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丹旦,趙妍,劉慶華,周建平*,鄭軍狀
本研究創新點:
(1)首次在寧波地區開展慢性前列腺炎(CP)中醫體質分布的調查與分析。(2)通過分析CP患者中醫體質及探索CP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發現,CP好發于青壯年(31~40歲),且中醫體質為氣郁質和濕熱質的人群患CP的風險更高,低收入、睡眠不足、氣郁質和濕熱質是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的獨立影響因素,可為后續運用中醫體質學說構建CP個體化中醫護理方案提供依據。
本研究局限性:
(1)除平和質嚴格按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進行判定外,判斷其他體質類型時將得分最高的體質類型作為該患者的最終體質結果,可能會造成偏倚。(2)中醫體質判斷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避免的主觀因素。(3)本次調查僅在寧波地區進行,樣本來源缺乏多樣性。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指前列腺在病原體和/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出現骨盆區域疼痛或不適、排尿異常等癥狀[1]。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球CP發病多集中在20~60歲,其中歐洲CP發病率約為14.2%,美洲為2.2%~16.0%,亞太地區為2.7%~8.7%,中國約為8.4%[2-3]。目前缺乏CP的特異性藥物,且其治療周期較長、病情易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CP的病理生理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且影響CP發生的因素也仍存在較多爭議。有研究顯示,CP的發生與患者的中醫體質、精神因素、婚姻狀況、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免疫異常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4-5]。本研究旨在對CP患者的中醫體質分布及其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以期為構建個體化的中醫護理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寧波市中醫院男科門診首次就診的CP患者357例。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的CP診斷標準[6];(2)年齡18~60周歲;(3)在寧波地區工作或生活1年以上。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男科疾??;(2)存在心、肝、腦、腎等重大疾病。357例患者年齡分布:≤20歲4例(1.1%),21~30歲 96例(26.9%),31~40歲 149例(41.7%),41~50歲 80例(22.4%),51~60歲 28例(7.9%)。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CP患者中醫體質、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相關資料信息。由兩名接受過培訓的調查人員在男科門診向首次確診的CP患者發放《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7]、《慢性前列腺炎癥狀指數(NIH-CPSI)》中文版[8],由患者自行填寫問卷,并當場收回、檢查填寫完整度與正確度,如有漏填錯填,由患者及時進行修改。
通過文獻回顧法并結合專家討論,確定納入影響因素研究的自變量,并選取可能與疾病癥狀嚴重程度有關的變量全部納入研究。最終納入19個變量:體質指數(BMI)、文化程度、收入情況、工作壓力、性生活滿意度、工作狀態、是否伴其他男科癥狀、睡眠時間、泌尿系統手術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煙史、飲酒史、每周騎行時間、喜歡穿牛仔褲、飲食習慣、過敏史、家族史、中醫體質。BMI<18.5 kg/m2為過輕,BMI 18.5~23.9 kg/m2為標準,BMI≥24.0 kg/m2為超重,BMI≥28.0 kg/m2為肥胖。
1.2.1 中醫體質判定 依據《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7]判定患者中醫體質,分為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濕熱質、氣郁質、血瘀質、痰濕質、平和質及特稟質,其由9個亞量表、67個條目組成,9個亞量表重測信度為0.77~0.90,內部一致性系數為 0.72~0.82[9]。各亞量表條目得分相加為該體質類型的原始分數,然后再將其換算為轉化分數,各亞量表的轉化分數為0~100分。若平和質轉化分≥60 分且其余8種體質轉化分<40分,則判定為“是”;若偏頗體質轉化分≥40分,則判定為“是”。
1.2.2 NIH-CPSI中文版 NIH-CPSI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于1999年編制,是國內外常用的CP測評量表,能合理地反映受試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本研究采用李一夫等[8]翻譯的中文版評價患者的臨床癥狀嚴重程度,其分半信度系數為0.82、克朗巴赫系數為0.61、重測信度為0.98、擬合優度指數為0.852。NIH-CPSI中文版包括3個維度:疼痛程度、排尿癥狀和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含9個條目,共43分,其中≤14分為輕度、15~29分為中度、30~43 分為重度[10]。
1.3 質量控制
1.3.1 調查過程 為確保調查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對被調查者進行主觀誘導,若被調查者存在難以理解的內容,調查者應做出相關解釋,以確保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在調查過程中保持環境安靜,注意保護患者隱私、雙方溝通方式、被調查者情緒等。調查完成后立即收回問卷,由調查人員當場逐項核查資料的完整性,對于漏填或錯填的內容,立即由患者進行補充和修改,以確保問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1.3.2 數據處理 雙人核對、錄入數據,通過二次核對、邏輯核查、隨機抽取5%的資料對錄入數據進行復查,保障錄入質量。使用恰當的統計學方法正確、合理地分析數據,在統計過程中隨時咨詢統計學專家。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相對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s確切概率法;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中醫體質分布情況 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357份,回收有效問卷357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357例CP患者中醫體質分布:濕熱質66例(18.5%)、氣郁質65例(18.2%)、痰濕質44例(12.3%)、氣虛質41例(11.5%)、平和質37例(10.4%)、陽虛質37例(10.4%)、陰虛質35例(9.8%)、血瘀質26例(7.3%)、特稟質6例(1.6%)。
2.2 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 357例患者中NIH-CPSI中文版評分最低4分、最高41分,平均 (17.0±7.7)分,其中輕度142例(39.8%)、中度199例(55.7%)、重度16例(4.5%)。
2.3 不同臨床特征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比較 據相關文獻報道[11-12]及本研究患者NIH-CPSI中文版評分,將患者分為輕度和中重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收入情況、工作壓力、性生活滿意度、睡眠時間、每周騎行時間、中醫體質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BMI、文化程度、工作狀態、其他男科癥狀、泌尿系統手術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煙史、飲酒史、飲食習慣、過敏史、家族史及是否喜歡穿牛仔褲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臨床特征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ever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CP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features
2.4 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結果中P<0.05的6個變量為自變量(賦值見表2),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收入情況、睡眠時間、中醫體質是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2 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賦值表Table 2 Assignment fo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CP patients incorporated i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表3 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CP patients
目前,CP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臨床治療多以緩解癥狀、對癥治療為主,中醫根據患者的證型或體質特點,因人而異,采用個體化診療方案,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復發率[13]。本研究結果顯示,357例CP患者中中醫體質為平和質的患者僅37例(10.4%),另320例患者均為偏頗體質(89.6%)。中醫體質按照屬性分類大致可分為虛實兩類,本研究中CP患者的中醫體質以濕熱質、氣郁質、痰濕質、血瘀質等實性體質為主,其中氣郁質和濕熱質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是CP患者最常見的兩種中醫體質類型。
有研究表明,氣郁質的CP患者易發生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礙、性生活不和諧,如勃起功能障礙、性快感下降等,這些因素會增加CP患者生理、心理負擔,致使患者臨床癥狀加重[14]。同時,CP患者抑郁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男性[15-16],而心理異常的患者軀體化癥狀更加明顯,社會功能缺陷發生率較高[17]。因此,在氣郁質患者的護理上建議其多食疏肝理氣之品,少食酸澀之物,居住環境宜光線充足,并適當參加戶外活動,如練習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等。同時臨床治療時還需關注CP患者的心理狀態,培養患者樂觀的情緒,提高其對工作及生活的熱情,加強心性的修養,可練習“六字訣”中的噓字功,以舒肝氣。
有研究表明,濕熱質人群存在自主神經功能損傷[18],可使CP患者的臨床癥狀更加明顯。在臨床護理上,通常建議CP患者宜清淡飲食,少食生冷油膩之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消耗多余熱量。同時,加強與CP患者溝通交流,讓患者充分認識疾病,消除患者焦慮、緊張情緒,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指導CP患者進行穴位按摩、自我保健,如氣海穴、豐隆穴、曲池穴等祛濕要穴具有通腑泄熱、理氣化濕功效,長期按摩有助于糾正偏頗體質[19];也可建議CP患者在中醫護理門診行循經刮痧、火罐療法、耳穴貼壓等,以促進氣血運行,達到祛濕清熱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以收入≥10 000元/月為參照,收入越低的CP患者臨床癥狀越嚴重,這可能與低收入患者常擔心醫療費用的支出及家庭負擔,自身心理壓力過高有關。有研究顯示低收入者對壓力的感知更加敏感[20],且對壓力的敏感性與精神疾病高度相關[21]。因此,臨床護理工作需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重點關注低收入CP患者群體,給予其足夠的尊重,重視與患者家屬的溝通,特別是配偶,指導配偶對患者做好安撫工作。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對于睡眠時間>8 h/d的CP患者而言,睡眠時間越少的CP患者臨床癥狀程度越嚴重,疾病加重的風險越高。睡眠時間不足易使CP患者產生焦慮、緊張、憂郁等不良心理狀態。研究表明,睡眠時間不足可導致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癥狀,引起人體內分泌功能失調、免疫力降低[22]。免疫力降低不僅會加重CP患者的臨床癥狀,還會影響后期治療效果,導致CP遷延難愈、反復發作。因此,對于睡眠不足的CP患者,在護理上須充分評估其睡眠質量,做好睡眠衛生宣教,指導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對于不同偏頗體質的CP伴失眠患者應采取個體化護理干預方式來調整人體氣血陰陽的平衡[23],可采用耳穴貼壓、穴位按摩、中藥足浴、芳香枕、拔罐、中藥足浴等中醫適宜技術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CP好發于青壯年(31~40歲),在社區健康管理中要密切關注青壯年人群,加強其性健康教育。中醫體質為氣郁質和濕熱質的人群患CP的風險更高,低收入、睡眠不足、氣郁質和濕熱質是CP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的獨立影響因素,提示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對患者進行辨體施護,充分評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疾病狀況,制定個體化中醫護理方案和健康宣教方案,更好地改善患者偏頗體質,同時應注重保護患者的隱私,滿足患者的睡眠需求,并給予必要的心理護理,做好人文關懷,進而提高CP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疾病發展進程、改善疾病轉歸。
作者貢獻:毛丹旦提出研究思路,負責文獻收集和論文撰寫;趙妍、劉慶華進行文獻的收集與整理;周建平進行論文的修訂,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及審校,對文章整體負責、監督管理;鄭軍狀進行論文的修訂及研究思路的指導。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