。濟南市圖書館通過多渠道的廣泛宣傳推介,吸引到來自醫療、教育、金融、生活服務等6個行業的40余個意向單位。在合作伙伴的選擇上,濟南市圖書館以服務下沉作為基本要求,以開展契合廣大市民文化閱讀需求的活動為主要內容,保持活動的公益性質,堅持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尋求閱讀推廣品牌活動對合作伙伴的正向價值最大化。
在實踐中,閱讀推廣下沉活動由雙方協商確定主題,并由合作方提供場地、設備、人員、資料等條件中的一項或多項,濟南市圖書館負責補齊活動要素,并參與到活動的前期宣傳、內容審定、現場組織等工作中,待完成后對活動進行總結反饋,督促合作方進行總結提升。此外,合作方還可以獨立運作濟南市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活動的子品牌,并根據自身資源優勢豐富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例如,濟南市圖書館“泉書坊”閱讀聯盟系列活動與國際醫學中心、濟南市特教中心、高新區鳳凰社區、北京銀行濟南分行等近十家單位合作開展讀書會活動。兩年來,先后開展了法律專場、社區安全專場、垃圾分類專場、網絡文學專場、走進特教中心等專題30余場次閱讀推廣活動,并衍生出桃園北社區“泉書坊—黨建講堂”子品牌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合作形式。“泉書坊”系列活動融合社會力量策劃個性化、組織高效化、社會參與廣泛化的特點,把活動帶到了離市民最近的社區、書房、學校、銀行等場所,通過下沉服務延展了公共圖書館陣地服務的半徑,極大地發揮了社會力量的能動性。
品牌閱讀推廣活動在總分館體系內的下沉實踐中,各參與方的價值定位各不相同,為保證品牌閱讀推廣活動的品質和服務實效,就需要建立能夠立體化呈現活動效果的評價指標和考核機制。通過對閱讀推廣活動的評估和考核,一方面有助于保證讀者的體驗感,提升閱讀推廣效果,從而形成閱讀推廣長效機制。另一方面,將有助于提升整體服務效能,通過對活動的評價和考核可以了解活動開展的詳細情況,從而為品牌活動優化升級提供指導意見。通過評價和考核還能夠激發工作人員的能動性,挖掘實際工作中值得推廣的做法和思路,并不斷地發現和培育閱讀推廣專業人才。同時,相關考核機制應減少對活動規模硬性指標,而加強對活動開展頻次和活動內容豐富程度的要求,引導品牌閱讀推廣活動不斷豐盈。
品牌服務的下沉實踐中,在縣級總館開展活動可視為第一次拓展,由總館將活動進一步下沉到分館及服務點可視為第二次拓展。在第二次拓展過程中,活動本身的品牌屬性將進一步降低,活動目標群體得到進一步細化,從而更加貼近市民生活,更易被市民接受。因此,需要支持和鼓勵基層館結合自身特點,策劃具有社群化、場景化且目標群體定位為轄區內居民的閱讀推廣活動,并逐步塑造成自有品牌。這樣做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將讀者和活動進行深度綁定,使活動伴隨社區居民的生活,成為社區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按照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要求,各縣級館也需要培育自有品牌服務,以擴充服務手段,提升服務效能。
在中心館或總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通過館舍環境、服務設施、服務人員、服務方式以及有形資源的展示等,會給讀者在直觀感受上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從而對提升閱讀推廣效果和加強服務品牌認知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服務下沉的過程中,受制于活動場地效果、宣傳覆蓋面、活動現場氛圍、參與人數等有形展示的匱乏,會使閱讀推廣活動邊際效益遞減。因此,需要在活動中提供生活化、多樣化的服務,融入周邊居民生活,貼近社區文化。例如,借助品牌活動的影響和號召力,邀請文化學者講述街巷歷史,市井生活等“接地氣”的專題活動。同時,提高服務的針對性,立足館舍、館員自身特點結合服務受眾的需求,通過創新服務形式和內容,適時開展回訪、活動邀請、讀者座談等方式互動,并建立讀者閱讀檔案、制定閱讀計劃,增強讀者對閱讀推廣的粘性,提升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地市級圖書館通過區域總分館體系將其優質資源向基層延伸是積極踐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通過多種途徑加大文化供給,運用多種手段向基層提供公共文化資源”重要要求的必由之路。未來,公共圖書館還需繼續探索總分館體系下閱讀推廣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供更多滿足廣大市民文化需求的優質閱讀服務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