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詩人王爾德曾言“生命之妙源于藝術”。2021年,我們對抗著現實的困難,探索著后疫情時代生活的新常態,而藝術更成為人們尋求精神慰藉的良藥。時尚可以對社會議題、當下現狀展開討論,時裝設計師們通過自己的創意傳遞觀點,而多樣的藝術作品、藝術形式的加持,也讓時裝設計發出了更大的聲量,向世界呼喊出自己的主張。
在Dior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的設計中,藝術是貫穿始終的主題。Dior2021春夏系列的秀場上,T臺的背景處裝飾著一幅幅巨大的拼貼作品,這是意大利先鋒實驗藝術家LuciaMarcucci創作的藝術裝置作品Vetrata di Poesia Visiva 。Lucia擅長通過拼貼作品來表達自己關于女性形象的言論和思考,這種藝術手法深受Maria的喜愛。藝術的啟迪也在Maria設計的不同階段產生呼應。系列的靈感來源于Germano Celant的散文《剪裁即思考》(To Cut Is To Think ),而Lucia的拼貼手法同散文的主旨亦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深入叢林走秀的Burberry充滿詩意,那是田園牧歌式的詩意,訴說著對自然的熱愛。Burberry走到了戶外,但創意總監Riccardo Tisci并不滿足于此,他邀請藝術家Anne Imhof為戶外秀場增加自由的氛圍感。他們將秀場體驗設計成一場面向鏡頭前觀眾的舞臺表演,一個表達自由的裝置,模擬了一場不斷拍打和沖擊岸邊的“人體海浪”,模特和表演者融為一體,就像是起起落落的潮水,在野外的原始環境中起伏浮動。
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同時裝品牌的新季成衣同臺亮相,即便觀眾無法親臨秀場,也能通過完整的美學氛圍感受到設計師想要討論和表達的內容。

除了裝置和表演,也有時裝品牌將辦秀的形式變得生動而富有藝術性。JW Anderson的“盒中時裝秀”便是后疫情時代藝術感觀秀的代表。這個裝載著設計師Jonathan Anderson奇思妙想的盒子就是藝術本身,打開它,一場大秀就開場了。每個品牌的新系列都是有靈魂的,設計師們賦予了時裝獨立的人設,身穿JW Anderson春夏系列的是一名藝術收藏家,她穿著輕盈詩意的時裝,享受著自然的美,玩心未泯。
時尚界的藝術盛宴可以與我們如此貼近,不是居高臨下地俯視著,而是陪伴在我們身邊,在艱難的現實生活中為我們帶來治愈力。沒有宏大的背景,沒有華麗鋪張的陳設,BottegaVeneta新季大秀選址倫敦的沙德勒之井劇院,在一個周圍放置著演出道具的空舞臺走秀。這里代表著另一種藝術形式—舞蹈。設計師Daniel Lee本人熱愛藝術,更癡迷于藝術帶來的溫馨和親密感,他認為在舞蹈劇院中,更能獲得這樣的氛圍體驗。
時裝和藝術的關系歷來親密,從為設計師們提供靈感的藝術家、藝術作品,到橫跨時尚與藝術合作,到時尚品牌資助或創立藝術基金會,二者相互影響亦相互滲透,在創意的碰撞交融中為觀眾創造出難忘的時尚瞬間。時尚在造夢的同時,也借機為大眾科普先鋒的美學語言。
在初夏的陽光迎面而來的時候,讓肌膚去感受日光吧。褪去長靴的包裹,露趾涼鞋回歸街頭,標志著夏日的到來。與裙裝或褲裝相搭配,可溫柔亦可率性。


大眾對于鞋履的選擇會受哪些因素影響呢?潮流性讓球鞋從街頭突圍成功,在高級時裝的T臺上大放異彩,那么是否還有一款女鞋能復刻球鞋的輝煌?春夏新季的Prada秀場上,當模特們手抓大衣走入畫面,我們從鏡頭中看到了她們腳上的露跟貓跟鞋,低跟、尖頭的設計完美體現出女性足部的纖細美,搭配褲裝或裙裝都不違和,無疑已經坐穩了新季的爆款席位。
歷史上,貓跟鞋也曾經歷趨勢的輪回。1966年的電影《偷龍轉鳳》中,傳奇女演員Audrey Hepburn身著藏藍色套裝,腳踩一雙尖頭貓跟鞋的造型,成為經典的時尚影像。此后,貓跟鞋還出現在Oscar de la Renta的秀場上,但再次掀起潮流風浪是在1997年—已故戴安娜王妃穿著一雙藍色露跟貓跟鞋現身,作為Icon的她將這個展現女性優雅氣質的單品帶回時尚舞臺,因此當下的我們再看到貓跟鞋時,也難免會覺得它帶有1990年代的氣息。
春夏來臨,我們終于可以從厚重的皮靴、毛毛靴中解放出來,Valentino、Max Mara和Salvatore Ferragamo等品牌的設計師們用露跟貓跟鞋為女性提供了新的選項,一個時尚度和舒適度兼得的鞋履選擇。

從1849年創立至今,Moynat走過了百年的歲月,品牌的歷史設計和經典元素為往后的設計師們提供著靈感,新任設計師Nicholas Knightly由此創作出了全新的箱包系列。其中,用以制作Wheel和Little Suitcase箱包的技藝和100年前制作Moynat箱包的技藝一樣,“但我們將其用來研發當下的新包外觀,新包將用來裝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手機、信用卡、鑰匙和化妝品等?!盢icholas向ELLE介紹道。
歷經時間考驗的傳統工藝彰顯著Moynat箱包的價值,但對于一個歷史悠久的品牌而言,如何平衡傳承和創新也是一大考驗,對此,設計師NicholasKnightly總結道:“傳統技藝和創意能讓現代設計更出彩,為當下賦能?!被仡橫oynat的歷史,一路走來留下了很多Iconic的包袋作品,例如Réjane、Gabrielle等,它們體現了品牌的工藝價值和設計標識,但Nicholas認為,一只手袋要稱得上“iconic”,還需要消費者的長久熱愛和熱情支持。
ELLE:在設計的過程中,是否有難忘的經歷和挑戰?
Nicholas Knightly:設計生產新包的過程中最好的部分就是同Moynat手工坊的合作。一同研發一款新包的造型需要很緊密的合作,而工坊的匠人們擁有高超嫻熟的技藝和才華。這是一個讓設計團隊和工坊互相了解的機會。
ELLE:旅行是Moynat品牌的核心精神,但在人們無法遠距離旅行的當下,你認為旅行精神仍然重要嗎?
Nicholas Knightly:旅行精神對于Moynat而言仍然十分重要。我認為即便當下我們無法出游,但人們對于旅行的渴望并沒有改變,甚至更加期待了。
ELLE:即使現在科技快速發展,Moynat仍堅持著傳統的制包工藝。你認為這是為什么?
Nicholas Knightly:Moynat工坊的精湛技藝和創造力讓品牌箱包的美和感染力經久不衰。利用傳統的工藝制包能建立起品牌辨識度,引起消費者們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