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雪松
長子縣,位于山西省東南部,是隸屬于長治市的千年古縣,因上古時期堯王大兒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名,炎帝小女兒女娃“精衛填?!钡纳裨捁适乱财鹪从诖?。這座因帝王血脈和傳說聞名于世的千年古縣,歷經歲月變遷,帶著風物遺存與文化印記走到今天,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我是隨央視一檔農村節目攝制組走進長子縣西漢村的。腳下道路整潔平坦,村民住的是一排排帶院子的二層小樓,院墻上有彩繪、有詩文,與周邊的莊稼地相映生輝,大棚里,生態蔬菜瓜果長勢喜人,好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當地的宣傳干部告訴我,錄制文藝節目對他們來說一點兒都不難,縣里一年內組織的文藝匯演起碼有十幾場,一個說唱節目從創作到登臺表演,也就是三五天時間,長子鼓書、音樂快板、武術表演,還有列入非遺的“長子炒餅”制作……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家家戶戶都能出演員。
西漢村的村支書帶我參觀了村里的沼氣新能源系統,這是一套將農業廢棄物進行資源化無害處理,并生成有機肥料的循環閉路系統。沼氣可以滿足全村取暖、做飯的能源需求,還能輸出外村,沼渣用來做有機肥,用在農耕生產上,所以這里的農作物用的都是有機肥,結出的果實健康又美味。
張洋說,自己還有一個心愿,就是把小學生帶到田間地頭,讓孩子們認識廣闊天地和農耕文化。
村支書告訴我,他們大膽嘗試,把南方水果火龍果引到村里,進行大棚種植,第一年產量就超出預期,來年的產量預計至少翻兩番。我吃了幾塊,味道不錯。在他的創新思維帶動下,村里建起了育苗基地,鼓勵有技術、有激情的年輕人為村民解決育苗難題。這個技術團隊大多是90后,他們從高校畢業,帶著技術落地村里,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摸索、試驗、失敗、再嘗試……現在已經取得初步成功。
身邊叫張洋的小伙子說,為了培育黃瓜秧苗,他們做了許多嘗試,黃瓜苗很嬌嫩,以前村民沒有技術,只能靠土方法,種下的黃瓜籽成活率很低,現在他們用南瓜根育苗,“在南瓜根上用針扎一個眼兒,把手指甲大的小黃瓜苗插進去,把根系上新冒出來的小南瓜苗掰掉,掰過兩三遍之后,南瓜苗就不再長了,黃瓜苗會一葉一葉地長出來,這說明這個根已經徹底開始為黃瓜苗服務了,這株黃瓜苗就算培育成功了。”之后把黃瓜苗移植到地里,按照科學方法,做好日常管理,就可以等待豐收結果了。村民們接受了新技術,采用了新方法,現在銷量特別好。
采訪時,攝像大哥特別感興趣,想帶一株小苗回家給女兒。這件事觸動了張洋,他說,自己有一個心愿,就是把小學生帶到田間地頭,讓孩子們認識廣闊天地和農耕文化,把二十四節氣、春耕秋收這些傳統文化和農業知識融會貫通,只可惜時間精力都不夠用,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對此給予關注。我覺得這想法真棒,如果能讓孩子們從小多了解農業科學知識,必將有利于長久的民生大計。
長子,我在這座千年古縣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普通家庭衣食住行的真實故事,是一個又一個有靈魂、有思想的鮮活生命,是青年人的夢想和實踐,是中年人的支撐和擔當,他們為幸福生活加油干的勁頭兒,還有隨處可見的老人和孩子臉上的笑容,很打動我。我想,這就是這片土地上人們幸福指數的構成。奮斗,是一切美好的打開方式,也是我們這個民族走向富強的光明路徑。