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在電影《哥斯拉大戰金剛》中,哥斯拉是頭身高120米,體重16.4萬噸的怪獸。要知道,我國“遼寧號”航母也才6萬多噸重。哥斯拉只需一個巴掌,就能把兇猛的霸王龍拍成肉餅;如果它怒吼一聲,大地都要為之顫抖。這頭怪獸究竟從何而來——1954年,因為人類在海洋中進行核導彈試驗,海洋受到了核輻射污染,吸收了輻射能量的哥斯拉便長成了脾氣暴躁的恐怖怪物。它從太平洋中走出,在東京灣登陸,幾乎毀掉了整個東京-大阪城市群。
那么海洋核污染真的可能產生怪物嗎?
2021年4月1日,日本福島縣海域,從距離海岸13公里遠,37米深的海中捕撈到的一條黑鲉魚體內,檢測出的放射性物質銫的濃度達到了每千克270貝克勒爾①,大大超出了日本《食品衛生法》所規定的標準值。由于黑鲉魚體內的含銫量太高了,日本政府不得不限制從福島縣海域捕撈的黑鲉魚上市。
福島在日本東北,以風景優美、氣候適宜、水果豐富著稱。它附近的海域怎么會有核污染呢?原來,在福島工業區內,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運營著一座核電站。這就是10年前因地震引發海嘯,而發生了嚴重核泄漏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
核泄漏事故發生后,福島周圍海域的核污染情況令人擔心,海水中的核輻射一度超標。現在黑鲉魚的輻射超標,人們再次對福島周邊海域的核安全提出了疑問。但就在此時,日本政府和東電卻準備將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排進太平洋去。
核廢水包括為了避免電站中的核反應堆堆芯繼續熔化而用來降溫的海水,堆芯熔化下沉過程中滲入的地下水,以及地表不斷降下的雨水。所有的核廢水都直接與融化后的反應堆堆芯相接觸,含有放射性元素氚、釕-106、鈷-60、鍶-90、碳-14 等。其中氚的含量特別大。
氚可以通過呼吸,皮膚吸收,攝入被核污染的食物或水等途徑進入生物體內。一旦進入人體后,氚很快會被身體吸收和利用,并很難消除。國內外已有大量細胞水平的試驗研究表明,高強度的氚能導致生物體多種細胞受到損傷,甚至死亡,同時也可能導致染色體畸變。
多項研究還顯示,受氚或其他類型輻射的人群中兒童白血病和先天畸形的病例增多。核電廠附近的空氣、水和食物中含有高濃度的氚, 會對周圍的居民造成輻射, 并可能引發癌癥或白血病。
其他放射性元素更容易被集中傳播到海洋生物或海底沉積物中,影響深遠。魚體內的碳-14 生物濃縮系數比氚要高達5 萬倍。碳-14 的半衰期長達5 370年,而且會進入所有的生命體內,甚至有可能損害到DNA,造成變異。
因此,被污染的海洋中極有可能會產生各種變異生物。
如果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有句老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海洋是一個大型的食物鏈系統。如果食物鏈底端的生物體內含有放射性物質,被一層層吃掉后,放射性物質最后都會積聚到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體內,這時的放射性濃度將比底端生物高出數萬倍,這就是海洋富集效應。在這種效應影響下,人類將是最后也是最大的核污染受害者。
在核泄漏發生之時,日本就直接往海里排過500噸核廢水。海洋中的魚類被核污染后,會在進行跨洋流動時,把自己身上的放射性物質帶到另一片干凈的海域,造成這片新海域的污染,核污染也會被擴散出去。2012年,在距離日本近1萬公里外的美國西海岸,研究人員就發現有藍鰭金槍魚攜帶了福島核電站的污染物。2016年,在加拿大撈出的三文魚里,也檢測到它遭受了福島核污染。
研究顯示,如果東電公司真的將福島核電站的125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那么57天內,核輻射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只需3年,美國和加拿大就會遭到污染;十年后,全球都不能幸免。
那時候,或許出現怪獸的,就不僅僅是東京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