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發布了2020年以來該系統查辦的10個網絡交易違法行為典型案例。
2019年初,開州區市場監管局收到舉報,稱美團外賣平臺開州區代理商要求商戶在美團外賣平臺和餓了么外賣平臺中進行“二選一”。
經查,當事人在代理開州美團外賣平臺經營過程中,利用平臺優勢和餐飲商戶對其的依賴性,以“戰略合作伙伴政策申請書”的方式,要求入網經營者簽訂申請書,約定入網商戶只在其平臺上獨家經營,方能享有服務費價格優惠。如果商戶拒不簽訂或違反約定,則將采取提高服務費標準、關閉商鋪、減小配送范圍等措施進行限制,導致多家入網商戶被迫放棄使用其他外賣平臺。當事人該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構成了利用技術手段通過影響用戶選擇實施妨礙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
2020年3月,開州區市場監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作出罰款15萬元的行政處罰。
2019年11月25日,大足區市場監管局對餓了么外賣平臺app進行日常檢查時發現存在未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入駐商家。
經查,2019年10月以來,共有11戶商家入駐餓了么平臺,而當事人作為餓了么外賣平臺大足區代理商,并未審查入駐商家許可證,便審批上線并允許其開展經營活動。當事人未履行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履行的審查義務,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
2020年8月,大足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作出沒收違法所得7436元、罰款55000元的行政處罰。
2020年2月24日,萬州區市場監管局接舉報,反映浦某通過微信無證無照銷售民用防護口罩。
經查,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口罩緊缺,當事人嗅到商機,便于2020年1月26日開始利用個人微信賬號開展進銷口罩的經營活動,截至被查當日均未依法辦理營業執照。上述行為違反了《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二條規定,構成無照經營行為。
萬州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三條規定,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6500元、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借由此案的查辦,市場監管部門明確,除《電子商務法》第十條規定的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零星小額交易無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情況,無論是在電商平臺抑或社交平臺,只要開展了經營活動,都必須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
2020年10月10日,渝中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該局網監科網絡關鍵詞搜索結果內容,對當事人經營的大眾點評上的網店進行檢查,發現該網店電子菜單中含有“蝴蝶長江花鰱”“長江黃辣丁”等菜品的宣傳內容,疑似違反“長江流域禁捕退捕令”。
經查,當事人為了招攬生意吸引顧客,將采購自成都某水產品養殖公司的養殖魚在電子菜單中宣傳為“蝴蝶長江花鰱”“長江黃辣丁”,在其實體店內紙質菜單上宣傳為“江河花鰱”“江河黃辣丁”。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
2020年12月,渝中區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對當事人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2020年3月4日起,酉陽縣市場監管局陸續接到舉報,稱某公司在通過微信群、騰訊會議APP進行培訓時有虛假宣傳的行為。
經查,當事人在推廣一款名為“鼓勵金”的系統軟件過程中,專門成立培訓部門,并制作了宣傳介紹該系統軟件的PPT推廣培訓資料,然后利用微信群、騰訊會議APP在線上免費提供“鼓勵金”系統軟件推廣業務培訓。當事人制作的PPT推廣培訓資料內含“智慧經營2.0……現在的粉絲量有11.51億……全中國30萬的地推人員已經就位……如果一個商家鎖定了上千消費者,跨界年收入有幾十萬”“社交平臺第一品牌、移動端用戶,海內外已經突破11億”等內容,且不能提供上述數據相關合法來源及相關證明材料。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了進行虛假商業宣傳的違法行為。
2020年5月,酉陽縣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對當事人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0年9月3日,沙坪壩區市場監管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當事人在網上銷售未取得批文的藥品和保健食品。

經查,當事人在微店APP上開設網店,銷售其自制的疏肝丸、八珍丸、九制首烏丸、護肝解酒丹等4種商品。其中,疏肝丸、八珍丸、九制首烏丸為藥品,護肝解酒丹為保健食品。上述藥品均未取得藥品批準證明文件,而保健食品的外包裝除“護肝解酒丹”外,沒有標注其他內容。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規定,構成未取得藥品批準證明文件非法生產銷售藥品以及銷售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食品的違法行為。
2021年1月,沙坪壩區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四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作出罰款20400元的行政處罰。
2020年6月10日,渝北區市場監管局在對轄區網絡交易主體開展網上檢查時,發現當事人自建的網站上存在虛假宣傳的內容。

經查,當事人在自建網站上對自身規模實力以及提供的醫美服務進行宣傳,內容包括“匯聚頂尖的專家、技術、設備、硬件設施、連鎖網點等行業資源提供高端醫療美容服務”“主打‘東方人文美學’的品牌型連鎖機構……醫院占地6000m2,院內醫療服務區域5000m2,公共服務區域1000m2”“專家團隊實力雄厚,儲備了2名有赴海外進修履歷、海外網紅打造案例的博導級美容外科專家,更有二十余名獲得臨床醫學榮譽認證的實力派美容外科專家”等,這些內容均系當事人杜撰;另在“精品案例”板塊展示的64組醫療美容手術案例圖片中有49組是從其他網站盜圖編輯后發布;“用專業為實力代言”板塊中展示的醫生中有2名并非當事人處醫務人員。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第二十八條第二款(二)項的規定,構成發布虛假廣告的行為。
2020年8月,渝北區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涉案違法廣告,并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作出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0年1月27日,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陸續接到多起投訴舉報,稱某網店高價出售“3M”口罩。
經查,當事人通過微信朋友圈購進“3M”口罩,隨后在其開設于美團網的店鋪上進行銷售。經3M公司中國總代理商鑒別,認定相關產品并非3M公司或其授權單位生產,均是假冒“3M”注冊商標的產品。當事人上述行為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規定所指的“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
2020年4月,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作出沒收涉案商品417個、罰款239946元的行政處罰。
2019年11月15日,渝中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線索,稱重慶某教育科技公司在宣傳中使用了禁止性用語。
經查,當事人通過自建網站發布廣告對其提供的教育培訓服務進行宣傳,廣告中含有“考前再提30分”等內容,以及標注了“中國教育十大責任誠信教育機構”“最具社會滿意度職業資格教育機構”“最杰出培訓學校”等字樣的宣傳圖片,對此當事人無法提供相關證明,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一款(三)項、第二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構成了虛假發布廣告行為。
2020年3月,渝中區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及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作出停止發布廣告、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罰款300000元的行政處罰。
2019年11月5日,合川區市場監管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當事人對銷售的化妝品進行虛假宣傳。
經查,當事人在阿里巴巴平臺開設店鋪,并在店鋪中銷售其自主生產的化妝品。在對其店鋪中的商品“正仁牌玫瑰補水保濕美肌面膜”進行宣傳中使用“美肌精華面膜美白淡化色素、補水保濕美白防止皮膚老化”等內容,實際上,該面膜為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不具有美白、淡化色素等功效;在對“陌界玻尿酸沐浴露洗發乳”的宣傳中使用了“頂級品質”的字樣。當事人上述行為既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一款第(三)項使用了極限用語,又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所指的發布虛假廣告的違法行為。
2020年4月,合川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作出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