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永成
早讀課上,同桌突然大叫:“呀,你有一根白頭發!”
“是么?幫我拔了吧。”
“不行不行,我聽說,拔掉一根白頭發,會接連長出好幾根的。”同桌堅決拒絕,“我可不希望當你滿頭白發時,跑來怪我。”
這個“拔掉白發會再多長幾根”的傳言由來已久,家里的長輩會這么說,身邊的同學間也這么說。那么,白頭發到底是不是越拔越多呢?
頭發的橫截面呈圓形或橢圓形,借助于電子顯微鏡,可將它簡單劃分為三層,即三個同心圓。
最外面的是半透明的表皮層,它由多層角質細胞重疊排列而成,一直延伸到發梢。表皮層可以保護頭發抵御外來的物理、化學性傷害。一般我們所說的頭發受損,即表皮層受到了損傷。
第二層是皮質層,這一層有一個個緊密擠在一起的不規整圓圈,圓圈中間是黑色的點,從縱向來看時,這些圓圈是一條條的,很長,它們就是角質蛋白。皮質層中含有色素顆粒,決定了頭發的顏色。白頭發是由于這一層當中的色素顆粒數量過少或完全缺失所致。不同人種的人在年老時均會出現白發。
最內里的是髓質層。它由2~3層皺縮的立方形角化細胞排列形成。并不是所有頭發都有髓質層,它一般只出現在一根頭發的中間段。
1. 頭發是什么器官?
答:頭發不是器官,歸口到皮膚附屬器之列。同屬皮膚附屬器的還有:牙齒、指甲、趾甲。這是基于胚胎學中的觀點,即由人類胚胎的外胚層發育而來。“頭發不是器官”的理由:頭發本身不含神經與血管。有人觸碰或拉扯你的頭發時會有感覺,那是因為皮膚的觸覺神經與痛覺神經感受到了,而不是頭發自身的感覺。不信你可以用手狠狠地掐住一段頭發,然后用力扯發尾,看看有什么感覺。
2. 為什么頭上才會覆蓋頭發?面部為什么沒有?
答:其實這是人類觀察世界、進行對比后的錯覺。人類看到貓狗全身有顯眼的毛發,就誤以為我們人類光禿禿的沒有毛發。事實上,我們人類有汗毛覆蓋全身,只有很少的區域沒有毛發分布。這些區域也很小,可忽略不計。
汗毛的粗細也是因人而異的。個別出現返祖現象的個體,會出現“毛發過多綜合征”,覆蓋全身的不再是汗毛,而是類似頭發一般的毛發。
3. 拔掉一根白頭發會不會長出更多的白發?
答:沒有科學依據。頭發的顏色是由毛囊中的色素細胞所制造的色素所決定的,如果色素細胞產生的色素減少,就會導致頭發顏色變白。而每根頭發都有自己的毛囊,有時是與另一根頭發共享一個毛囊。如果拔除白頭發的話,一方面,生長白頭發的毛囊并沒有被破壞而依舊存在,所以會繼續長出白頭發;另一方面,如果頻繁地強行拔掉白頭發,往往會損傷毛囊,影響頭發的正常生長,拔得太過頻繁甚至可能會引發毛囊炎。
一個人頭發的總量為9~10 萬根,所以,如果我們頭上出現一根或幾根白頭發,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倘若出現幾百根白發,不免就會緊張了。那年紀輕輕為什么會長白頭發呢?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遺傳因素所造成,有可能在長輩、親屬中就有少年白頭的情況。少部分人則存在其他可能的誘因:營養跟不上,或休息不足、過度疲勞等。
此外,頭發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根頭發也會有產生、發育、成熟、衰老,然后自然或非自然脫落的過程。頭發的生長期為2~7 年,然后是3 周的退行期,再經歷3~4個月的休止期,最后自然脫落。所以,即使那根白發你不拔除,它有一天也會自己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